【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五十一集
释成观法师
讲于 台北大毘卢寺
2011年1月31日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请拿起《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在荧光幕前的朋友,请端身正坐专心听讲不作旁的事。
[其身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如果感觉到有不端正的时候,就要赶快把它调正。[令其安隐,中无宽急,平直正住。]讲到调身我们前面有讲到说:调身的第一项是跏趺也就是盘腿。现在补充一下跏趺的事情,这个跏趺又叫做结跏趺坐,或是简单讲趺坐也是一样。什么叫做趺呢?趺就是脚面。什么叫跏趺?跏就是加,那个足字旁是没有意思。这个跏不是属于我们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它只是讲说要把趺加在就是放在大腿上。所以右脚的脚背要放在左腿的大腿上面。这个叫做跏趺。把右脚趺跏在左大腿上。反过来你是左单盘的话,就是把左脚的脚背放在右大腿上,这叫跏趺。如果是双盘的话,就是右脚的脚背放在左腿的腿上以后,然后在把左脚的脚背,在重跏在右腿的大腿上。因为是两个跏起来,所以它加在结跏。现在解释跏趺或是结跏趺坐。我们俗语都要称为盘腿坐,或是单盘或是双盘。如果是双盘的话又称为全跏座,或者也可以说是莲花座。你要问说打坐一定要盘腿、一定要跏趺吗?现代的人有这么说没有关系不一定,你可以盘就盘,不能盘就散盘。就是没有把趺放在大腿上就是散盘。要不然坐在椅子上也可以。这个我觉得是方便说不是正说。因为这个要从实际的经验中来。假如你有静坐的经验,而且真的是一切都具足了,所谓这些准备工作都有了,然后很正式的修过静坐、禅定,那么你就可以发现,假如你是散盘而没有结跏趺坐的话,你坐了半天以后不太有感觉。跟你坐在椅子上差不了多少。而且你若不盘腿坐在那边,到后来因为两只腿相押,押得血气都不通,腰背也很酸痛。所以没有什么好处反而很累,也没有什么感觉。双盘跟单盘有什么差别呢?这样子说假如你单盘要有一点点感觉的时候,也就是说心有一点定下来,而且你要摄心都正确,那么通常大概一小时左右,或是一小时到一小时半,你这个心有一点点定下来了,有一点点清静。或是乃至于两小时。可是双盘的一半的时间就够了。不晓得为什么?它就是这样子。然后你就说为什么上双盘、单盘就会有那个效果?这个经上是这样讲,说劫初的时候,什么叫劫初?我们无情世间、有情世间是有成、住、坏、空,就是我们这个欲界世界,在成劫的时候。我们现在是住劫。所以已经成了以后成劫是蛮久的。他不是一下就成就。所以成劫以后就住劫。在我们这个世界欲界初成的时候,不只是无情界而且有情界也成就了,那个一开始的时候叫做劫初。就是成劫刚刚成立一开始的时候叫劫初。
经上讲劫初曾经有一个修行人,他在那边静坐修道,结果坐在那边就坐了很久很久,都没有什么感觉,有一天因为他在树林里面就看到,几只猴子在那边嬉耍,有一只猴子就好像好玩一样,就把腿双盘起来,双盘起来那只猴子就坐在,那边很安静这样子。这个修行人一看好像蛮好玩的,于是他也盘起来了。因为他已经坐了很久,盘起来没有多久他就入定了。可是之前坐了很久很久都不能入定。所以就这样子传下来,后来修道、修定的话就要盘腿。但是道理在那里?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腿盘上来,他坐久了以后就得定,然后血气就自然畅通。这是很奇怪!可是你如果坐在椅子上,坐到后来屁股痛。什么也没有然后腰酸。你如果散盘更糟了,因为没有靠背,所以腰酸背疼、腿也痛,然后气血不通就很难过。因为你没有坐过,你坐过就知道了。应该有吧就是你听经的时候都是散盘,那个不是快乐的感受,也不是不恐怕乐受,而是苦受。这是什么吗?不知道就这样。所以你坐在那边第一个他气血会畅通。第二个他会得定。不可思议就这样。补充就到这里为止。
释文[上来入定时,]从上面讲到现在为止,说开始准备要入定的时候。[调身息心已竟,]调身、息、心这三个已经完毕。[此第二明住定时,]前面第一步要入定的时候。第二步要住定,就是要住在定中。[调身息心。]开始要入定之前要调身、息、心以便入定。然后入定了以后住在定中,也要调身、息、心,不是就没有了。所以不是说你入了定以后,有人就说定去了。不能定去了,定就要定在心里,而且要念念觉知此身此心。即使在定中还是要调身、息、心。否则你坐坐坐就往前倾,就压迫心胸,这整个胸部都会有问题。坐久了以后因为压迫胸会痛、心会痛。所以随时要调。然后你往左边歪的话,左边的胫骨也会痛。歪右边,右边痛。所以第二步说明住定的时候,要调身、息、心。[所言住中调三事者,]这里所说的在住定中,调身、息、心三件事。[谓行人当于一坐之时,始从入定,终至出定,于其中间,所经或长或短。一坐之时,]这就三个阶段:1、入定——就说你准备要入定的时候,那个时候调身、息、心的动作,是应该怎么样的。所以准备要入定要调身、息、心,这个是很短的时间。2、住定——调完以后渐渐调心入定,就住于定中这个它可能是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你真正入定的话可以很久很久。乃至于就半天、一天等等。然后住在定中到后来要出定。3、出定——准备出定就要反方向,先调一调身、息、心,然后在出定。[于其中间]就是在准备入定跟准备出定中间,住于定中的那一段时间。住在定中的期间叫做于其中间。[所经或长或短。一坐之时,于中须摄其念,]在坐中都必须要摄受收摄念头。[而用其心。摄念即收摄一切乱想杂念,]就把所有的念头收摄成一束,就好像火把。如果有很多支火把分开的话,力量就小,把它合在一起火就大。所有心念也是一样,你一收摄的时候力量就强。就有如象人家焊接的氢氧(jue),它的火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它集中,再加上有风的压力,所有它力量就很强。主要是它小小的集中,它的力量就很强。甚至把钢铁都可以烧断。同样我们的心念如果是散乱的话,就没有力气。但是如果收摄在一起的话,所谓的精神统一,它就会有心力。
[用心即善用其心,澄神静虑。]澄就是澄清。虑就是虑念。把心、神澄清然后虑念把它静下来,这是静虑。[当摄念用心之时,务须善识身息心之三事,]你在坐中准备要入定摄心的时候,还是一直都要很注意身、息、心。自己要擅自观察自己的身、息、心,随时都要调整。[调不调相,明了清楚。]看身调还是不调;息调还是不调;心调还是不调,如果有不调的就要把它调顺。[谓善识调身,须不宽不急,]要善于觉知自己调身的事情,让他调得不松不紧。[善识调息,须不涩不滑。]就说这个息没有疙瘩,有疙瘩的话就涩了。因为最近身体因为运动有一点拉伤,所以就请人帮我刮痧,一刮有受伤的地方就有一粒一粒的痧。那就不顺就是涩。那个气血或是皮肤有不顺,所以就是涩。刮刮刮把那个痧刮掉就顺了,就滑了。[善识调心,须不沈不浮,]要把心调的也不是低沉,也不是浮躁。[能如是即为调相,]这样的话就是身、息、心调和之象。[否则为不调相。倘若坐时,初虽调身已竟,即可端坐修观。]如果在坐的时候,最初虽然调身已经好了,就可以修观。[然坐久疲劳,懈怠心起,]因为坐久了会疲劳,心就会起懈怠,所以身体就常常不会正直。尤其是脊椎就不能正正的,常常就会没有精神弯腰驼背。[别生妄念,]一弯腰驼背就会生妄想。[其身或宽急,或偏曲,或低昂,有时或东倒西歪,或前俯后仰,如是种种不端直,如觉已即当纠正,]如果觉知了以后就应该马上把他纠正过来。[不可随之而去,务令其身心安隐,于中无有宽急之相,平直正住,于定中此为住中调身相也。]住中就是住于定中。
正文[复次一坐之中,]接着在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身体虽然调和了,但是气还没有调和。[不调和相者,]气不调和的相就像上面所说的。[如上所说,或风、]风相就出入鼻孔的时候有声音.[或喘、]或是不顺好像气喘一样。[或复气急,身中胀满,]气很急而且身中胀满了气。[当用前法随而治之,]就用前面的办法打他对治过来。[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这是调的令它绵绵密密的,好像有好像没有这样子。也就是说很细很细。但是你记住不要憋气,就让它自然一点的。你如果调身、息、心,调息的时候让它自然,而注意不要让它有声音,也不要让它有喘的情况,然后在调心。你调心如果调了,然后在用修观的时候,渐渐渐渐它的气息会比较绵密。所以你不用太过于作意要令他绵密。因为那个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一下子。所以主要我觉得还是自然一点,只要不要有风相、喘相这样就好了。[次一坐中,身息虽调,]一坐之中,虽然身跟息已经调和了。[而心或浮沉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中适。此三事的无前后,]念的(dí)意思是确实,或者说实在而言的意思。调这三件事情其实并没有前后的分别,虽然讲的时候是调身、息、心,开始的时候是这样子。但是到后来你就随时发觉,那一个方面有不调的时候就调它。所以没有一定的前后。[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则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你如果这样调的话,在一坐之中身、息、心,这三件事情都调适了,而没有违反或是不和身体的这种状况,令他和融。[此则能除宿患,]这样子就可以除宿患,宿患就是毛病,象身有病、心有病乃至于业障。这些患都可以去掉。[妨障不生,]而且可以排除障碍生起。[定道可克。]定道就是禅定之道,就可以完成。克是完成。
释文[复次者,又其次也。]复次就是其次。[谓于一坐之中,于中身虽调和适当,]在一坐之中,虽然身体已经调和适当了。[不宽不急,而气息则不调和,或涩或滑、或风相、或喘相、或复气急、身中膨胀相、饱满相、是等皆是息不调之相,]这些都是息不调的相。如果有这些不调的相。[须用前之三法而对治之。一谓下著安心,二谓放宽身体,三谓想息气遍毛孔出入,无障无碍,以此方法,即可对治气息不调之病,必令数息之道,绵绵密密,若存若亡,若有若无,微微进出,如是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是为住中调息之相。]情抱就情怀意思就是心情。[若行人于静坐禅观之中,身息虽调和适当,而心或浮动,或昏沉,或宽急不定,此等病发之时,当用前调心之法,而对治之,谓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一切妄念,令不越逸,谓浮沉宽急得所,]不越逸的意思就是它浮沉宽急都得所,就正正好。就在那个地方就得其所。也就是适当的意思。[此是为住中调心之相,故云当用前法,调令中适。然此三事,的无前后,]但是这三事确实完全没有前后。[随不调者而调适之。]随时不调的就把它调了。[谓身不调,则调之于身;]意思就是说如果身不调的时候就调身。之于是没有意思是语助词。[息若不调,则调之于息。]息不调就调息。[总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心三事,调和适当,无相乖越,]乖就是逆不顺。这是很奇怪的事,白话文乖是很顺的意思。但是文言文那个乖是不顺的意思。这正好相反。我们中文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地上就是地下。[和融不二。三事融洽一体,既不乖于身息,亦不越于心意,是能除灭一切宿患,]是就是这样。这样就能够除灭一切的宿患。宿就是很久的意思。很久的毛病都可以去除掉。[妨道之障既不生,]会妨碍修道的障碍,既然不会生起。[禅定之道自然可克矣!]禅定之道自然就可以克期取证。
正文[三出时调三事者:]三出定时这个也是一般人不容易知道,而且别的地方也都没讲。只有智者大师这里讲,就是出定的时候应该做什么动作,该怎么做。如果要出定的时候调三事是什么?[行人若坐禅将竟,]坐禅快完了的时候。[欲出定时,]顺便讲到譬如说你如果静修或是专修,修定的时候,你那个护关的人如果有事情要跟他讲,你不能敲门、也不能喊他、也不能碰他。如何叫他出定,跟他讲重要的事情,就拿个引擎轻轻的敲一下,或者是弹指。否则你喊他他吓一跳就完了,也不能碰他这样子。不一定说他入定,即使他在静坐的时候,你也不用忽然的去叫他,或是碰他。只要是静坐的时候,就照我刚刚那样讲的去进行,他就不会出毛病。[应前放心异缘,]放心异缘本来我们是缘一境,现在就不能在缘那个清净的境,要稍微缘别的东西。然后让这个心恢复到我们,原来平常生活的那个样子。就好像有人断食,断食要恢复的时候,你不能马上就吃普通的东西,要从流体开始吃起。那这个也是一样你要出定的时候,你不能一下就出定,要不然身跟心都会有问题。先把心放下来不专注原来那个缘上,先缘一些别的事情。[开口放气,]然后在开口放气。静坐时口是闭着,这个时候嘴巴开起来,就吐一下气这样。嘴巴开起来不用开太大。[想从百脉随意而散,]观想那个气除了从嘴巴出来,所有的毛细孔都放出气来。[然后微微动身,]身体前后左右稍微动一动。[次动肩膊及手头颈,]在动一动肩膀,动一动手,然后动一动头、劲。[次动二足,]在把脚放下来然后脚稍微动一动,乃至于身子摸一摸。[悉令柔软,次以手遍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就是用手摸全身,然后两手相擦,擦热了以后和在两只眼睛上这样子。[以揜两眼,]揜(yǎn)——掩是一样的同音也是同意,意思是覆就是盖起来。[然后开之。]然后在开眼睛。[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身热就是让体温恢复到正常。因为你坐久了已经体温会下降。那个时候就摸一摸让体温恢复正常了,然后体温增加以后,跟平常温度差不多,才站起来走动。
顺便讲古代是没有了,现代都有电话,你在打坐的时候坐得很好,然后电话铃响了你又站不起来,就用爬的过去接电话。最好你打坐的时候就把电话静铃,不要让它响这样最好。当然手机要关起来。其实不要带手机就对了,不要然一边打坐一边接手机。那何必打坐呢是不是?现在人的毛病多的是。[若不尔者,]尔就是这样。如果不这样的话。[坐或得住心,]你在坐的时候也许能够得定。或是也许的意思。[出既顿促,]出是出定。顿就是忽然。促就短促。出定的时候你既然是忽然短促。那会怎么样?[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所以这个是很不可思议的。你把细法圈起来,什么叫细法?因为我们这个欲界身是粗的,所以我们的身跟心都是粗的。然后你调心调息入定了以后,结果这个身心就暂时转变成色界心入定了,就转成色界的身心了。色界的身心就很微细,所以他就摄受含藏了,色界那种微细的法在里面。如果你出定的时候,你没有一些准备的动作,然后把色界那个微细的法转换,在回到我们欲界这个粗的法,色界微细的法还在里面,就会跟我们欲界这个粗的法互相抵触,然后会冲击。你不要看说这个细法,因为比较细所以没什么关系,其实越是微细的东西力量越强。譬如说身体的力量没有气息的力量强;气息的力量没有心力强,因为心最细。所以你看地、水、火、风、空,地是最粗的力量最小。水的力量就大了。你看地即使是山崩,它也是有一定的限度。但是水灾就不得了了,所以水的力量大。火更厉害了一烧起来不得了。风最大了你看台风,都是走国际路线的,而且完全没有障碍。所以地、水、火、风以它的质量来讲,地最重越重的力量就越小。越轻的力量就越大。所以地、水、火、风、空、识,空的力量一定比风大。识的力量最大,识就是心。众生的心力能深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