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惜福积福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42

惜福积福

文/释本性

    昨午,我陪远道而来的同参用斋于某素食馆。邻桌有一青年,一人独享七菜一汤。他仅吃约半,便结账,扬长而去。同修感叹:不惜福,会折福啊。

    是啊,佛门有谓:一粒米,大如山。因为,他是天地之献,因缘之结,来之不易呀。因此,古人总是劝慰我们,要珍惜粒米缕丝,珍视福德。

    早年,曾追随过一些德高望重的佛门前辈,如茗山长老。在南京栖霞山佛学院求学时,他是我们的常务副院长。我们发现,在过堂用斋时,他总是把碗里的饭菜吃的干干净净,丝粒不剩。

    福建佛学院的圆拙长老,我虽没有追随过,但因开会、探望等机缘,也时有接触。有几次,见其用斋,也是如此,饭菜丝粒不浪费。

    圆拙长老,在着装即衣着上,也非常节俭。每次见他,总是穿着那么一两件灰灰旧旧甚至破破的僧衣。

    在这点上,我想,圆拙长老除了本着谨守佛教精神外,一定也受着其恩师弘一大师的影响。我们看资料,会知道,大师总是穿着灰灰旧旧破破的僧衣,即便圆寂时,也是这样。

    可见,惜福,在佛教,既是一种美的德,也是一种美的格,我想,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式。

    作为僧人,或普罗大众,真应依之信受奉行。我相信,福报,定是由此而积,福德也定会由此而增。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公私分明
下一篇:语言的方便妙用
 禅茶一味
 佛教是东方文明的特质
 不为明日忧
 以师志为己志
 悟性的敏钝决定修法的顿渐
 从人间化到娱乐化
 还回那香与果
 福州开元寺的“三免”
 内与外
 参禅境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公德心[栏目:觉世论业]
 恶道众生和中阴众生盼的就是回向[栏目:索达吉堪布]
 二十一度母[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基础[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真空与妙有[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二〇一〇年行脚乞食体会报告(释亲怀 沙弥)[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嫉妒瞋恚与发财[栏目:梦参法师]
 谈尊师重道[栏目:田光烈教授]
 谤法的过失(索达吉堪布)[栏目:勿谤三宝]
 法施帮助别人自救[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