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那般那手册 IV. 身念先于止和观
 
{返回 安那般那手册·雷迪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98

IV. 身念先于止和观

因此,如果人类在今生没有修习身念,从而继续过着心不受控制的生活,那么他们将飘流和沉没于未来的轮回,就像他们在过去世经历的那样,即使他们可能是佛教徒。没有控制心,就是通向漂流于轮回的确定道路,因为除非控制心,就无法从事止(samatha奢摩他)和观(vipassanā维巴沙那)的训练。另一方面,获得对心的控制,就是通向涅槃的确定道路,因为它使得能够从事止和观的训练。修习身念,就是努力去获得对心的控制。

佛陀说,即使某人没有能力开展更高的止观训练,如果他能稳固地控制他的心,并成功地随意把心安置在他的身体内,他就能享受到涅槃的滋味。

Amataṃ tesaṃ viraddhaṃ, yesaṃ kāyagatā-sati viraddhā.
Amataṃ tesaṃ aviraddhaṃ, yesaṃ kāyagatā-sati aviraddhā.
Amataṃ tesaṃ aparibhuttaṃ, yesaṃ kāyagatā-sati aparibhuttā.
Amataṃ tesaṃ paribhuttaṃ, yesaṃ kāyagatā-sati paribhuttā.

(Aṅguttara Nikāya, Ekaka-nipāta, Amata-vagga)

谁已经忘失身念,谁就已经忘失涅槃。

谁没有忘失身念,谁就没有忘失涅槃。

谁没有修习身念,谁就没有修习涅槃。

谁已经修习身念,谁就已经修习涅槃。

(增支部,一集, 不死品)

基本含义是,如果某人确立于身念,他就能成功地修习止观,因为他已经稳固地控制他的心,因此能确定他在今生不会错失涅槃。然而,如果类似那疯子,他继续忽视修习身念,从而无法控制他的心,那他就无法圆满止观禅修,因此他将错失涅槃。

心的控制有很多层次。

在这个世界,精神没问题的普通人已经充分控制他们的心,完成出现于人类间的各种不同的事务,包括个人的以及社会的。这是一类控制。

在佛陀的教法中,守持根律仪戒(indriyasaṃvara-sīla)是另一类控制。然而,这不能认为是可靠的控制。

作为止禅和观禅的近因,安住于身念,是一类稳固的控制。成就进入任一种禅那前的近行定(upacāra-samādhi),是更稳固的控制。再进一步的稳固控制是成就入禅那期间得到的安止定(appanā-samādhi)。八个层次的安止定中,每次达到更高的层次,控制是逐次更加稳固。就止禅而言,成就更高的神通意味着最高的控制。

这就是止的道路,称为samatha-yānika(奢摩他引导)。

观的道路,称为vipassanā-yānika(维巴沙那引导)

本节说明了,身念必须先于止观的修习。本节到此结束。


{返回 安那般那手册·雷迪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那般那手册 V. 为什么应该修习安那般那念
下一篇:安那般那手册 III. 因为不稳定的心,过去世在轮回中漂流
 安那般那手册 附录—雷迪西亚多的作品
 安那般那手册 V. 为什么应该修习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手册 结语
 安那般那手册 III. 因为不稳定的心,过去世在轮回中漂流
 安那般那手册 I. 请求和应许
 安那般那手册 XI. 第二组四法
 安那般那手册 X. 协调义注和经文
 安那般那手册 注解
 安那般那手册 VIII. 第一组四法
 安那般那手册 XVI. 如何圆满明和解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善观缘起[栏目:黄国达居士]
 平等对待赏罚分明[栏目:蔡礼旭老师]
 华雨集第五册 一四、太虚大师圆寂百日祭文[栏目:印顺法师]
 禅宗略说(耕云)[栏目:禅宗文集]
 请师父慈悲开示不动佛心咒的功德和经幡旗的意义。[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新的感怀[栏目:法云法师文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八五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的心很乱啊?[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正理经》简读之四[栏目:因明学讲记]
 解读《楞伽经》第七讲[栏目:佛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