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南大答疑 三·价值取向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5

三·价值取向

  问:您刚才讲到执著,如果一个很贪的人,对一切很执著,那么不执著后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如果执著不是很强烈,是否就说明宗教对他的影响比较大?另外,执著与得失成败对立吗?
  答:对于凡夫来说,不可能做到什么都不执著。如果真的什么都不执著之后,就是一个自在的人,一个不会被外界各种变化影响或伤害的人。至于执著不太强烈,也未必就是受宗教影响,也许是往昔善根,也许是因为天性淡泊,也许是因为自身修养使然。当然,佛教中有很多断除执著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快地看破、放下。
  每个人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都是以执著为基础。它与得失成败,在某些方面未必对立,但在某些方面却是对立的。如果在努力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执著,必然会因这种执著带来无尽烦恼。而有些人生追求,虽是以执著开始,最终的结果,却是放弃执著。即以执著为起点,以放弃为终点。从佛法修行来说,如果不放弃执著,将始终处于有限状态,达不到最终目标。我们在乎一件事,就会落入相应的陷阱中。一旦打破这份执著,心就能和整个宇宙相通。

  问:在现实生活中,对别人好一点,自己不会失去什么。但生活并不总是那么简单。比如三人被困在洞内,其中两人必须吃掉另一人才能生存,否则没等到救援者前来就会全部饿死。这个故事曾引起一场对人生价值的争论,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关键是你如何为自己定位,也就是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定位不同,采取的行为也不同。在佛教中,菩萨处处舍己为人,就像舍身饲虎的萨埵太子一样,主动为他人献身。如果是只为自己考虑的凡夫,当然会为了自身利益把别人吃掉。所以,关键在于定位,然后就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目前这个时代,出家人似乎也很辛苦,究竟哪种方式适合修道呢?
下一篇:南大答疑 二·正信与迷信
 无意中杀死虫类,是否属于犯戒?
 学佛所发的愿心,和妄想分别的心有什么不同?
 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吗?怎样才能如法依止?
 佛教与科学文化
 初学者,您会推荐阅读哪些相关书籍?
 佛法讲不杀生,但植物、真菌等也都是生物,那么吃素是否也意味着杀生呢?..
 京城论道
 发心为本
 许多人认为:“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一些大乘经典,感觉神话成分较浓,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孝是一种品德[栏目:传喜法师·微教言]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五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66.洞山良价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五十世 已庵深凈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梦中梦因果问答 103 什么业力使父亲的债户没能还债,让他心紧张而...[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人间佛教的内在精神与发展趋势(张华)[栏目:人间佛教]
 答汤雪筠问(二项二十则)[栏目:太虚法师]
 从自他二缘认识前行的重要性[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爱心可以战胜邪恶[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六课 空有[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