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南大答疑 三·价值取向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28

三·价值取向

  问:您刚才讲到执著,如果一个很贪的人,对一切很执著,那么不执著后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如果执著不是很强烈,是否就说明宗教对他的影响比较大?另外,执著与得失成败对立吗?
  答:对于凡夫来说,不可能做到什么都不执著。如果真的什么都不执著之后,就是一个自在的人,一个不会被外界各种变化影响或伤害的人。至于执著不太强烈,也未必就是受宗教影响,也许是往昔善根,也许是因为天性淡泊,也许是因为自身修养使然。当然,佛教中有很多断除执著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更快地看破、放下。
  每个人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都是以执著为基础。它与得失成败,在某些方面未必对立,但在某些方面却是对立的。如果在努力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执著,必然会因这种执著带来无尽烦恼。而有些人生追求,虽是以执著开始,最终的结果,却是放弃执著。即以执著为起点,以放弃为终点。从佛法修行来说,如果不放弃执著,将始终处于有限状态,达不到最终目标。我们在乎一件事,就会落入相应的陷阱中。一旦打破这份执著,心就能和整个宇宙相通。

  问:在现实生活中,对别人好一点,自己不会失去什么。但生活并不总是那么简单。比如三人被困在洞内,其中两人必须吃掉另一人才能生存,否则没等到救援者前来就会全部饿死。这个故事曾引起一场对人生价值的争论,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关键是你如何为自己定位,也就是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定位不同,采取的行为也不同。在佛教中,菩萨处处舍己为人,就像舍身饲虎的萨埵太子一样,主动为他人献身。如果是只为自己考虑的凡夫,当然会为了自身利益把别人吃掉。所以,关键在于定位,然后就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了。


{返回 济群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目前这个时代,出家人似乎也很辛苦,究竟哪种方式适合修道呢?
下一篇:南大答疑 二·正信与迷信
 在家人普遍感觉持戒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佛法和科学能否兼容?佛教是否反对发展科技?马克思对宗教的否定,说明了什..
 闻思经教
 如何用佛法指导我们不那么罪恶地经营企业?
 什么是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是什么?
 出家·在家
 认识生命
 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慈善”二字有何更深层次的理解?
 信仰应该“无条件的信”,还是必须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应当如何看待这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90.健康与长寿[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五届:法师讲师座谈会纪要[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三)修法应该细致如法[栏目:圣者言教]
 听经札记[栏目:圆因法师]
 降伏其心 二 附体是如何来的[栏目:万行法师]
 《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栏目:楼宇烈教授]
 怎么才能修行得神通?[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