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云何依止善知识为入道之根本?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78
  【第十则】
  问:云何依止善知识为入道之根本?
  答:宗喀巴大师特标出“为入道之根本”者,如大树无良好之根,则彼枝干花果,皆不能生,生亦不好。此喻先不得善知识加被,一切向上之果,皆不能成。宗喀巴大师启示后人,应特别注意者——为自依师生起恭敬之起码一点功德起,以上直至成佛双运位功德止。反之,对善知识不恭敬之起码一点过失起,以至以上止观错谬,直至成佛以前过失,皆与此根本法门有关。甘丹派大德博多瓦说:“世间造作(如土木金石医术等),皆须师傅的教导,何况方自三恶道而出之人,对成佛之路,未尝走过者,能不须上师吗?”但如依不具德相的善知识,则如“问道于盲”。学人应有之功德,如六度四摄、定慧等,皆关系于善知识。指引菩提道的善知识,乃欲吾人认识全般佛道,直至成佛之道者。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何为清净之供?
下一篇:应如何理解一切经教互不相违之理?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关于胜义谛释难,于任何不见即见胜义问题,有何断..
 厌离轮迥之出离心,是否只为声、缘小乘而说之方便?
 何者为忍之自性?
 胜义谛差别应如何了知?
 精进之差别?
 吾人于三恶趣,常存如隔岸观火之心,其故安在?应如何谛思使此心入道?..
 过去藏中先德异说纷纭,而修时则归于一途,其要点症结安在?
 思苦有何要义?此间应如何思法?
 修施时意化身受用善根等,无尽施与有情,有何意义?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科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二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无量寿经讲记 寿乐无极 第三二[栏目:净空法师]
 那先比丘经 第四十九问 何物骨长四千里?[栏目:那先比丘经·白话文]
 《成唯识论》的物质观与量子力学的物质观[栏目:林国良教授]
 04-111《施甘露味大坛场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踏上心灵幽静 第2章 停止战争 从自己开始停止战争[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七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金刚经》系列开示 50[栏目:常福法师]
 普巴金刚灌顶开示(三) 宁玛派听列诺布仁波切[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十四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