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宗喀巴大师问本尊文殊菩萨,如何速得成就?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816
  【第一五则】
  问:宗喀巴大师问本尊文殊菩萨,如何速得成就?文殊菩萨示以“勤于三法,能速得通达。”此三法为何种?
  答:此三法:一、集资净障(成熟行者身心),二、于上师即本尊无别前,启请求加(速得加持),三、身心不断修行(正行修法)。勤于此三者,自能迅速通达。欲身心通达,关系于得加持,而得加持,又关系于启请。密部三昧相续集中说:“观想具像本尊千百劫,不如一念观想上师,其功德更大。”故启请本尊求加持,千亿劫不如一日对上师勤求加持之迅速。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末世积资因缘少,积罪因缘多,宜多修何法?
下一篇:依何种资田,修积福忏净,能迅速积集二资粮?
 过去藏中先德异说纷纭,而修时则归于一途,其要点症结安在?
 知苦谛已,生起求解脱之心,何以不於苦谛后,即说灭谛?
 何者为修止所依之资粮?何故须此诸资粮?
 如是次第修止观法,是依大小何乘?
 施不应行法?
 初业有情应如何修观?
 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对宗祖达摩应如何理解?..
 名言量与理智量不相违害,应如何正解?
 以发心轨则受法,以何身为增受与不增受?
 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40~49)[栏目:傅味琴居士]
 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栏目:修法仪轨]
 授三皈依大意 四、为何要忏悔[栏目:法闻法师]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节录)[栏目:太虚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六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