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41
  【第一八则】
  问: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答:积资净障,摄于七支,喻如玄妙之七个宝车轮,若缺其一不能至佛地。昔印度伊遮菩提王说:“依唯识实识及幻识,皆不能成佛,当依七支成佛。”七支功德,能使种姓清明,身心成熟,颇公说:“不唯凡夫应修七支,佛与佛见面,皆先以七支赞叹为供养。菩萨见佛,闻大乘法,亦以七支供养,初地菩萨分身百数,见百佛世界;二地菩萨分身千数,见千佛世界,皆以七支供养。”由此可见有说七支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不应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供“曼遮”(即坛供)有何重要意义?
下一篇:何以不但观真言尊,须观智慧尊?
 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应如何思修而生决定?
 七因果言教中,修知母法门为最要,然而为最难修。要在何处?云何为难?..
 自续派于蕴聚上寻觅立名之义,而后安立,自宗(应成派)不许彼义。试言其理..
 於身心如何生起静处之法?
 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修菩提心法,下座后应如何修?
 应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条,如法而得清净?
 於具力之四种业门,何以应有认识?
 云何诸佛说修悦意慈心与大悲二者中,先说修悲心,诸佛菩萨亦先赞大悲?..
 修定初修时,选择所缘之法,应如何选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音登科,势至下第辩[栏目:张秉全居士]
 耆域 (行事通神变 说法如平常)[栏目:高僧大德的故事]
 行者与凡夫的不同就在于能走出自己的天地[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六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E 1278经:本经叙述提婆达多的党羽因诽谤舍利弗和目犍连,最终遭受大苦..[栏目:界定法师]
 一一 线饿鬼事[栏目:饿鬼事经 第二 郁婆利品]
 报四重恩(10~19)[栏目:傅味琴居士]
 二、上师的教诲 我对上师的奉献[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426.无趣如空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一节 3 皈依的基础 3[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