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45
  【第一八则】
  问: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答:积资净障,摄于七支,喻如玄妙之七个宝车轮,若缺其一不能至佛地。昔印度伊遮菩提王说:“依唯识实识及幻识,皆不能成佛,当依七支成佛。”七支功德,能使种姓清明,身心成熟,颇公说:“不唯凡夫应修七支,佛与佛见面,皆先以七支赞叹为供养。菩萨见佛,闻大乘法,亦以七支供养,初地菩萨分身百数,见百佛世界;二地菩萨分身千数,见千佛世界,皆以七支供养。”由此可见有说七支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不应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供“曼遮”(即坛供)有何重要意义?
下一篇:何以不但观真言尊,须观智慧尊?
 皈依有何种胜利?因何而有如是广大胜利?
 如上知业决定增长、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等理,当先於业果之理如何生起决定,..
 何以入大乘之门,首应知发心功德?
 应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条,如法而得清净?
 云何为成观之量(即真正中观之量)?
 应如何明我所无自性?
 心为外境所夺之义,应如何了知?
 止观乃内外道所共,而菩萨於六度,应修学之止观,为何种止观?
 修不清净,心不入道,症结安在?以何对治?
 何以不但观真言尊,须观智慧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集谛[栏目:正果法师]
 十八届:开营式上的讲话(楼宇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什么是「无所住生心」?[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困难&德行[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42 洗面革心[栏目:石头路滑]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二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宗镜录 题解[栏目:宗镜录·白话文]
 佛教文学观 四、禅宗语录的特色与内涵 二 禅宗语录的特色[栏目:佛教与文学]
 存心天下,德化广被[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一[栏目:龙树菩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