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应视师如佛,许多行者都知道,且口头上能道其理,然心中仍不能视为真佛之主要障碍为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07
【第三○则】
问:应视师如佛,许多行者都知道,且口头上能道其理,然心中仍不能视为真佛之主要障碍为何?应以何法净治?
答:不能视师如佛之障碍甚多,其中主要障碍,由于观人过失习惯,总觉自智他愚,以此心中仍不免观师过,甚至师德亦观为过,而且胡作批评,因毫未生起观师诸行(摄见为过失,如四波罗夷诸行),皆为功德之心。此之对治,应先察自己有无骄慢,必须毫无慢心,必须不观师过,尽观师德,师之诸行,皆为功德,以为对治。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上师即佛有何经教明文作证?
下一篇:
可观上师即佛之理,应如何观法?
於身心如何生起待戒之法?
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善修之情况应如何?
由法我执而后有人我执,云何依修见次第,先说补特伽罗无我,后说法无我?..
未得定者,如何对治懈怠?
如已对师生信,尚未生十分恭敬,应以何法生此敬心?
修增上意乐之要义,云何为生起增上意乐?
何者为修定之顺境?
如上知业决定增长、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等理,当先於业果之理如何生起决定,..
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
[栏目:宽运法师]
中国的僧教育应怎样
[栏目:太虚法师]
只有“空”了,格局才能扩大
[栏目:净慧禅语]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二五集
[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佛教的生命态度——奘师与北师大CET留学生座谈
[栏目:明奘法师]
见性成佛 第二十四天
[栏目:如本法师]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一百零五节课
[栏目:入行论学习]
病故后如何助念?临终前念《大悲咒》或念《地藏经》可以吗?
[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Meditations and Reflection
[栏目:Buddhism in a Nutshell]
趣品《圆觉经》之五
[栏目:超然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