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应视师如佛,许多行者都知道,且口头上能道其理,然心中仍不能视为真佛之主要障碍为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96
【第三○则】
问:应视师如佛,许多行者都知道,且口头上能道其理,然心中仍不能视为真佛之主要障碍为何?应以何法净治?
答:不能视师如佛之障碍甚多,其中主要障碍,由于观人过失习惯,总觉自智他愚,以此心中仍不免观师过,甚至师德亦观为过,而且胡作批评,因毫未生起观师诸行(摄见为过失,如四波罗夷诸行),皆为功德之心。此之对治,应先察自己有无骄慢,必须毫无慢心,必须不观师过,尽观师德,师之诸行,皆为功德,以为对治。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上师即佛有何经教明文作证?
下一篇:
可观上师即佛之理,应如何观法?
甘丹派大德说:“上者一渡非二涉,从初即可入大乘。”应如何理解此义?..
速速成佛之义,应如何解释?
得相似中观时,当入何道位?
摄要而言,弟子对师当如何观法?
应如何释胜义谛相?
于菩萨学处求学.及学已受菩萨戒之程序?
吾人从依止善知识起,至止观双运,修学至此,应如何提纲挈领,摄要思维,以..
任何修法,均有二种修法,即“皆贡”(观察修法),与“觉贡”(决断修法)..
何以宗喀巴大师甚赞具八种殊胜功德之异热身?
抉择心法非自性成立之理,其概要为如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名即是古佛
[栏目:太虚法师]
印祖故事 1、怕父母与人口角,受欺负隐忍不发
[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念佛十种心
[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菩萨学处·第六讲 念佛见佛话无生(之二)
[栏目:普献法师]
打坐时杂念多怎么办?
[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玄奘法师传略
[栏目:真禅法师]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九十四
[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二四卷
[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丈夫在外面有其他关系怎么办?
[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