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应视师如佛,许多行者都知道,且口头上能道其理,然心中仍不能视为真佛之主要障碍为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10
【第三○则】
问:应视师如佛,许多行者都知道,且口头上能道其理,然心中仍不能视为真佛之主要障碍为何?应以何法净治?
答:不能视师如佛之障碍甚多,其中主要障碍,由于观人过失习惯,总觉自智他愚,以此心中仍不免观师过,甚至师德亦观为过,而且胡作批评,因毫未生起观师诸行(摄见为过失,如四波罗夷诸行),皆为功德之心。此之对治,应先察自己有无骄慢,必须毫无慢心,必须不观师过,尽观师德,师之诸行,皆为功德,以为对治。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上师即佛有何经教明文作证?
下一篇:
可观上师即佛之理,应如何观法?
应如何明我所无自性?
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藏中人士以为许胜义谛现空双聚,为理成如幻派;唯於现境能灭戏论,即极无所..
应布施之十种对境?
得菩提愿戒已,应如何守护不失?
试言自宗所许不堕四生边际之理论?
世俗谛之差别应如何了知?
何故念恩修法,当於生母之恩,数数思修?
施之差别?
经摄七因果言教有二义,於此二义,应作如何理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往生咒
[栏目:觉世论业]
无愿心为菩萨之魔事也
[栏目:和颜爱语·山田無文]
用事相消化理论(广霖法师)
[栏目: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家
[栏目:白云禅师]
福德日记10月11日─在家人施食的经证
[栏目:福德日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七五卷
[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关于早课及上师瑜伽修法的开示
[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了解佛教的四个真理
[栏目:雪漠]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因果不虚(四)
[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二十
[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