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暇满人身,如何知其难得?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06
  【第四三则】
  问:暇满人身,如何知其难得?
  答:颇公传有思维难得教授:一因,二喻,三体(或作数量)。
  一、因:如田中禾麦,皆非无因而生,故当观能得暇满人身胜果之因,自己究种与否?应知暇满三因:一、净戒为本,二、六度为助,三、加以净愿,吾人究具与否?若未细观,觉戒已能守,若一细观,则虽一戒,犹未能净,甚至连戒条文,尚记不清,数不出(即以杀、盗、淫及其细节而言)。菩萨戒:一衣一食不知为利他而受用,乃如盗有情物而受用,一日之中,犯此甚易甚多,不易惊觉,一日不忏,其罪倍增。金刚乘戒瑜伽者,对一饮一食,皆须以嗡阿吽加持,不然无义吞下,成为罪性。特别是起凡俗相执,及与空性大乐(空乐)相违之起心动念,一日之中,所犯罪性,更难以数计,能立时起正知正念而作者,恐不甚多。以此说:“此因修者不多故。”实际上吾人于暇满人身之因,恐尚未种,无此因则“得果暇身极稀”了。推之能勤六度与否?自己但返观烦恼炽尽与否,即可得知。乃至清净猛利欲乐,非仅发愿而已。自已发愿时,若不回向现世利乐,即觉失望,如何真能清净!以此知三因皆不易种下。所种下者,多为恶因,当堕恶趣。暇满人身之得,故知极难。
  二、喻:经中说:得人身之难,如针上芥、瓶外豆、屋上草、白昼星。
  经教所举,他喻尚多,尤以“盲龟颈”一喻,更为逗机。经中说:于大海中,有金色犁木,木有一孔,海底有盲龟,百年始一上浮,昂首水面,旋即下沉,当彼百年一伸其颈,岂能寻得此漂浮犁木之孔。若偶相值须数因缘:(一)、海静无波;(二)、木有定处,然木漂流;(三)、龟常浮水面,周回寻求;(四)、龟常四望,然彼一伸其颈,旋即下沉。故虽不能武断说彼决不能入孔,然难之又难,若偶一入孔,实为希有!大海喻生死海,龟喻自己,盲喻无智慧,海底喻三恶途,犁木喻佛法,不常住于一方,常流转于十方,一伸其颈喻生喜趣,然不定能值佛法,旋即下沉喻人寿有限。依此方知“喻难得者”,如经云“大海浮木一洞隙,盲龟颈入尤难者,为诸恶趣生喜趣”的意义。
  三、体:即由数量知难得者。六道中以三恶趣数量为多,即以三恶趣中为数较少之畜生而言,海中畜生较陆上为多,陆上十人所占之地位,有亿万虫类(中有细色身依经说遍空界),恐南洲人数亦不能比。六道数如锥体,地狱数为锥底,以上渐少,人则如锥尖,其数最少。人中暇满者,为数甚少,值佛世尤少。经说:佛出世如优昙波罗花一现而已。此专指南洲而言,别洲皆无佛出世。即南洲亦仅印、藏、中土内地,及其他小部分而已。即生此诸地,亦非尽人皆信佛法,又有教法不纯。(杂外道与否?)依宗喀佛所阐明依理依教,完整有次,十二年即可证金刚大持果位之正法,更难值遇!昔班禅第二代洛桑却季绛称时,来一蒙古大德请其印证,问能保暇满身与否?答:能。又问能生南洲,值过佛法否?答:能。又问:能遇宗喀佛教法否?答道:不能,尚须积福,我亦当为汝回向。可见值遇宗喀佛教法之难。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义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下一篇:吾人具暇满人身,有何种意义?
 应如何释胜义谛相?
 回向与发愿有何差别?何为善回向与不善回向?
 由何而知定入恶趣?怎样才能断生恶趣苦因?
 应如何明我所无自性?
 修时摄加行、正行、完结行三段,在此三段中,有应注意之点(可例推其余法门..
 于菩萨学处求学.及学已受菩萨戒之程序?
 何得谓世俗菩提心,及胜义菩提心?
 修他爱执有何障碍?应如何破除此障?
 有说七支(供养等)乃未证空性前,初业有情所作,是否合理?
 善修之情况应如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思大师的佛教神通思想(大岳法师)[栏目:慧思大师思想研究]
 第六章 上海与我 - 鬼月[栏目:归程·圣严法师自传]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J 第296经(因缘经):本经主要叙述缘生之法。[栏目:界定法师]
 就这么简单[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1-3 念根[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肉髻、发髻与宝髻[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