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义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70
  【第四四则】
  问: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义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答:应取心要,菩提道次第为一切法之心要。颇公开示说:“趁此一息尚存,最上目的,辗转增上,证得圆满双运果位;其次亦当解脱轮回;最低限度,亦当不堕三恶涂。”取心要之法,应依师佛无二所指示正法教授心要而勤修。过去大德如贡巴瓦修此(难得具义,应取心要)之心念力生起时,腿上被木刺扎入,乃不知痛,无暇拔之。敬安瓦修此昼夜精勤修习,不思睡眠,或劝其稍息,答说:“修此稍息之心,不能生起。”心生之量,片刻空过之事皆不作,故不为无益之事,遑言作恶,此为修此心生起所见之迹相。颇公乃过来人常说:“于暇满大义,心生通达者,其心绝不缘无意义事。”宗喀佛说:“绝不令心放逸,不空生片刻。”如不用催促劝勉我心之功,即空过一生,亦以为不足惜。故修此法,则令此心极欲受取心要(即修正法)。若知此而不修可以吗?一、决定须修:总观察一切众生,皆思离苦得乐,应取舍不错,能认识此正因,惟有正法;二、决定能修:不可自暴自弃;三、此身须修,四、现时即修。(非谓立刻关门点灯入座而修,乃谓于所应取舍之术,立刻实行学习。)
  不知应取善因,应舍恶因者,虽得此一次人身,则如阿阇黎胜勇所说“宝洲空回”一喻:到宝洲谓喻得人身;贪恋风景而忘采宝,喻人贪恋名利,而忘成就一切善因;空手而回,当负重债(去时资斧),喻空过人身,枉消过去所积受用善因,返故穷乡,喻仍堕三途;忘取实利,喻忘取善因,则造恶因,自然堕三途了。入行论说:“以身作义利,故施以衣食,不然枉废衣食了。”当思过去大德如宗喀巴大师、法金刚、温萨巴等皆南洲人,具足六蕴之胎生类,与吾人无异,彼等皆成就,我等如何不能成就,此谁之过?(非自不能修,非修法错误,非无善知识错误)皆由自己未能发精勤修学之心。若此心未生,应勤祈上师即佛加持,迅速生起,方能勤取心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不清净,心不入道,症结安在?以何对治?
下一篇:暇满人身,如何知其难得?
 何者为生活潜意正因?
 曾学法多年,年过花甲,不须勤教...多不如理,应如何为正?
 若忍、若乐、苦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有谓“禅宗之禅,非四禅八定之禅,任何不起分别...”对如是之言,应如何..
 依四种扼要推思后,应如何修法?
 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说一异二品有何过失?
 供“曼遮”(即坛供)有何重要意义?
 何为具足定量之发心?
 依何方便现无倒如幻?依师教授应如何了解此中[现空双合]之理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22、懈慢不求禅法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无明是生死的根本[栏目:宣化上人]
 般若从自性而生[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无愿心为菩萨之魔事也[栏目:和颜爱语·山田無文]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六六)[栏目:杂阿含经]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七 (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近日,晚上半夜固定两点三十分都会醒,但因白天工作疲劳,无法帮助众生再做一次烟供,请问法师慈悲开示。[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佛教入门 四十·学佛目的与任务[栏目:佛教入门]
 禅门骊珠集 第二篇 到曹溪时代的禅师 牛头智岩[栏目:禅门骊珠集]
 初级佛学教本 第五课 如来十号[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