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义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50
【第四四则】
问: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义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答:应取心要,菩提道次第为一切法之心要。颇公开示说:“趁此一息尚存,最上目的,辗转增上,证得圆满双运果位;其次亦当解脱轮回;最低限度,亦当不堕三恶涂。”取心要之法,应依师佛无二所指示正法教授心要而勤修。过去大德如贡巴瓦修此(难得具义,应取心要)之心念力生起时,腿上被木刺扎入,乃不知痛,无暇拔之。敬安瓦修此昼夜精勤修习,不思睡眠,或劝其稍息,答说:“修此稍息之心,不能生起。”心生之量,片刻空过之事皆不作,故不为无益之事,遑言作恶,此为修此心生起所见之迹相。颇公乃过来人常说:“于暇满大义,心生通达者,其心绝不缘无意义事。”宗喀佛说:“绝不令心放逸,不空生片刻。”如不用催促劝勉我心之功,即空过一生,亦以为不足惜。故修此法,则令此心极欲受取心要(即修正法)。若知此而不修可以吗?一、决定须修:总观察一切众生,皆思离苦得乐,应取舍不错,能认识此正因,惟有正法;二、决定能修:不可自暴自弃;三、此身须修,四、现时即修。(非谓立刻关门点灯入座而修,乃谓于所应取舍之术,立刻实行学习。)
不知应取善因,应舍恶因者,虽得此一次人身,则如阿阇黎胜勇所说“宝洲空回”一喻:到宝洲谓喻得人身;贪恋风景而忘采宝,喻人贪恋名利,而忘成就一切善因;空手而回,当负重债(去时资斧),喻空过人身,枉消过去所积受用善因,返故穷乡,喻仍堕三途;忘取实利,喻忘取善因,则造恶因,自然堕三途了。入行论说:“以身作义利,故施以衣食,不然枉废衣食了。”当思过去大德如宗喀巴大师、法金刚、温萨巴等皆南洲人,具足六蕴之胎生类,与吾人无异,彼等皆成就,我等如何不能成就,此谁之过?(非自不能修,非修法错误,非无善知识错误)皆由自己未能发精勤修学之心。若此心未生,应勤祈上师即佛加持,迅速生起,方能勤取心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修不清净,心不入道,症结安在?以何对治?
下一篇:
暇满人身,如何知其难得?
云何愚痴无明遍一切烦恼?
平等舍修法,有怨、中、亲三种同时修法...二法应如何修及其意义?..
增上三学中,何故以戒为根本?
知母已次当念恩,从今生母、次父、亲眷,次推中庸、仇仇,乃至飞禽走兽。何..
云何肯定其(所执之状之我)所属为一为异?
云何若未得无我见,随如何修,或观察修,或专注修,终非修真实(胜观)?..
七因果言教中,修知母法门为最要,然而为最难修。要在何处?云何为难?..
云何为愿行两种善提?
如何赞自他相换法,等同密法“金刚念诵”?
三摩地王经说:“三有众生皆如梦...”应如何正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略述三种顶礼
[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甘于平常(释传了 式叉尼)
[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法王与记者问答
[栏目: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佛法讨论沙龙
[栏目:月悟法师]
净空法师法语菁华录 总论 第一章 念佛
[栏目:净空法师·法语菁华录]
墨禅
[栏目:法清法师]
如果想解脱的话《显密前行与正行修行心要》颂词要解 因果不虚
[栏目:噶陀仲巴仁波切]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3、我的学佛因缘
[栏目:徐恒志居士]
大音希声 三、附编 王骧陆上师答元音老人
[栏目:大音希声]
玖壹 人生是一刹那间
[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