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与非法之差别,以何为量?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02
【第四七则】
问:法与非法之差别,以何为量?
答:昔博多瓦指示弟子说:“能去烦恼为法,不能去烦恼者为非法。”现在学佛法者,其烦恼与日增长,此即未入法门之象。其所学法未入心中变为医药。故修法者先应辨此法究竟入我心与否?须观心行是否合经教,合者即法,不合者非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法之深浅,关系于学法之人,此一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
下一篇:
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云何于我执,损与不损之义?
心往定时,沉掉二者为过失,应如何对治?
应视师如佛,许多行者都知道,且口头上能道其理,然心中仍不能视为真佛之主..
宗喀佛造菩提道次第祈祷求加颂中,首句即“万德之本具恩师”,其理安在?..
云何诸佛说修悦意慈心与大悲二者中,先说修悲心,诸佛菩萨亦先赞大悲?..
何以诸佛菩萨,诸大德须示涅槃方应机?何以当劝请勿速示涅槃?
应如何抉择趣解脱道之自性?
此心(菩提心)如何发起,此一标题有何重要性?
暇满人身,如何知其难得?
若佛不见蕴等,如何说佛具十力时为一切智,具一切智而不见蕴等即成相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二十章)
[栏目:南怀瑾居士]
学习五大菩萨成就福德
[栏目:仁焕法师]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无心无住,圆融无碍
[栏目:张朋]
告青年苾刍之还俗者
[栏目:太虚法师]
禅者云游与参访
[栏目:星云法师]
因明辩经课程介绍
[栏目:因明与辩经]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四)
[栏目:《普贤行愿品》讲记·达真堪布]
漫说《杂阿含》(卷十一)~G 第282经(诸根修经)
[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