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义学大师溥常法师
 
{返回 黄夏年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46

义学大师溥常法师

  黄夏年

  宁波七塔寺曾经留下了一本《《报恩堂宗谱》,里面记载了七塔寺系统的法徒子孙三百余人,但是在七塔史的历史上,除了开山祖师心境,中兴祖师慈运,重光祖师月西外,当代僧人溥常法师是不能不提到的。溥常法师对七塔寺的贡献是特殊的,他虽然没有像心境、慈运、月西那样在关键时刻改变了七塔寺的命运,但是他对七塔寺的历史整理和文化品位的提升,功不可没,至今仍为人们怀念。


  一

  释溥常长老,法名宏鉌,别字梦忍行者,湖南湘乡人。同治五年(1866)8月21日生,俗姓曹,父森蔚公,饱学外典,崇尚仁义礼智儒家之学。母亲罗氏贤惠端庄,相夫教子,阖里亲近。溥常身材魁梧,聪明伶俐,讲出的话往往带有哲理,颇得乡亲的称赞,因有神童之称。他的父亲望子心切,从小让他读四书五经,希望他能上达圣贤,精忠报国,光大祖先。但溥常生来就有向佛之心,在髫龄时就常说:“为僧不易,南面王乐。”父亲听说,大为震怒,把他拖到水池边上,高声大问:“你是不是想出家当和尚?今天要是不说出来,就将你淹死在水池里。”隔壁邻家见状不忍,好心劝溥常:“你就赶快发誓说不当和尚吧,这样你就可以免于一死了。”溥常生性倔犟,不畏强暴,始终不说话。父亲无奈,只好作罢。

  溥常15岁时,患上眼疾,痛苦不堪。父亲让他上表大慈大悲的观音,求得解救。他在观音像前许愿,虔诚事佛,吃素茹斋,深夜睡觉梦见荤腥,醒来惊觉悔恨,佛心已经埋入他的心里。17岁时,他随同父亲一起参加童子试,考试两门,一文一武,府试得到通过。院试时,由父亲顶替,获得武庠生。父亲因考试早,取得名列第五的成绩,到了溥常发榜时,负责考试的监学使突然逝世,有人做假,溥常只能名落孙山。

  溥常的父亲事业功利心很强,为国效命的愿望从没有断过。他精通韬略,加入湘军。清光绪癸未,清军攻打台湾,溥常的父亲在基隆之役阵亡。溥常丧父哀痛,认为国难当前,为父报仇,为国捐躯,人人有责。光绪十二年(1886),他到福建从军,继先人之志,完成未了之心愿。但是腐败的清政府,虽在中法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并没有要回自己的权益,中法议和,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马尾条约》,中国战而不胜,法国败而不败,令国人心寒。战事既无,溥常用武无地,成日无所事事,于是闲来看看佛书,早年的出家遁入佛门的念头不时浮起,于是决定脱去军服,进入佛门。光绪十八年(1892),27岁时,溥常投闽悬庆城寺礼庆权和尚披剃。翌年,在涌泉寺妙莲律师座下受具足戒,成为僧伽一员。

  出家后的溥常倾心净土,对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云栖祩宏非常崇拜。祩宏(1535~1615年),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姓沈。浙江杭州人。17岁补邑庠。后信奉净土宗,志在出世。31岁投性天理和尚出家。在杭州昭庆寺受具足戒,学华严,参禅要,历游诸方,遍参知识。37岁回杭州,见云栖山水幽寂,结茅安居,日久渐成丛林。同门因尊称他为云栖大师。他住持云栖寺40余年,施衣药,救贫病;终身布素,修持禅、净;披阅三藏,注释经典;严持毗尼,制定规约;弘宗演教,修订焰口、水陆和课诵等仪。著述编成《云栖法汇》,其内容分释经、辑古和手着。释经有《戒疏发隐》和《弥陀疏钞》等;辑古有《具戒便蒙》和《禅关策进》等;手著有《楞严经摸象记》和《竹窗随笔》等共30多种。祩宏主张儒佛不该互非,“儒主治世,佛主出世”;佛教各宗应该并进,戒为基础,弥陀净土为归宿。后人将他奉为华严圭峰下第二十二世、净宗第八祖。溥常努力钻研《云栖法汇》,循诵西方愿文,念佛不缀。同时他深感自己的修行不够,于是打起背包,开始四处寻访善知识,参谒东南名刹,金山、高旻诸大名刹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光绪二十八年(1902),溥常到南京赤山亲炙当代禅门宗匠法忍老人。法忍本心(1842~1905),河北蔚州人,俗姓郭。22岁出家,随师苦行6年,在北京西域寺受具足戒。后参谒金山江天寺观心显慧,得其心印。历任金山、高旻二寺首座。光绪年间,至江苏句容赤山结茅,学人云集。法忍提倡坐禅。耕作之余,复说《楞严》、《法华》,乃至《楞伽》、《唯识》等经论。被誉为清末宗门四大尊宿之一,(即天宁寺之冶开以威仪称第一,宝华山之圣祖以戒行称第一,金山之大定以禅定称第一,法忍以智慧称第一。)光绪三十一年(1905)圆寂,世寿64。著有《楞伽笔记》一书。

  法忍为溥常开示《永明延寿禅净四料简》,强调禅净双修之旨。永明延寿(904~975年),唐末五代僧人。临安府余杭(浙江杭县)人,俗姓王。字仲玄。号抱一子。曾经做过官吏,30岁依龙册寺翠岩令参禅师出家。后往天台山参谒德韶国师,修习禅定,得其玄旨。延寿在国清寺行法华忏,颇有感悟,于是朝放诸生类,夕施食鬼神,读诵《法华经》,又精修净土。再迁住明州雪窦山传法,法席甚盛,并复兴杭州灵隐寺。建隆二年(961)应吴越王钱俶之请,迁永明大道场,住永明十五年,接化大众,故世称永明大师。时人号慈氏下生。宋开宝八年(976)示寂,世寿七十二。赐号“智觉禅师”。后人奉为净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永明迁寿曾经召集慈恩、贤首、天台三宗僧人,辑录印度、中国圣贤200人的著作,广搜博览,互相质疑,撰成《宗镜录》一百卷。另外还著有《万善同归集》六卷、《神栖安养赋》一卷、《唯心诀》一卷等60余部。永明延寿对当时各宗派间之宗旨分歧,持调和之态度。特别是在处理禅宗与净土宗的问题上,他受前贤宗密禅师的影响,持禅教统一的思想。延寿在提倡禅法的同时,还注意净土的实践。肯定禅与净土的结合,万善同归,这就便于群众接受了。《禅净四料简》是永明延寿撰写的禅净双修要义的偈文(也有人认为此不是永明所撰)。他指出,“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这是说,有禅没有净土,犹如跣足,缺一条腿走路,解决不了生死的问题。无禅有净土,每人都可以可以修到西天,但不一定每人都能明心见性。但是如果既有禅又有净土的话,就是如虎添翼,修行更为顺当。因为虎本来就有威力,再加上两只角的话,就更加威猛了,所以禅净结合的人,可以为师作佛,成佛作祖。

  溥常听法忍老人讲解了《永明延寿禅净四料简》后,受益很深,觉悟到禅净双修之旨的重要性。他告别老人继续游学,到陕西西安终南山,在翠微寺原址,结茅礼佛。在大兴善寺,坐香打七。之后遍历香山、五台山,再到北京,然后南下江宁,返回南京亲近法忍长老。光绪三十年(1904),溥常法师担任金陵毗卢寺监院,主持坐香、传戒、讲经等活动。次年,赤山法忍老人示寂,遗言要溥常师与月霞法师继续完成他的讲经工作,为信众阐述老人的《楞伽笔记》,闻听者欢喜受持。光绪三十二年(1906),溥常法师开始在常州天宁寺普通僧学堂和湖北莲溪寺主讲《楞严经》。以后讲经成为他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年都要至少一次讲经会。这一年底,他与同学月霞法师,留学生桂伯华君,往日本讲经,考察各国宗教异同。在日本他仍然讲演《楞伽经》,扶桑人士听他讲经莫不悦服。回国后,过天童寺,应天童寄禅长老、天台谛闲讲主及江宁李梅庵方伯之邀请,留阅藏经。应该在这时,他到了七塔寺接了慈运法师的法,成为慈老的弟子,取法名宏鉌。溥常住南京持毗卢寺,声望日高,皈依者众。民国初年,虚云和尚听说溥常的事迹,于是邀请他到云南讲经办学。溥常法师在云南住了五六年,创办僧学校与演说团,成立佛教滇藏支部,搞得云南佛教有声有色。他还在大理寺观音寺,昆明筇竹寺,举办了传戒活动,收到很好的影响,云南佛教开始变得富有生气。


  二


  1918年,溥常接受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本忠和尚的邀请,到南洋诸岛讲经考察,回国时取道缅甸,瞻仰了著名的仰光大金塔。同年,溥常法师回到七塔寺。他在七塔寺不与外界联系,一心清修6年。甲子,日本震灾纪念会的中国代表孔云生,邀请溥常法师再度东渡弘法。法师率领法侣三十余人抵东京,受到日本佛教的热烈欢迎。日本佛教界在浅草金龙寺举行欢迎大会,在观音殿前,法师看见昔日挂在殿前的一对纸灯,依然高悬,不受地震的影响,非常感慨,当场赞叹说偈:“金龙浅草,(去+刂)火洞天,寺像灵爽,如在梵天。”法师在日本讲经弘法后,返回七塔寺。1928年,溥常法师发挥自己办学的经验,办起七塔报恩佛学院。他除了担任教工作之外,还要负责授课,讲解华严学。极力发扬莲池老人的遗训,视澈毗庐性海为进修,弥陀净土为归宿。花了三年时间方讲完。《华严经》数十万字,古人为其作注释的人只有李通玄的《华严经合论》,和清凉观国师澄观的之《华严经疏钞》,可见华严学高义玄旨,贯通不易。法师为了启示学人,吸引后觉,于是摘其重点,撰成《华严纲要浅说》。华严七处九会的会主是文殊,亦名妙吉祥。他的行为感动上天,1929年重阳日,他正在讲《华严经·贤首品》时,院中吉祥草忽然开花呈瑞相,天然感应,叹为希有! 同时他在佛学院办了《报恩佛学院院刊》。使七塔寺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极大的发展,也培养了不少有用的僧才。

  过三年,已经离乡远游40余年的溥常法师,进入了70古来稀时期。他思乡心切,惦念父母的莹墓是否修好,于是扶杖南回湖南家乡。他在家里小住10天,邀请昔日的玩童朋友见面畅谈,周游了邻近名胜几遍,苦心孤诣,亲自为父母选坟,撰写铭文厚葬之,尽孝心不遗余力。他在家乡还入族祠奉祀先人。对族中亲人有困穷者,发慈温恤,对老而贤明者,分别馈赠礼金。办完所有的事情后,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家乡。接着他到了南岳衡山,参师访道,朝礼九仙观、登祝融峰、游广济寺、福严寺、南台寺、祝圣寺等,会见老朋友,瞻仰祖师迹,参观佛学院,受到了学僧们的热烈欢迎与款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这段时间是他最轻松也是最高兴的时候,他一路上观景抒发心情,写下了不少感人的诗篇。

  1933年,七塔寺僧众推举溥常法师为七塔主席。他责任在心,不负重望,努力工作。1934年夏正十月初六日,是慈运祖师的诞辰,溥常法师主持召集慈老的弟子,讨论修宗谱一事。寺内成立宗谱登记处。议决法规,杜绝流弊,其目的是令后之贤者,遵守毋误,宗风永传!他还在寺里组织坐香会,许多弟子和士人受其影响,纷纷加入,坐香活动办得有声有色。甲戍,溥常法师70岁,檀越戴氏,笃信佛法,看见溥常法师道范高亮,自愿乐施巨金予寺里,筹办溥公七旬大庆。溥常法师怜悯众生,不愿独享,提出开办传戒法会,天人同乐。寺里张帖报单,通告四方,请凡有发心来寺求戒者,无论缁素,免纳戒费,并成就三衣钵具。千里内外四众弟子纷至沓来;大德高僧,源源不绝。七塔寺虽为偌大丛林,但也人满为患,斋堂宿舍,已无济于事。只好特将斋堂前的阶道,与大寮后的空屋,改作临时斋堂,又将土木工匠的卧室及佛学院讲堂寝室,全作为求戒四众宿舍。迨至冬月一日开堂,延请普陀后寺住持学老和尚为正训,觉梵诸师等为副训。从此每日领导新戒,演毗尼、教仪规,出恭入敬,威仪整肃,井井有条,见者无不欢喜赞叹。并请智圆老和尚为羯磨阿阇黎,圆瑛老法师为教授阿阇黎,三师临坛、传授沙弥净戒。银镫玉烛、灿烂辉煌;奇香异花,微妙清洁。五观堂内,乞戒弟子,习食钵饭,善信男女,前来参观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腊月三日,请三师及七证阿阇黎,在法堂用十师斋,于三圣殿内,礼请十师陛座,传讲比丘大戒。四壁悬挂满堂佛像,陈列各种法物,种种庄严,眩目赏心。是时新戒六百余人,胡跪合掌,仰对佛前,一心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忏悔业障,希增福慧。一场胜会,与会者有千六七百人,受戒僧俗六百多人,这次活动盛况空前,是在慈运长老举行传戒活动30余年之后的又一次盛大的活动。也是七塔寺在民国时期的一次有影响的最重大的事件。

  1936年,溥常法师担任七塔寺住持三年期满,他发表了《七塔住持告退感言七首》,对自己的工作作了一个总结。“感言”全文如下:


  报恩七塔满三年,榔(木+栗)横担去欲前。仰效高庵成古范,(安置退居,公推起草,

  载万年簿。)山非物有且争先。(庾山退居寮我先去住。)

   江东七塔呼声高,寺宇巍峨独笑敖。三圣装金开胜会,那时退隐谢同袍。(十一

  月初八日,开光圆满日退位。十七阿弥陀佛诞日,新方丈接事。)

  丛林兴学说都难,经过八年出院刊。休话僧材容易得,自从主办亦心寒。

  追寻始祖是宗门,廿四年冬复本原。古寺栖心开大冶,典型了了至今存。

  慈老冥言不速来,(余在七塔寺梦见慈老人二次,另行写出。)自号梦忍愧通材。

  万年规约今成立,宗谱志乘也巳该。

  传戒未思震浙东,(二十三年冬,新戒六百有奇及僧俗护法一千二三百多。)可怜

  病苦始终穷。(余与陈馨裁君,拟修如意寮未果。)陈君有意难如愿,储款希期重德

  充。(开光余款存库房,候新方丈发心。)

  住持佛事站人头,瞋喜交加任去留。秉着良心何所畏,吟风啸月共悠悠。


  溥常法师退居后,离开七塔寺到了庾山退居寮,其卒年已无考。生前有法徒攸久等13人,剃度徒淳清等8人。


  三


  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期的时代,特别是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西方思想和科学技术的传入,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五四”新文化的运动逢勃发展,无疑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做了一次重新的审视,宗教在这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受到猛烈的抨击。佛教经过隋唐佛教的繁荣和宋元明清的衰落,到了清末民初,已经非常衰颓了,法门秋晚,人才不出,理论未显,经忏维持,被人们看做“死人的宗教”和“鬼的宗教”。溥常法师痛心人心的失落,社会的混乱,佛教的衰颓,他说:“近时海道开通,欧化东渐,耶回天主,雄出列强。种种学说,种种主义,纷然杂糅,哄动全球。争权利,没公理,以武器为神圣,涂炭生灵,毫无顾忌。”“东半球佛法遍满,人类中毒根深,如少食金刚难消。慨夫近岁中华佛教大局,凌弱已达极点,外界刺激叠来而不知自救,实深浩叹泪下。曰寄生虫,曰麻木鬼,曰睡狮,曰废人,斯等骂名,罪在何人。”总之,正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和末法期的中国佛教,在溥常法师看来,已经到了非挽救和振兴不可的地步了,他决心在这方面做出一番成绩。

  溥常法师欲挽救社会,振兴佛教,提出了自己特有的思想和看法。归结到一点,即是爱国与爱教之统一。对整个社会问题,他以佛教作为武器,欲用佛教的思想教义来重新收拾人心,并明显地表现出爱国的思想。溥常法师用春夏秋冬四时交替的自然观来说明社会思想的变化。他在《报恩佛学院院刊序》中说:


  “自生民以来,我国三皇之教简而素,春也;五帝之教详而文,夏也;三王之教密

  而严,秋也;降及秦汉,百弊丛生,有不忍闻问者,于是我佛如来一推之以性命之理,

  冬也。古圣说教,迭相扶持,犹天有四时循环以生成万物,然至其极也,皆不能无弊者。

  由秦汉而下千余载,人心不古,异说竞出,风俗愈糜愈薄。三教鼎立,互相诋訾,大道

  寥寥,甚为叹惜。”


  春夏秋冬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朝代思想文化,并有不同的特点,如春是“简而素”,夏是“详而文”,秋是“密而严”,冬是“不忍闻”,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从产生到成熟,再到衰微的农耕文明过程。溥常法师的这种观点,拟看与当时西方流行的进化论学说有些相拟,但是还不能算得上严格意义的进化论。因为进化论要有二个标志,一是事物的进化是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二是进化论的形成与所强调的环境有重要的关系,即因为环境的改变,才促使事物发生质的变异,以适应不同环境的要求。溥常法师用四季交替来说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揭示了思想文化的运动过程,指出了文化思想运动的特点,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的目的是要说明事物的衰退递减作用,而不是要说明思想文化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即其所强调的是今不如昔的过程,因此是一种退化论。溥常法师将中国思想文化的衰落期定位在秦汉时期,这是他从佛教的立场做出的判断,认为在这一时期“人心不古,异说竞出,风俗愈糜愈薄”,因此到了后来三教鼎立时,已经“大道寥寥”,佛陀正是在这时以性命之理推出,起到了救世主的作用。这里的所谓“性命之理”,就是一种道德伦理,即“昔我佛世尊,出世月邦,创立教法,以为一大事因缘故。咸令法界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则以纯粹道德为主,食息财物,悉听护法,捧钵行化。”

  在佛教本位的前提下,溥常法师勇敢地挑起了救世的责任。他强调:


  “于今世态的变迁,一天不如一天了,人们的居心和趋向,也是一天比一天坏了。

  我们站在佛子地位的人们,眼见着这种的情状,能忍心袖手旁观,不能劝化他们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善社会,净化人生,是佛教的一个优良的传统。出家人面对日益变化的社会,也不能将自己置之度外,这就是溥常法师的爱国思想的体现。溥常法师还用经典来为自己的做法提出了证明。他说:“《梵网经》云:一切男子女人是我父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云六道众生是我父母。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且际此革命期间,血流遍地,杀戮相寻,恶业丛现。如能尽子道,拔济三有,如此功德,报恩无既。”也就是说,从佛教的立场上看,阻止恶业,反对杀生,更是佛教的一贯传统,也是佛教最根本的教义。遏制战争,尊重生命,既是报答佛恩,又是尽了孝恩,还是一种功德。

  溥常法师将佛教僧人的社会责任与佛教的教义统一起来。他又从教外找出理论根据,进一步提出:


  “东西各国的许多远见卓识的大哲学家、大思想界,同所公认的。他们都说,挽

  回世道人心的妙法,搜尽一切宗教,找不到一个相当的,唯有博大精深,至高无上的

  佛法里才有。”而且“近今政体变革,社会窳败,非仗如来大慈大悲之无畏精神,决不

  能挽回世道人心之言,诚为千古确论。斯时也,中外卓识远见之志士,勃然兴,油然

  生,欣欣然趣入佛海,以佛学为安恬天理良心之第一归宿,未始无由。”


  以佛法来挽回人心,是当时中国佛教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共识,并不是溥常法师的发明,如当代著名佛教领袖圆瑛大师也说过类似的话,认为“今者年逾花国境人桑榆,感目前之浩劫,皆人心所造成。有欲挽回劫运,必须救正人心。欲正人心,惟宏扬佛法。当此人欲横流,杀机暴发,都为佛法不曾普及,人心未能觉悟所致。”但是溥常法师不仅强调佛教有挽回人心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他强调了僧人的社会责任,特别是他对僧人与社会的关系做了较好的论述。他说:“(前略)第三国家,迩者,政治更新,诸多建设,僧为国民应尽感化之义务。本宗教之劝善,辅法制之未遑。夫圣人出世,欲人尽平安,所以谓尧舜与人同耳。欲息竞争,所以谓会天地与我同体。今之以党治国,在使人言顺而貌从,此但法律以制其外。吾教救世,在使人心化而行善,则明因果以怵乎内,此则先乎神,而次乎人,感其内而制其外。神也者,人民之真精神也,然非语于鬼神邪惑之说。环顾国中,果能发其净信,修其精神,善其履行,则化干戈为玉帛,转纠纷为平允者,直转移间耳。以视喋血经年,治丝(世)益棼者,不其慨叹,即浅而化机少具。祸福之门,则己(回+辶)别,固何患夫政治之不修,社会之不良,真实平等自由之乐而不致哉。”溥常法师指出,即使在法制社会里,宗教的功能并没有改变,仍然是起到一个劝善的作用,是法律的补充,即“本宗教之劝善,辅法制之未遑”,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做到了“僧为国民应尽感化之义务”。人生的境界是人人做圣人,所谓“尧舜与人同耳”,社会的安定是根本,所谓“会天地与我同体”,佛教在以人心化善,教人明了因果,在人的头脑中铸下善恶得报的观念,正因为有了这个观念,才能外在表现出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感其内而制其外”。它是与专制其外的汪律是不同的,也是其精神所在。所以他强调,如果人人都有了这种精神,人人都去追求善行,则世界就会没有战争,社会就会变得美好,真正平等和自由就会实现。溥常法师把宗教作为法律的补充,说明它的补世的功能,给法制社会的宗教功能做了正确的定位,这是可取的,也是符合法制社会特点的,他较好地解释了僧人在转型社会里所起到的作用,指出“这种劝化的义务,凡是我僧伽们,都责无旁贷的。这并不是我们自言自语,也不是我们无事找事。”僧人为国家服务,是“应尽感化之义务”,这是他的先见之明,可以看作是当代佛教界里提倡爱国思想的先行者。他提倡以善为本的真精神,用因果律来约束人心,将佛教的道德观念给突显出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也可以为人们对佛教的误解做一些澄清的工作,区别了佛教为鬼神的错误看法,这也是有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对佛教内部的问题,他认为要从教育入手,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加强青年僧人的责任感,热爱佛教,振兴佛教。他认为,佛教的衰退,关键还是佛教自身内部的问题,在《教产共和说》中云:


  “古佛遗式,缅甸、暹罗犹尊旧制,然而中华佛教形式回别。百丈立清规,马祖

  建丛林,或化主专司,或限期分卫,藉顾老病艰步,何有少年坐食?不意人格渐低,

  宗风日变,或积钵资以创置,或由损施而坐食,或营静室以别居,或爱徒眷而私购,

  积久弊生,皆是各庵僧众自图肥厚,不爱教宗,直至今日,愈趋愈下。然法流东土,

  自汉以来,历代尊崇,因果明白。满清末年,横行侵夺,揣其原故,在不知公益之佛

  子。教育不兴,寺产何益,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溥常法师仍然从他的退化论的观点出发,将佛教的衰颓,归结为僧人自图肥厚,不爱教宗和教育不兴这两点上,前者属于经济问题,后者属于人才问题。特别是后者,他觉得尤为重要,“你看出家的虽多,能知道自己的责任,能做出家之事的,究有几个呢?这种病根,是由于缺乏教育的缘故。”他指出,由这一结果所带来的后果是:“现值末法时代,佛法日趋衰败,外道日渐暴涨,实属可忧。随便站在客观的地位,或主观的立场上,都能看出佛门的险象来。佛门若不能自振,则一切邪道便要趁机而紧张,将来险象必要牵带着佛门以俱亡的。”

  为了改变这种危险的局面,让佛教重新走出低谷,再次振兴,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


  “我们释迦老子,拖泥带水,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究竟为的什么?无

  非就是要建立三宝,救度世界上一切众生。但是,我们到了现在,眼见佛法快要灭亡

  的当儿,想什么方法来,挽既倒之狂澜,兴将颓之风呢?据我目光来看,第一是在尊

  重僧伽,提高僧伽的生活,养成僧伽的资格。正传经上说,皈依僧,众中尊,就是这

  个意思。”


  佛法僧三宝,代表了全部佛法,法赖人弘,僧宝是佛法传承的关键。他进一步强调:“(前略)三宝,住持别相一体,三说详绎,以时间短促,故置无论。僧为三宝数,自己当尊重,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 振兴佛教说到底是佛教内部的事情,其它人是不能越祖代庖的,佛门要自振,僧人首先要尊重自己,在众生中以自己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吸引广大群众,赢得他们的尊敬,这才是佛教的真正的出路。而所有这一切,都牵涉到人才的培养。“惟今之僧界,其欲挽颓风倡学校者,颇不乏人。”溥常法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应潮流而动,与时俱进,致力于佛教教育的活动。他说:“溥常杜门偷闲,恰经十载,从前热心教育之念,将次灰冷,乃近鉴于僧伽举学之潮流,重以两序委嘱之雅意,大义所责,良心所现,不自揣度,(援)再出任。”这就说明,他也尝试到过办佛教教育失败的痛苦,有过灰心意懒的时候,但是面对佛教界办学的潮流,寺院两序大众的诚恳请求,他不能无动于衷。良心的发现,振兴佛教的使命感,让他再次被感动了,按捺不住的心情,决定再次出山创办了报恩佛学院,因为“吾侪佛门弟子,为如来使,荷担大法,义不容辞,但念时当未劫,法运垂秋,布教僧材,实不多得。”虽然他仍然知道会有很多的困难,“徒以长老守旧,后起尚新,意见纷纭,成效莫睹。”但是面对来自各方对佛教的谩骂,“我方袍圆顶,衣裳楚楚,稗贩如来之假名佛子,能不羞耻而伤心乎?请问现在清净大众,听闻此等骂名毁辱,能动心否乎?抑愿甘心毙(与+欠)?”

  对于佛教界培养人才的经费,溥常法师主张用寺庙的经济来办教育。他在昆明从事弘法活动时,正是近代佛教史上寺产争夺最激烈的时候,许多地方政府都采用各种手段想法设法将寺产从佛教界的手中抢走,如打着办学的招牌,将庙产侵吞,佛教界人士为了保护寺产,积极反对,进行自保。时人江亢虎组织社会党,仿效僧界大同,提倡财产共和的主张。溥常法师非常赞同,认为这个意见很好,寺院也可以实行“教产共和”的做法,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教产共和说》,认为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实行教内大同社会,本意是非常好的,但是由于后来教内一些人格低下的人,自图肥厚,寺产变成不是公益了,佛教的传统也被破坏。有鉴于此,他在组织云南汉藏佛教会时,在章程里规定了寺产有监督交替之权,其目的就是“岂肯任其自私自利,置公益于度外乎?”教产共和的好处在于,“我僧界固有之模范,何忍藐视,当从佛法大局着想,固结团体,注重远虑。藉此教产之余蓄,正好扶植人材,弘通教道,切毋谓守此产业。”也许有一些人认为,僧人为了寺产,有许多艰辛,现在忽然公开,心里感到不平衡,对此,溥常法师指出,“独不思我僧家建寺置产,原为兴教结缘,若徒自温饱,难逃公论。并部文宣布寺产为主体,僧众为客体,……自后会务进行,学校开创,学生知识开通,必悔悟往日寺产之被侵吞者,原由各人愿私,不集合群类以失败也。将来我二十二省教产共和之问题,决定发生,可以预料者,西藏喇嘛与内地大刹,可以龟镜。昆明诸山,能破除意见,首先为教产共和之模范,政府曾经核准,声誉昭著,令人欣佩,如果徒顾目前区区,弃金担麻,真可惜哉。”当时许多地方政府和豪绅公开掠夺寺产,有的县里绝大部分寺庙在短时间内被充公,溥常法师提出的“教产共和说”的目的,并不是在于庙产的归属权问题,他是完全从恢复古制和教产整合,资源再分配这个角度来谈的。他的这个愿望是很好的,教内将寺庙的财产集中起来,确实能办成一些大事,但是这只是空想而已,因为寺产属于经济的问题,寺产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属于各寺庙集团拥有,而且从来没有整合起来,也不可能整合起来,所以各自的经济利益决定了寺院不可能实行教产共和,就是他所强调的昆明地区的寺产也没有做到教产共和,所以溥常法师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却是不能实现的,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不过他提出的“藉此教产之余蓄,正好扶植人材,弘通教道”这一想法,已为一些寺院采用,例如,报恩佛学院的创办,最终实现了他的办学想法。

  溥常法师对年轻人来完成振兴佛教的使命,寄托了莫大希望,倾注了心血,当年轻的僧人去访问他时,他一再谆谆嘱咐:


  “你们青年的人,第一要知道自己的责任,什么是你的责任呢?现在时当末法,

  社会上的一切,都已经坏到极点了,吾等出家人,亦复如是。……你们现在青年的人,

  是将来佛教的主人翁,将来佛教的盛衰,全系于你们现在的青年,所以你们要认清自

  己的责任,应该努力从事学业,如善才之南询,常谛之束求,药王菩萨之燃臂,普明

  大士刎颈,慧可二祖之断臂,这些都是你们求学最好的榜样,应该去效仿法的。”


  溥常法师所强调的佛教前贤善才、常谛、药王菩萨、普明大士、慧可等榜样作用,目的就是建立年轻人对佛教的正信,培养他们的佛教感情,知道自己的责任,荷担如来家业,振兴佛法的大任。

  对佛学院的学生,他强调:“你们都是真实的佛子,既然有志来院求修学,那么,就应当负起如来的使命, 当那人声寂静的清夜里, 痛思着我们的过去,设想着我们底将来,竖起精神的光明憧来,披起忍辱的铠钾来,拿着我们底武器,踏上我们底战线,开始和那魔眷来打仗,大家一致起来,有事大家动手,努力向前奋斗。……我们的立场,是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果能如法做去,方能谈得上报恩两个字。同时也才能与报恩佛学院的名义相符的。但我无一刻的时候不是在盼望着你们。” 年轻的佛子痛思过去,设想将来,报答佛恩,坚持“上求佛道,下度众生”的立场,这是中国大乘佛教的最根本的标志,也是中国大乘佛教的优良传统之一。溥常法师对青年学僧的厚望令人感动,他的学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创办的8年报恩佛学院里,一共培养了298名学僧,有些人回去后就成为一寺的住持,为振兴佛教做出了贡献。

  溥常法师认为,振兴佛教就是一场同魔斗争和校量,降魔的活动。他提出“打倒那可恶的魔王,复兴我们底佛教,稳固我们底基础,不致再受他界的侵犯了。”又说“《楞严经》云:‘近则九生,多愈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由此可知,过去的祖师已经给魔眷打过不少的仗了。今者仍然还是与魔眷打仗,当此计穷力尽之际,存亡莫测之秋,抚昔伤今,不由的痛哭流涕了。欲想振其颓风者,可恨魔眷遍地,无所投足,那好进行步骤呢?”他号召大家奋而起之,用驱魔的意志和战斗力来振兴佛教。佛教界人人要明白,“可是现在的事实,明明告诉我们衰败的样子,已无可讳言了。产业被人夺去了,寺宇经人拆毁了,佛像给破坏了,我们的僧伽早被人唾弃了。”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打起精神来,重整我们的旗鼓,一心向前去奋呼,达到最后胜利而后止,就是不幸而死了,也是值得的。《楞严经》上道: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二句话,好比现代的强心针,我们打了,就可以奋发图强,应该时时把他剌今的啊 。”

  此外,溥常法师对佛教的仪制改革也有自己的看法,例如对有人提议取消中国历代佛教仪式中实行的祝釐制,他就持不同的意见。他在《丛林祝釐取消辨》中说:


  “近闻诸首刹间有取消祝釐者,亦未得的实。姑不妨与阅藏诸同学辨之以自省。我中

  华变政,毁皇帝行宫,拆寺观龙碑,原出于专制太酷。人民恨急,抑亦消息盈虚天理使

  然乎。不意僧界中人,名称方外,竟附会其说,果是籍故怠慢,或者识量未及过(与+

  欠)。自古清规,圣节祝釐,官凭给田,景命普月,朔望雨晴,祈禳必诚。(援)我佛道

  之大同,有裨圣王之至治,实竭爱国真忱,岂皇帝一人。要知国以民为本,民以国为家,

  一家谁无主,无主何为家?家必有主,国必有君,斯明极矣。皇帝君主也,总统民主也,

  主名之变更,的在权势之竞争,究竟于国家之本体,又何在有损减毫末乎。本体者民也,

  故曰国以民为本也。吾僧徒为国民一份子。秉如来大中至正之道,悟明佛性,归乎至善,

  发挥妙用,超乎至神,导民于无数之化,跻世于仁寿之域,钦惟国朝优遇,不以世礼相

  待,重其道也。如何吾徒,不以吾道至诚感其内,而反以外之权势虚实名为向背。其居

  心安在乎?曾见上海报章,耶教开会祈祷,各界下旗表敬。近观南北权利斗战,罔知生

  灵涂炭,固敝天理良心,安望修齐治平,定为同业所感,心冀神明默化。藏经云:毗沙

  门天王,每岁巡按四部,正五九月治南,(克+寸)期云集僧众。理宜诚心恳求,更须逐

  日祝赞,每饭不忘。庶几有益于世道人心,决定获社会欢迎,坛那信施,斯无负负,或

  曰功课祝愿足矣,何拘拘于朔望节例。噫,正眼未来,虚设故事,未思至理,缺少诚意,

  感应道交,斯言何征?请读百丈古规,正理昭彰,以是知诸佛妙用,真俗圆融,被俗之

  仪,不坏假名而谈实相;悟真之法,必由假相以阐实性,正《法华》所谓,是法住法故,世间相常住也。强辨至此,祝釐是否取消,请同学诸君,明以教我,纠正是说。藉以抒维持教道之微意耳。


  “祝釐”是源于中国古代赞颂已逝的先人的一种仪式,后来发展为一种祝愿皇帝和圣人的仪式,中国佛教引入使用。在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规》里,就已经明文规定了这种仪式,并将“祝釐章”列为第一。该章明曰:“人之所贵在明道,故自古圣君崇吾西方圣人之教,不以世礼待吾徒,尊其道也。钦惟国朝优遇尤至,特蠲赋役使安厥居。而期以悉力于道,圣恩广博天地莫穷,必也悟明佛性以归乎至善,发挥妙用以超乎至神,导民于无为之化,跻世于仁寿之域。以是报君,斯吾徒所当尽心也。其见诸日用,则朝夕必祝,一饭不忘,而存夫轨度焉。”其中强调,“祝釐”就是报君,而且“朝夕必祝,一饭不忘”,成为一种制度。中国佛教的发展,与皇室朝廷有密切的关系,僧人报君,实为佛教“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具体体现,这也是中国佛教的特点之一。

  在明代时,祝釐仪式已经在佛门内外普遍实行。《大明高僧传卷第二》载:

  释融照,字慧光,世家越之南明。早岁受业于华藏,刻意修习天台教观于台之安国山及杭之天竺。后从渊叟湛法师居华亭延庆寺,力精教乘勤修禅定,燃膏继晷旦夕无间。故学由志臻,表于丛席职跻众右,四十祀矣名闻京师,诏嘉奖赐师号。每岁元日率众修金光明忏祝釐君上,说法之外力事忏摩,与诸众生扫除尘翳摄入善根。既老而弥勤,得其法者三人。曰居简、曰宗[矩/木]、曰宗权,皆法门之龙象也。

  《释氏稽古略》云:

  太子少师姚广孝卒,追封荣国公谥恭靖,有《道余录》见前。十二月敕修武当山宫观成,赐名曰太岳太和之山。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峰之最高者曰天柱,境之最胜者曰紫霄。南岩上轶云气,下临绝[坚-臣+(虍-七+(一/谷))]。旧皆有宫为祀神祝釐之所。元季兵毁,至是悉新之。

  癸亥八年,王振作大第于皇城,又作智化等于居东,以祝釐,追封元儒吴澄,为临川郡公,从祀孔子庙庭。

  《补陀洛伽山传》卷一曰:

  大德五年,集贤学士张蓬山,奉旨祝釐潮音洞,见大士相好,彷佛在洞壁。次至善财洞,童子倏现。顶上端蔼中,大士再现,宝冠璎珞,手执杨枝,碧玻璃碗。护法大神,卫翊其前久之。如风中烟渐向锁没,但祥光满洞;如霭霞映月,见数尊小佛,作礼慰快而去。

  对于这种已经实行了几百年历史的“祝釐”仪式,到了民国时期,受共和思想的影响,被视为封建糟粕,遭人唾弃,在佛门里自然也会有人对这种与封建制度相联系的传统仪式提出非议。溥常法师撰文是反对取消“祝釐”仪式的。他认为,一,佛教仪式的特点就是“祈禳必成”,所以作为“自古清规,圣节祝釐”已经成为佛教的传统之一,其特点并没有改变。二、“祝釐”仪式的对象是君主帝王,满清灭亡,民国建立,只是“主名之变更,的在权势之竞争,究竟于国家之本体,又何在有损减毫末乎。”对百姓而言,“民以国为家,一家谁无主,无主何为家?家必有主,国必有君,斯明极矣。皇帝君主也,总统民主也。”也就是说,从满清到民国,只是国家换了名,实质并没有改变,换言之,换汤不换药也。他又说,既然国家主体者是民,僧人也是民中的一份子,其责任是使民向善,“导民于无数之化,跻世于仁寿之域”,国家对佛教的态度,是“不以世礼相待,重其道也。”所以佛教仍然应以“吾道至诚感其内”,不必“而反以外之权势虚实名为向背。”耶教(基督宗教)也举行祈祷,受到了各界致敬。当前战争不断,人心思定,佛教举行祈祝仪式,“有益于世道人心,决定获社会欢迎”。有人反对举行这种仪式,认为只要有“功课祝愿足矣,何拘拘于朔望节例。”这是不对的。三、从经典上看,“祝釐”仪式在藏经中早已明文具载,“正五九月治南,(克+寸)期云集僧众,理宜诚心恳求,更须逐日祝赞。每饭不忘。”从佛教的义理上看,“未思至理,缺少诚意”,感应道交不应,这在《百丈清规》里已经“正理昭彰”。举行“祝釐”仪式,实际体现的是佛法的“诸佛妙用,真俗圆融,被俗之仪,不坏假名而谈实相;悟真之法,必由假相以阐实性,正《法华》所谓,是法住法故,世间相常住也。”所以从“维持教道”的角度,“祝釐”仪式不宜取消。溥常法师反对取消“祝釐”的仪式的想法,还是与他的根深蒂固的退化论思想有关系,但是他在里面做了一些修改,如他将“祝釐”是为皇帝祝福的特点,转换为“民以国为本”的民本思想,强调国民的普遍性,这样就较好地合理地解释了在新体制下的“祝釐”仪式的特点,跟上了时代的潮流。同时他又从教理和经典上强调了“祝釐”的重要性,较好地体现了佛教的特点,做到了如法的要求,这些都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地方。


  四


  溥常法师与佛有缘,出家后亲近过许多著名大师,佛学素养深厚。又屡次出国考察,讲经说法,兴办佛教教育,对佛教的义学有自己的成就。他作诗行赋,文笔亦佳,出入内外学,倡议编纂寺志,修宗谱,广留世名。

  与溥常法师交往过的人,都对溥常的华严学研究非常赞叹,多加褒扬。因为他讲过三年《华严经》,同时还撰写了《华严纲要浅说》。如民国《七塔寺志》的编纂者陈廖士曾作诗曰:


  “弘法来四明,驻锡到七塔。华严极微妙,宝如连城璧。

  九会说四分,奥(穴+交)尽宣(四+幸+文)。善我参法喜,招我饭香积。”


  “绵密人天消息通,谁能舍宅矗禅宫。佛光照彻三千界,赞叹何须吾道东。

   偶携二客证圆融,参到华严大乘雄。一寸心波光弈弈,真如便出客尘中。”


  擅护永嘉赵柏(广+顷)(百辛)曰:


  “性海心光处处融,宗风能畅辩能雄。千门万户从渠指,都在重重帝网中。”

  自注“师通华严,常以十玄六相课门徙,博辩宏通,在南北法筵中,当为希有事也。”


  居士郑伯(火+良)(碧琅)曰:

  “一颗心光万炬融,(玄+少)(亻+文+羽)莲舌厌百夫雄。然省识阇黎面,宛在毗庐性海中。”

  自注:“师能华严玄旨,其释精到,一时奉为圭皋。”


  溥常本人也华严学非常重视,他和作擅护赵柏(广+顷)诗曰:


  “华严法界尽圆融,参秀观音道更雄。(明朝普陀观音移此,名补陀寺。)

  深入一门能澈底,尘尘刹刹在其中。”


  1934年七塔寺崇寿桥拆毁,填寺前河造屋,溥常路过此,有感而发,作《吊崇寿桥并序》云:


   “崇寿桥中意自闲,两边塔涌列仙班。河沟弹指成街道,独对华严解笑颜。”

  自注:“对面街名华严,余於此寺讲是经三年。”

  

  可见溥常法师对华严学是有研究的,而且他自己也对取得的华严学成就感到满意,“独对华严解笑颜。”可惜的是他的华严学著作已经佚失,至今仍然没有找到,现在只是在他的一些讲话记录中和某些序跋中有所见到。兹根据有关材料,对溥常法师的华严学研究做一初步的分析。

  《华严纲要浅说后序》是他的重要的华严学著作,但是此书已经佚失,现在仅存“序”在《报恩佛学院院刊》里面。溥常在这篇“序”里谈道:


  我佛如来说经有小大不思议解脱者,《净名》也,《华严》也。此之解脱,既云大不

  可思议,即是非思量言议之所企及。所以清凉判此,乃圆教中之别教一乘,为事事无碍

  法界也矣。试观海云比丘,住海门十二年,以大海为其境界,时彼海中莲花座上如来,

  申右手摩顶,演说此普眼法门,受此读颂,忆念观察。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

  书写此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令尽。溥

  常述此《纲要浅说》,安敢于佛法大海中沾一滴,实迫于诸子食请,及近世潮流所趋向,

  欧风东渐,有唯心唯物之派别,以我毗庐如来成道,首说此经,性相圆融,广大悉备,

  法界缘起理实因果不思议诸宗,堪为科学家之归宿,始知大无畏神者,惟恐我佛陀一人.

  故作此引导火线而已。……


  溥常法师指出,《净名》与《华严经》同为不可思议的经典,唐代澄观(清凉)判他们都是圆教中的一乘别教,属于四法界中的事事无碍法界。不思议解脱境界,不能用思想和言语来表达,就像无边的大海,广大悉备,不缺不失。溥常法师撰写此书,一是受众人之请,为大家写书,将圆教普眼法门,提纲挚领的述出普及世人。更重要的是,佛教面对近代中国社会和思想界的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欧风东渐。西方的观念和价值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中国人观念的变化,就哲学而言,唯物与唯心之争,始终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界争论的一个热点,同时也影响了对佛教的看法。这部书就是要从性相圆融的角度来化解唯物和唯心的认识,以华严宗特有的法界缘起之圆融观,说明理实因果不思议法门不仅可以超越科学,还可以给科学家找到一个归宿。

  1928年9月1日,报恩佛学院创办,以后溥常法师就一直担任主讲兼院长。在《报恩佛学院章程》的第四“职员”条有:“一、本院设院长一人,主持全院事务。二、主讲一人,商承院长,监理院中教务事宜。”由是可见,溥常法师是佛学院的主心骨,学院的大小事情都由他一人说了算。又在第五“课程”条规定:“本院课程以贤首、慈恩教义为主,其他科学哲学为辅。”“贤首”即华严的异名,“慈恩”,即唯识的异名,佛学院将华严教义列为主要课程,可见华严学在法师心目中的地位了。溥常法师还在《报恩佛学院院刊序》中指出:“我佛释迦世尊,(酉+亠+口+日)以第一义谛示人。最初阐扬华严大教,小根聋哑,未堪所闻。经历四时之淘汰,究竟法华会上,极畅本怀,开三乘之权,显一实之道。”这是溥常法师采用了华严宗的判教观,旨在说明报恩佛学院在教理方面的突出特点。华严或贤首判教,分为五教,即(1)小乘教(唯说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为心),(2)大乘始教(说八识阿赖耶的,如《唯识论》),(3)大乘终教(说现象差别法不外乎真如的,如《大乘起信论》与摄论派等),(4)大乘顿教(进一步说妄心妄境俱空,仅一真心朗然,如《维摩诘经》等),(5)大乘圆教(更进一步说森罗万象的差别现象,不外乎朗然一心的显现,如《华严经》)。按华严宗的说法,佛教史经过小、始、终、顿,最后到了华严圆教,所以溥常法师是按华严宗的判教顺序来阐明佛教史和理解佛教发展过程的。

  在佛学院开学一周年纪念会上,溥常法师除了称赞大家沐浴了法水外,又强调:“对于华严大教,人人都能明暸,个个都能讲解,智并文殊,行齐普贤,这是多么欣幸的事情啊!”文殊主智,普贤主行,“智并文殊,行齐普贤”,这就是佛教教育讲的解行并进或学修一体,这年教育思想,直到现在仍为中国各地的佛学院所提倡。因此他认为佛学院的学生,“照这样功无间断的干下去,那毗庐佛果的位子,还怕弄不到手吗?”在佛学院第四期放暑假的会上,溥常法师又一次强调了佛学院的宗旨和学习华严的重要性。他说:“本院宗旨是以造就弘法利生的人材为宗旨,所定的课程,是以贤首宗为主体,兼授普通科学。……宣讲《大方广华严经》大部,已经有二年之久。现在正讲〈入法界品〉四分中为依人证入成德分三分中为流通分的时候。每天在学众中叫了几个学员来复讲,但都能现菩萨身,登莲花师子之座。种智圆明,分灯传燃,这都是在过去劫中就薰习了这种善根,所以承蒙毗庐遮那威神的加被,故能令法界众生都能沾法雨的滋润,而增长了善芽。有了这样很深的知见,虽然得不到位后的普贤,但位前的普贤已了了无疑了。”溥常法师一再强调华严教育在佛学院教育中的重要性,不仅亲自将一部数十万字的华严大经讲了二年还没有讲完,而且还要求学僧在课堂上复讲,可见他已经抠得非常细了,远不是一般佛学院仅作为概论性质的课程来讲了,而是真正的一门主修课了。按照他的这种讲课方法,对学僧理解华严学肯定会有很大的好处,最终会培养出“位后普贤”,而且也会“种智圆明,分灯传燃”。

  溥常法师对华严学的娴熟,还体现在他的日常行事之中。他明显地接受了华严学说,并把华严学用于日常说法之中。

  例如,1935年农历9月21日,七塔寺里200余人分班站立,维那呼悦众师,鸣引磐,迎请溥常和进禅堂。溥常站在中央,举香板云:

  

   “般若如大火聚,触之便烧,又如清凉地,四面皆可入。七塔禅堂,今日宏开般若

  洪炉,煅炼法界圣凡。正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惟愿两序大众,同心努力竖精进幢,披辱忍铠,举起金刚王宝剑,一超直往菩提正路行

  将去!


  《华严经》说:“以般若波罗密为母,方便善巧为父。”溥常法师上禅堂起香法语,用般若来作开场白,是说明佛教智慧的博大精深。大火旺盛,不可阻挡,佛法广大,能度有情人。接触佛法,了知般若,即得解脱,入清凉地。七塔寺作为选佛场,其“般若洪炉”必能将众生有情度脱,“心空及弟归”,但是佛性自具,所以“一超直往菩提正路”,还要众人竖精进幢,拭金刚王宝剑磨励方得。

  10月14日,坐香之后即开始在禅堂,围炉打坐,溥常贴单云:“十方高人聚会,不分人我彼此,同是一真法界。虽然如是,即今贴单,成为世谛流布,又作么生道?《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贴毕复位。举如意云:“恭喜两序大众,谨遵六和遗训。奋发无畏精神,豁开顶门正眼。”然后下座。佛教讲众生平等一如。华严宗认为,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唯一真实。不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世间相本来就存在,并不缺少,所以世界一切万法都是常相,常显世间。两序大众皆是平等之人,只要人人精进,都能“豁开顶门正眼”,得大智慧。溥常法师在日常生活中将华严宗的道理信手掂出,可以证明,他的华严学问并非死抠书本,而是达到了运用自如的境界了。


  五


   溥常法师曾经亲近清代著名的义学大师法忍和尚多年,亲得老人心印,在禅学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他的禅学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字作品中,而且也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溥常法师要把七塔寺这座选佛场办得更好,重振禅纲。他在1936年12月15日《题禅堂起七》诗中曰:


  曹溪一滴水清凉,大地众生不肯尝。但把尘缘都放下,管教般若自馨香。

  拈花笑处心镫续,击竹声中古路扬。今日报恩开巨冶,煅凡炼圣振禅纲。


  民国高僧芝峰法师是溥常法师的好友,他对溥常禅学水平评价很高。其《赠溥常长老》诗云:

  

  长老菩提偏解空,夜深浩浩月明中。安禅不计天花落,弹指能教顽石聪。

  佛性无分南与北,水波不别异还同。今人尚作古人事,一喝犹余三日聋。


  溥常法师的禅学专著至今还没有见到,但是他身后留下了片纸只语,以及一些法语,这些都是他的禅学思想的珍贵资料。在他作的《报恩堂宗谱绪言》云:


  溯吾教主释迦牟尼佛,应机示现,诞生西域。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始从鹿野苑

  ,终至跋提河。经历四十九年,演说十二分教。随根利导,顿渐兼收。迨至法华,普与

  授记,极畅本怀。复於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领悟心宗,传持正法眼藏,为

  西天第一祖。直至二十八代,菩提达摩大师,航海而来,宏扬教外别传之旨,不立语言

  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为东土第一祖,名曰宗门。传至六世,而有曹溪大鉴惠

  能禅师,其法特盛,分为两支,其一,青原行思,思传石头希迁,迁传天皇道悟,悟传

  龙潭崇信,信传德山宣鉴,鉴传雪峰义存,存传云门匡真文偃禅师,为云门宗;玄沙师

  备为偃同门友,传地藏桂琛,琛传清凉法眼文益禅师,为法眼宗;迁之支出药山惟俨

  ,俨传云岩昙晟,晟传洞山良价,价传曹山本寂,为曹洞宗;其二,南岳怀让,让传江

  西马祖道一,一传百丈怀海,海传黄檗希运,运传临济慧照义玄禅师,法运更昌,为临

  济第一代祖。海之支出沩山灵佑,佑传仰山本寂,父唱子和,为沩仰宗。以上自曹溪

  而来,宗门为五家派别。


  寥寥数言,将禅宗的历史线索勾划出来,五家派别的变迁尽跃纸上。如果没有他的刻苦求学和阅藏的经历,焉能写出如此条理清晰的短文呢。他对七塔寺的禅门流变,也做了小考,予以有力的说明。其曰:


  兹浙江鄞县江东七塔报恩禅寺,嫡传临济正宗。自临济初祖第一世传至三十世,明

  州天童密云悟禅师,传林野奇祖为第三十一世。述法派偈‘行大源远’等十二句,传至

  三十九世。我先师慈运老人,为本寺中兴第一代。光绪间,进北京请藏经,赐寺额名“报

  恩禅寺”。自此报恩堂上,传宏字四十八支法嗣,各各宏化一方,分灯续焰,绵绵不已。


  1933年农历11月17日溥常法师升座,他进院时说法语:


   (和上拈香祝圣毕,敛衣就座,举如意)云:‘是日弥陀圣诞节,大地善信皆欢悦。

  新举住持才升座,且将如何对众说?’忆前金陵毗庐露丑,今住宁波七塔报恩,未免又

  作一场卖弄了!古人道:法随法行,法幢随处建立,殊属自笑其不自量耳!昔日法灯和尚

  云:“山僧卑志,本欲栖身岩窟,隐遁过时,缘因先师有不了底公案,出来为他了即。”

  时有僧问:“如何是先师未了底公案?”和尚打云:“祖祢不了,殃及儿孙!”请问诸上座:

  且道过在甚麽处?还有能检点得出么!溥常老朽自愧,既承来宾道贺,两序珍重久立,据

  此座,行此令,‘单单只卖死猫头,无知咬着冷汗流。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

  恩。’(下座)


  “法灯未了”是宋代禅宗的公案。宋代清凉泰钦和尚,谥号“法灯”。之他曾向大众说:“我本想居山藏拙,养病打发时光,无奈与先师有未了的公案因缘,只好出来出来与他了却。”有僧问:“如何是先师未了底公案?”法灯便打曰:“祖祢不了,殃及儿孙。”僧人感到委屈,仍然坚持问:“我的过错在哪里,你要这样打我?”法灯回答:“过错在我,但是殃及到你。”这个公案的意思是,“先师未了的公案“,是说济度众生是出家人永无止尽的悲愿。僧人不理解其中的深义,仅从字面是去理解,因此法灯采用棒喝的形式让他开悟,然而僧人仍不悟此,于是法灯给他点明,我的错误在于我不能悟道,也会殃及后人。所以关键你要自救得悟。溥常法师在升座时单单将这一个公案掂出,向大众说法语,可以看出他的苦心所在,从毗庐到七塔,说是”卖弄“实为自谦。掂出法灯的公案,旨在说明虽然责任在心,但是众生还是要自救自度,所以要求众生“检点得出”。禅法是大机大用,活泼泼的,“法无定法,法随法行”,“单单只卖死猫头”是自谦办法不多,所以才会“无知咬着冷汗流”,但是既然众人已经将他推上了住持的位置,也就只能“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从溥常法师进院升座法语,可以看出他熟悉禅典,运用公案自如到位,同时也显示了他的君子自谦的品德,以及事佛报恩的心情。

  1934年农历10月15日,溥常法师在结制时说法语云:


  (和上拈拄杖)云:‘今朝十月十五日,七塔寺里结冬,比较往年,大不相同。禅堂

  既已起香,须与大众决议,不同诸位兄弟参禅,不用诸位兄弟会理,单单的不欲瞌睡

  ,若也瞌睡,远承滹陀嫡旨,近遭天童橛头,一顿痛棒,打出骨髓,莫言不道!果然能

  得如是,恭喜两序大众,一超直入如来地。世界尔,众生尔,尘尘尔,刹刹尔,念念尔

  ,于恁么时,更无有异法。良久云:‘动静闲忙,遮那妙体。’(卓拄杖下座)。


  “结制”即是佛教仪式安居结束,各位僧人在禅堂打坐完成,是谓“起香”。溥常法师祝贺各位“一超直入如来地”,参禅打座取得好的成绩。参禅要求潜心内观,不能嗑睡,天童寺的宗风是默照禅,其特点就是摄心静座,内息攀缘,从而悟道的禅法,因此“远承滹陀嫡旨,近遭天童橛头,一顿痛棒,打出骨髓”,即是指采种方便的方法,随时唤起禅者的注意力,以不受外界的干扰。“世界尔,众生尔,尘尘尔,刹刹尔,念念尔,于恁么时,更无有异法。”是说世界万物,诸事诸法,其本质为一,没有二法的不二之理。“动静闲忙”,都是不可思议的真妙体性使然。

   溥常法师在12月21日“解七塔法语”云:


  和尚云:‘腊月梅花开,经过霜雪来,七塔红炉(韦+勾),煅凡成圣胎。’今日选佛

  场,苦行不容易,天童一橛头,痛打这个贼,刀刀见痕,条条见血,贼、贼,看破汝!

  即今解七,又作么说?‘雪山山下拥笠人,白牛一制芒绳断。’大家辛苦,好洗脚去。


  “解七”也是安居结束的时间,经过霜雪打过的梅花,绽开得更加美丽,而且孤傲卓立,品格独异。七塔寺选佛场的僧人安居坐禅的辛苦,实为不易。坐禅安心,心贼难防,所以坐禅的成功,就像天童的橛头打在人身,见痕见血。正是经过这一痛苦的过程,才能堪破心贼,煅凡成圣胎。就像冬打的梅花,从内到外经过一次彻骨心寒的冼礼。雪山下的牧牛人,牵制白牛的鼻绳扯断,无拘无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溥常法师深深体会众人的辛苦,最后让大家去泡泡脚,松松因打坐盘腿跌趺坐而带来的肌肉紧张。溥常法师对大众的老婆心切尤是明察。

  溥常法师又在腊八升座法语时云:


   “雪岭六年,弄巧成拙。出得身来,天空地阔。’好事大家知,今朝腊月八。正觉

  山前,明星现时,释迦与大地众生,一时成佛,祖师门下,蹉口道著佛字,漱口三日。

  先行不到,末后太过,各与二十拄杖,旁有不甘者出来,本觉与人判断,也合与二十拄

  杖。老僧今日与现前上座说,二边不立,中道不居,正恁么时,作么生会?‘要了就要

  了,瞿昙讨烦恼,入山出山,自起自倒。夜来斗转玉绳横,不觉全身堕荒草’喝!(下座)


  禅宗修行,取决于行者的悟性与根机。溥常在这里主要谈的就是这个问题。雪岭六年,是喻佛祖释迦牟尼在觉悟之前的苦修。由于苦修无益,佛祖才停止,出得身来,获得觉悟,全新的广阔天地呈现在面前。众生与佛,毫厘无二,皆可成佛。成佛在自已的觉悟,于祖师门下,开口闭口谈佛,臭嘴!正因为成佛要靠根机,所以先行者未必能先佛,后来者倒可能跑到前面。如果有不服气的人,就请出来,给你20棒,让你清醒。我今天要告诉你们,不要执著两边,也不要执著中道,生事大事办了就办了,没有任何犹豫。佛祖苦行,进山出山,自寻烦恼。星夜斗转,月光横空,醒来时分,原来只是大梦一场。溥常法师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将禅宗的修行解脱道理说透,其修行之高,非时人可比。

  1936年是溥常法师任七塔寺住持最后一年。这一年元旦是弥勒佛生日,他的升座法语是:


   (和尚执如意)云:“今朝正月初一日,大家说弥勒生日,请唱一曲太平歌,摩诃般若

  波罗蜜。”诸佛与众生,本无优与劣,只因迷不觉,妄心生分别,分别若不生,冷暖自

  知得。所以道,“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请问诸上座:

  “那个是弥勒?若能识得,当下安恬,如其未然,请听七一老僧,说些之乎也者,新年

  新月新日新时,恭喜两序大众,行住坐卧,吉祥如意。”


   弥勒是佛教的未来佛,在佛之后代佛行事的佛。但溥常法师依禅宗的即心即佛的原理,解答弥勒与众生的关系。他强调佛与众生不二,迷与悟只是觉与不觉,执著外相,因有分别心,即为妄心。不生妄心,无分别心,即可入佛境。众人念诵弥勒,但是弥勒就在你自己心里,“当下安恬”,即能识得弥勒。法师的新年贺辞,充满了大机大用的意蕴,又把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理做了浅显的说明,难能可贵。

  同年正月十五日溥常法师在“解制法语”时云:


   (和尚拈拄杖)云:“今朝新正十五日,且喜日轮正当户,昼夜明明无间断,只因时

  人不解顾。”“若能解顾,廓彻乾坤全体露。东西南北任纵横,那事应须没差互。”丛林

  下衲僧家值此解制时,南天台,北五台,游历参访,听其自由。且作么生没差互去?古

  人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本是非他物,青天白日笑吟吟。”恭

  喜两序大众,各自珍重!


  正月十五,是民间流行的元霄节。这一天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热闹的灯会,彩灯高挂,将整个夜晚照得与白昼一样。溥常法师指出,昼夜是无间断的,昼即是夜,夜也是昼,两者为一体。但是世人并不知道为个道理,将它执著为昼夜两极。这是应用了佛教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不二的原理。溥常法师进一步指出,如果了解了不二法门的道理,世间的所有一切都在你面前倾刻出现,东西南北任你纵横驰骋,南天台和北五台没有区别。他还指出,像时间(光阴)原本就是存在的,一点不少,一点不增,所以青天白日总是笑吟吟的面对着世人。溥常法师在这里是要说明,整个世界唯心所造,提醒人们不要执着。

  同年2月14日溥常法师退居辞众升座,说法语:


  (和尚执如意)云:“念尽智明,玉壶引步。神虚鉴远,宝镜含辉。应万化而无当,

  不堕诸数;湛一真而独照,不外余尘。衲僧不慧,偶堕夤缘出应时,去就无非水云姿。

  今日告退归林壑,得便宜了且便宜。”诸上座:且作么生是得便宜处?良久云:“此后

  专为自己事,年老不为别人忧。”


  这是溥常法师的辞职演说,很有深义。念尽即是无念,是六祖慧能提倡的境界和法门。到了无念时,智慧彻通,如玉壶冰心澄明。心有神虚,明鉴如境,能在万化之中而不化,保持纯真。溥常法师已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打成一片,他出应能办寺庙大事,出退能时时放下,不为系缚。所以入院和退居在他眼里无非是行云流水,畅达呵成。所以诙谐地说:“得便宜了且便宜”。溥常法师的境界高,心底宽,一般人是达不到的,他的榜样至今还值得今人学习,令人赞叹。


  六


   溥常法师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对儒家经典和古代文学都有深厚的基础,以后又学习佛教,因此他不仅内外学俱通,而且人做得好,修行好。他还做得一手好诗,经常与宁波城内的文人学士来往,大家在一起吟诗作画,讨论学问,互相唱和。在四明诗坛上溥常法师也算是一位有名气诗人。时人诸暨陈锦文赞曰:“溥常上人承师意,托钵补陀高纵寄。德行高超工文字,创辑寺志求精致。”

  溥常法师的写的是古体诗,对仗工整,用典熟练,不管是抒景还是咏物,都包含了禅味,尤具特色。如《步陆放翁自规原》曰:


   雪山苦行是何人,自愧当思莫记贫。粗饭布衣施主汗,清心寡欲比丘身。

  浮生梦幻空劳力,着意经藏必有邻。欣赏寒梅香扑鼻,残冬方过又新春。


  诗的第一句是谈佛教创始人佛陀在雪山苦行六年的事迹,第二句是作者将自己与佛陀作了比较后而得出的感受,即与伟大的佛陀苦行相比,我肯定是不如他的,但是我还是应该满足了。三四句是将世俗之人与出家人的生活做了比较。一般的俗人,吃着粗茶淡饭,身穿布衣,整天忙忙碌碌的,流下了辛勤的汗水,这都是由于欲望所引起的,而出家人,即比丘没有这么我世俗的欲望,奉行的是清心寡欲的生活。通过两者的比较,就可以知道人们仍然是愚痴的,并不知道却除欲望对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前面只是一般现象层面的比较,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比较,于是再引出五六两句的更深层思想上的比较。由于欲望的使然,世俗之人一生在不断的劳作,但是最终都是浮云而过,也如梦幻一般,醒来才知空劳作一场。但是如果你将自己的注意力引向到无边的佛教里,著意于佛教经藏所说的一言一语,那么你就会发现,在你身边还有更好的东西存在。所以最后两句对全诗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亦即,在冬天百花凋零的时节,只有梅花绽放,香味朴鼻,它揭示了寒冷残酷的冬天马上就要过去,又一个新的春天将会来临。全诗既有描述人生的感受,既有形象的比喻,还含有深刻的哲理,最后又给人以希望。特别是其虽然谈人生,但是并不着眼于人生是苦的基调,指出人生虚幻不实,但是又有未来的美好希望,虚实结合,真俗相交,深浅适当,而且还蕴有禅宗所说的经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更高的境界。再看一首《辛酉元日五律》:


   欢饮屠苏酒,微阳始布春。谈经席欲夺,化鹤过凝神

  五木香汤浴,三朝物色新。游人登佛殿,闻梵乐天真。


  这是在过年时作的一首五律诗。屠苏是一种植物做的酒,宋代诗人王安石曾说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就是说在鞭炮声中,又过了一年。喝着屠苏酒品味春风的温暖。本诗头两句是说开始过年了,欢快地痛饮屠苏酒,感受春天带来的阳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快乐心情。这里的“欢饮”并不是说真要饮酒,而是一种比喻,表示新年到来的节日气氛。因为佛教戒律规定不能饮酒。“化鹤”是指千年老鹤。陆游的诗中曾多次说到“化鹤”,如“慵追万里骑鲸客,且伴千年化鹤仙。”(《待青城道人不至》)、“牧羝未乳身先老,化鹤重归语更悲”。(《独登东岩》)、“犹胜辽东丁,化鹤还故乡。”(《贫歌》、“中夜饭牛初上阪,千年化鹤复还乡。”(《秋晚书懹》)、“羁宦一周星,归如化鹤丁。”(《衰病有感》、“辽海曾从化鹤丁,百年尘土污巾瓶。”(《夜梦遇老人于松石间若旧尝从其游者,再拜叙间阔老人亦酬接甚至云》)等。“凝神”,指超越了思维,进入了更高的境界。陆游有“凝神超事物,观妙极希夷。”(《考宗皇帝挽词》)所以三四句是说讲经说法的席位欲被夺走,千年的化鹤进入了超越的境界。这两句是接着前面的新年送春风之后,感叹又长大了一年的心态表露。“五木”,是指农历四月八日举浴佛会时作为香水香汤的五种材料,即桃、李、松、柏、柳等。“三朝”是指清朝、北洋政府和民国三个朝代,因为溥常法师正好经历了这三个时期。所以五六句是说虽然每年举行浴佛会的内容仍然没有变,佛教仍然存在于人民中间,但是作为其存在的历史时代,已经发生了新变化。最后两句是说,在新年之际,游人来庙里烧香,登上了佛殿,听见梵乐声后变得天真起来。这首诗是溥常法师借咏叹新年而抒发自己的感受,所以重点是作者的感受心情。随着岁数的增长,人也逐渐变老,讲经的位置也该让给人家(因为讲经是溥常法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他每年都要少要办一次讲经会。),不要再去考虑更多的事情了。这里之所以要选用“夺”而不用“让”字,可能是溥常法师是舍不得放弃讲经的权利的,又不得不让别人去做,所以用了一个“夺”字来表示自己的无奈。人生虽然苦短,新的朝代也不断建立,而佛法却是长存的。每个在新年进寺烧香的游人,一进佛殿后,不都是又重新受到了洗礼了吗?又如《人日偶 五律》云:


  交情犹素白,惟德乃成邻。极目登高望,知心道宿因。

  同岑苔本异,淡水味尝新。值七灵辰日,题诗寄故人。


  头两句是说人与人之交往的问题。人们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在溥常法师看来,朋友之间的交情就是白绢一样,没有任何染污和利益在内。能够长时间交往的只有以德而论,这也是交朋友的唯一的标准。三四句是前两句的延伸,继续谈交友的事情。站得高,看得远,到了更高的境界,朋友之间才能谈心道事,所以溥常法师强调的“知心”和重要性。五六句还是谈的与人交往的事情,以岑苔作比喻,说虽是同根也长得不一样,淡水中更能显出常新的味道,这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更高的总结。最后两句是说在打七的日子里,我以此诗来纪念已故的朋友。这道诗反映了溥常法师的高尚人格和他的朋友观,人贵在长期交往,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人贵在于德,朋友之间往往是在那看拟是淡淡的友情中,才能显示示出更长久的一片深情。这也是佛教的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精神的体现吗。再如《凭栏晚眺》:


   闲步平楼上,江山一览收。空怀千古事,枯骨满荒邱。

  得意春风笑,无情野鹤游。相邀狂客至,细话写心尤。


  前两句是说作者的感觉,没有压力时,闲适地踱着方步,漫步在城楼或塔楼上,登高极目远望,大好江山全纳入眼底,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心旷神怡的时候,仿佛整个世界就在自己的手中,正是古人常说的“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但是,美好的景色并没有让作者得到美好的享受,反而又勾起了他的无限哀思。三四句是说在空旷的荒野,想到了千古咏叹的旧事,看到了荒郊野外撒满的枯骨,这无不又引起了作者的伤感,佛教不是说整个世间的事事物物都是无常,众生都在生死轮回中流转,这一切难道不都是佛家“空”的表现吗。这可能是作者的自叹,想到了年青时建功立业,修齐治平的理想,但是还是回天无力,只面对空门枯骨发出了感叹!五六句说人的性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在得意时满面春风,笑口常开,情绪不佳,没有心情独自出游,作者勾勒了一般人的心态。最后两句又回到了作者的感受,互相受请相聚,心情变得疯狂起来,但是就在这时,还会细细地写出自己的感想。这首诗从景色写到心情,又从心情描述到人性的特点,再予以总结拔高,很耐人寻味。与此类似的还有《春夜感怀》一首:

  

  喜看平沙逐浪鸥,故乡空忆枉低头。黄金宝地随缘住,白玉冰心慕计秋。

  颠倒四生谁救苦,了然一句我忘(酉+守)。袈裟下事横担去,碧眼胡僧笑未休。


  这首诗与前一首一样,都是作者的感悟诗,而且两首都是写的夜晚感受,所以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包含了不少深邃的佛理。这首诗大概是作者晚年之作,因为在诗里从看海边沙滩海岸逐浪嬉水、自由自在的海鸥,联想到了远方的故土(作者家在湖南)。“故乡空忆”是说作者心里空空失落又不得不回忆念想的难受心情。“枉低头”则是动作的具体描写,因为想到了远方的家乡,于是情不自禁地把头低了下来,与李白的名句“低头思故乡”是一样的写法。三四句是用佛教的道理来释然自己的心情,佛教要人不要执着,提倡随缘所住,世间虽有黄金宝地,但在佛家眼里也不过是生住异灭的无常之物,更是身外之物,所以面对这些东西,也不要去看重它。佛家更追求的是心澄如水的一种清净境界,“白玉冰心”就是清净如水的象征,既然到了这个境界,还有什么暮秋的感觉呢,显然作者是在用佛家的义理来安慰自己的惆怅的思乡感情。五六句还是用佛教的道理来继续释然自己的心情,佛教说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颠倒的世界,一切众生均由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四生而生,同时又受迷界生死之苦,彼此轮回转生,但是众生不知道这个道理,老是幻想有什么救世主来解救自己离苦脱苦,因此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迷妄。“(酉+守)”是“酬”的异体字,这里的意思是“守望”或“实现”,所以第六句是说,既然是认识上的迷妄,那么我也就什么也不去想了。最后两句是说出家人的本分,穿上袈裟就放下心来,以豁达心态来对待世事,落得一个常乐的境界。溥常法师通过佛理将自己的心态描述出来,达到了超脱的境界,这真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最后两句,把作为一个出家人的大自在和大自由的洒脱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了,起到了寓教于人的特殊效果。用佛理入诗的诗在溥常这里还有许多,如《以七塔为题》:


  传灯无缝塔,卓立四衢前。寺建江东地,僧游极乐天。

  路桥横水直,船客寸心悬。所对菩提树,共谈不二禅。


  佛教将传法于他人,譬为灯灯相传,心心相印,故曰“传灯”。七塔寺的开山祖师是唐心镜藏奂禅师,他的舍利塔,即祖塔至今仍然还在。“四衢”是宁波的代名词,所以第一二句是指七塔寺在历史和位置。第三句具体指出七塔寺在甬江东面,因为寺院常被人们称为清净地方,在佛教徒眼里是乐土,所以第四句是说住在寺院里的僧人生活在一个快乐的世界。七塔寺前身叫崇寿寺,座落在河边,边上还有一座崇寿桥,1934年崇寿桥被拆毁,填寺前河造屋。因之第五六句是讲情景,路桥横在水中,穿桥而过的船客提心吊胆,生怕与船与桥相撞。最后两句是与三四句相呼应。七塔寺里有一颗粗状的菩提树,僧人坐在菩提树下,饮茗乘凉,相聚谈禅。佛教把真实不虚之理称为“不二”,因为这是对一切现象无分别,超越各种区别的一种认识。禅宗认为,禅已经超越了认识,达到了不二极理,所以“不二禅”,就禅的最高境界。溥常法师通过咏七塔,将寺外的世俗之相和寺内的僧人无欲无碍的清净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做了对比和反差,旨在说明寺院生活的恬适和僧人得到的最高境界。再如《祝智圆退居六旬》:


  镜台高筑认心真,巧把尘劳德润身。七塔曾经开大冶,四明久驻忆前因。

  魔强法弱撑持过,明月清风伴侣亲。且尽南山延寿考,人间花甲乃弥旬。

  沧海桑田变态多,大悲谁肯隐岩阿。庄生齐物还成梦,李氏葆真难免魔。

  松柏岁寒清节操,市廛俗务念摩诃。吾侪庆祝今时少,头白苍苍几老哥。


  《坛经》记载,五祖弘忍让手下人作偈,看看弟子是否堪验理会佛法,神秀作“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心外觅心,提倡渐法。慧能反对,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直指本心,提倡顿法。至此佛教禅宗分殊,形成了南北两宗。溥常法师称赞智圆法师,将他的心境指为“镜台”,这里没有南北顿渐禅法的含义,只是借用禅宗的术语,旨在说明智圆法师心地高尚,认事较理的负责工作态度,当然里也有摆脱羈绊,心无旁鹜的赞词成分,而且正是有了这种心境,智圆法师才能将繁忙工作转化为一种高尚的德性,成为修身养性的润滑剂。七塔寺有过光辉的历史,它能在四明地区长期存在,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乃是因缘使然,有了好的因才会有好果。既使在魔力盛行时,佛教因而不显时代,还是能够撑持下来,于是才有了明月清风的平静时光。溥常法师又说,尽管人们都希望寿比南山,但是人的寿命最终是有数的,所以人们才把60岁时称为一个花甲,弥为珍视。对自然界而言,沧海变桑田,世界始终处在无常中,没有大悲心是不可能隐遁世间的。像庄子自称齐物,但还夜梦蝴蝶,唐朝李氏皇帝妄想长生葆真终被魔缠身。松柏在寒冷中傲立方显出清竦节操,混世市井俗尘中只能念佛,今天我们在一起庆祝的时候是很少的,而其中白发苍苍的就是我们几个老哥们。这首诗虽是一首贺诗,但是其中没有阿谀奉承之词,只是通过描写清新的心境和深邃的佛理,将智圆法师的高尚情操和人格特点表达出来,不愧为一首意境深长的好诗。


  七


  1932年,溥常法70岁,他回老家湖南,再到南岳衡山朝山。这次回老家是溥常法师一生中最高兴的时刻,他写下不少诗,抒发自己的感受。在《游九仙观步潘耒原》里,他的向道之心遗露:


   吾游南岳山,参师来访道。乍过水帘洞,古迹任意考。

  再往九仙观,福地净洒扫。羽客一二辈,发白无所祷。

  接见款杯茶,深坞有幽讨。三丰修炼处,冈峦相环抱。

  邻近洗心泉,请尝恒春草。天监年建立,岩栖未苗稿。

  九真飞升迹,静观勿露爪。遗世高尚流,最爱此山好。

  即今须三思,自古空四皓,且呼投机子,馀年终养老。


  南岳衡山逶迤800里,中国五岳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名山,道教洞天之一。从南朝起,南岳就成为湖南佛教中心之一,寺庙林立,高僧辈出,曾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大放异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佛教。南岳民间一直流传“六大丛林,八百茅庵”的说法,有名的高僧有慧思、智顗、怀让、马祖、希迁、楚圆、慧南、承远、日晤、惠开、巨赞等人。高道有张三丰等人。溥常法师到南岳,参师访道,走过水帘洞、九仙观、洗心泉等名胜,见到了高道羽客,品尝了泉水好茶、恒春草,谒拜了张三丰修炼处,九真飞升迹,这些都是道教的观庵,法师虽为佛门弟子,但也有慕道之心流出,从而发出了“遗世高尚流,最爱此山好。即今须三思,自古空四皓,且呼投机子,馀年终养老”之感叹!法师又作《游祝融峰》云:


  衡岳名山七二峰,祝融高出似飞龙。上苍静鉴无私照,殿宇宏开撞梵钟。

  士女烧香登绝顶,名贤养道落芳踪。天晴喜望群峦翠,四面湘流洗我胸。


  “祝融”是民间传说的真人,受黄帝的委托,管理南方,任他为南方司徒。祝融峰是南岳七十二峰中最高峰,相传是安葬他的地方。山脉绵延,挺拔突起,形似长龙,故名飞龙。所以前一二句谈祝融峰的地势险拔高峻,点出它的“飞龙”特点。祝融峰上有祝融殿,里面供奉了祝融大神。人类发明钻木取火后却不会保存火种和不会用火,祝融由于跟火亲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黄帝就任命他为管火的火正官。祝融峰附近寺庙林立,其南面有上封寺。三四句就是根据传说来说明黄帝起用祝融的明鉴和无私,以及峰上寺庙香火繁荣的情景。特别是一个“宏”字,一个“撞”字,点明了祝融峰的宗教气息及特点。南岳地区一直流行着民间上香的活动,特别是是在每年春节时达到高峰。届时许多虔诚的善男信女,特别是农村老太太们背着香袋从各地汇集到南岳,他们从山下结队烧香烧到山顶,非常感人。南岳的独特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一直吸引着文墨客,像宋代张栻、朱熹,明代张居正等人都曾来此游览并留下了墨宝,所以五六句是说南岳得到了朝野的瞩目,特别是祝愿融峰顶的人气尽旺的景象。最后两句是抒发了作者的感受,站在峰顶,又碰到天晴空朗的好日子,极目远望,群山叠嶂,翠峰起伏,将湘楚大地尽揽心中,气势是何等的庞大,心胸又如此的宽广,人间哪能几回闻!这首诗从描景,到写物,再述人,最后发感观,一气呵成,可以认为这是溥常法师的代表作之一。

  位于祝融峰与紫盖峰两山之间峡谷里的广济寺是南岳佛教的一所大寺。寺内曾供毗卢遮那佛像一尊。据佛经解释,毗卢遮那佛的佛身的智慧能光明遍照一切。所以广济寺又叫毗佛洞。 溥常法师来到寺里参拜诸佛,写下了观感《游广济寺》:


   游峰先过岭,深坞寺罗青。古木撑天翠,故人墓地灵。

  刚来询长老,同去写心铭。生死皆如梦,休言我独醒。


  广济寺峡谷长约20华里,终日雨雾,一年中只有六十天左右是晴朗的天,其他时间都是阴云蔽天,白雾弥漫。寺周围。三面有高山环绕,石岩壁立。岩石上古藤蔓生,青苔覆盖。寺后有一片原始次森林。有枫、栎、楠、松等树木,枝叶繁茂,广济寺就是隐藏在深山老林里的一座深幽的古寺。特别是距寺院西北方向30余米的地方,长流的溪涧边有一株绒毛皂荚树,高达12米,胸径24厘米,是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古树。溥常法师尽览了祝融峰的秀色后,来到了广济寺礼佛,看到了寺周古木撑天,满目青翠的怡人景象,瞩拜了广济寺的创始人明代无碍和尚等人的祖塔,特别指出 ,好山好水好树出好寺,广济寺用青砖砌成,花岗岩石柱,建筑古朴庄雅,皆有赖于古代的先师在这里开山,正是他们的灵气,给后人留下了一块用之不尽的宝藏。在寺里,溥常法师受到了常住的盛情接待,相互问道对法,互书留笔珍藏,参观古人留下的“禹王城”、“洞水逆流”、“忽然广博” 、“龙吟雾起”、“南无阿弥陀佛”等石刻书法,在这时候,更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佛教视人生为空幻,人生如梦,主张超脱生死,作者与众人在一起,置身深幽古寺,书趣人生丹青,此时此刻,佛家的空理义趣已经忘掉,法师沉浸在喜悦之中。这种感受同样带来了福严寺,溥常法师《游福严寺》三首云:


   南岳家风三击钟,主宾相见喜相逢,陈朝古刹今犹在,老友(妙严长老、圆安退居)倾谈带笑容。

  思祖开创(陈朝光大五年)厌道流,可怜羽客暗含羞。三生愿力英雄胆,吾侪如何懒牧牛。

   让祖重兴此道场,曹溪一滴水流香。儿孙大树荫天下,痛棒当头见法王。


  溥常法师到福严寺,受到传统的南岳家风、击钟磬三通的隆重接待。在寺里他与老朋友妙严长老、圆安老和尚相见了,相互之间笑谈古今,共同忆旧。福严寺是南岳六大丛林中第一名刹,号称“六朝古刹,七祖道场”,属于现存较早的寺院。慧思大师在陈光大元年(567)开始建成此寺时,在这里宣讲《般若经》,当时被称为“大般若寺”,又名般若台。南岳最早是道教的洞天福地,慧思大师在这里开出了佛教道场,又以佛教玄思独树南岳,令道教徒汉颜。慧思大师的三生愿力和英雄胆识及禅学思想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和指点迷津,开创了先风。“牧牛”是佛教坐禅的一种譬方法,这里的意思是说,慧思大师创立的禅法,后人是永远是没有办法超越了。福严寺到了唐先天二年(713),由怀让禅师辟为禅宗道场,弟子道一禅师传法,将南宗曹溪的“顿悟”佛法弘传天下,该寺作为传法的佛院,在南宗中地位显赫。宋代,石霜楚圆大师主持福严寺,他的门下出了黄龙慧南和杨歧方会两位一代宗师。马祖道一的禅法特点是大机大用,机锋棒喝,拳打脚踏并行,开启后人。所以这首诗里,将福严寺的历史基本描述出来,同时对祖师们的奉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赞叹。作为禅宗弟子,溥常法师对怀让和马祖是非常崇敬的,《游磨镜台礼让祖塔》曰:


   青山绿水本来真,满面松风不染尘。且看磨砖千古话,曹溪一滴四时春。


  马祖道一在般若寺学习,一心想成佛,终日坐禅打座。怀让法师见他是一位有出息的人,于是想办法让他觉悟。怀让取一砖在庵前石上磨。道一看见觉得奇怪,问:“磨砖作什么?”怀让回答:“磨作镜子。”道一说:“磨砖岂得成镜耶?”怀让答:“是呀,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道一恍然大醒,向怀让请教,怀让问:“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道一无法回答。怀让又说:“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道一听后方知学佛关键是要领悟,而不追求形式。这段磨砖作镜的故事,一直在禅门广泛流传,作为典型的公案教示后来人。怀让的磨镜台正位于南岳半山亭中心景区,上面保存有“祖源”石刻二个大字。“青山绿水本来真,满面松风不染尘”就是揭示的自心所住,万事皆有其理的道理,磨砖千古传奇,永远充满了生命力,指示着后人去怎样走解脱的道路。又《游南台寺回望岳市》二首云:


   福严邻近又南台,天柱峰前掷钵(峰名)来。梁朝建置後迁祖,洞上儿孙震法雷。

   肩舆探胜转南台,放眼平铺岳市开。休话石头行路滑,愧输飞鸟去还来。


  南台寺在福严寺下方两里许,是“天下法源”。梁天监年间,海印和尚在寺院后边的南山岩壁像桌台的大石坐禅念经,而得寺名。但是,此寺著名于佛教界,皆因为与著名高僧石头希迁禅师有关。石头希迁是与马祖并列的禅宗两大巨匠,他的禅法是绵薄细滑,弟子创立了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派,其中曹洞宗更为昌盛,形成南宗禅,成为中国佛教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主流,法嗣遍布天下。日本佛教界曹洞宗一直视南台寺为祖庭。故有“天下法院”之称。溥常法师从福严寺来到南台寺谒拜,站在南台寺的法堂平台远眺山下市井西镇,想到石头和尚建立的大业,洞上儿孙的发扬光大,心潮此起彼伏,石头路滑的禅风,就象候鸟一样,去了再来,来了再去,尽寻“溪水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感觉

  探亲访友,朝山问道的日子是很惬意的,别多聚少,终有一别,最快乐的生活也会很快就结束的。溥常法师在南岳的生活最后到了尾声,在南岳山下最大的佛寺——祝圣寺,溥常法师终于要向各位法侣告别了,他写下了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深情诗《别祝圣寺灵涛诸禅友步憨山韵》:


  我家葬亲来,(五月由宁波回俗家湘乡)特地访诸老。乘车望岳山,青插云霄好。挂搭古胜叶,举供忆奇(竹+亻+条)。(民国七年岳山小竹出米放饥)披阅图经志,寻幽时稽考。列祖圣道场,归来迟未早。法王狮子窟,名贤留鸿爪。学校滋化雨,灵苗未枯槁(设学校年馀,学僧廿馀人),蒙众欢迎意,登台反热恼。欣遇涛法师,相慰出海岛。愿坐深岩下,讨论穷微渺。避暑两蟾圆,香积厨厚扰。毗卢开顶眼(回南京毗卢寺),又取江南道。因缘各有定,亲爱舒怀抱。暂向离亭去,情境心未了。汽车声催促,翻忆南山獠。染污即不得,古语常时保。但留窗前云,待我归来扫。


  祝圣寺位于南岳大庙的东南侧,是南岳五大佛教丛林之一。唐代高僧承远(712-802)创建,初名弥陀台。唐代宗闻承远之德,赐寺名“般舟道场”。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诏为“弥陀寺”。 五代十国时(930-960),楚王马殷赐名“报国寺”。宋代改名胜业寺。清代才确立今名。祝圣寺是南岳朝山的起点,也是终点,溥常法师从祝融峰一路而下,以祝圣寺作为回乡访友的终点,他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他想到了乘车在路上看到南岳群山时的激动时刻,想到了不久以前在祝圣寺(胜叶)赈灾救饥民的事情;想到了在山上循书图志稽考祖圣道场的学术活动;想到了历代先贤高僧来山开山、访道参学的事迹,现在又看到了佛学院办教育红红火火,他受到了教师与学僧热烈欢迎,以致于他登台讲话时一时语塞……,所有这一切给他留下深深的印象,让他回味无穷,时时铭刻在心。在祝圣寺里,他与禅友涛法师见面,大家回忆了过去的往事,在山岩下讨论穷生去死的深奥妙义,彼此欣慰走上了正路。舒适的住宿和美味佳宥,还是留不住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又要重新踏上去江南的旅途。人生的因缘早已前定,门外的汽车喇叭声声催促,最后离别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大家彼此拥抱告别,互相道一声珍重,这只是暂时离别,期待着下次聚会的到来。溥常法师在这首诗里将自己的终惜离别的心情描述出来,非常感人。人生难得,会友不易,路途遥遥,是没有几次这样的机会,因之又读之令人感伤。


  八


  寺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历史文化积存所在地。一个寺院能在历史上被人们记住,被人们怀念,被学者们研究,依靠的是什么?依靠的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正是这一点,佛教才以其独特的形态广留世间,受到了历代人士的尊崇,被士大夫们不断的地研究。七塔寺的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七塔寺的历史文化是丰厚的,但是真正对七塔寺的历史文化进行整理和发掘,注重七塔寺的佛教教育,致力于培养人才,提高佛教徒素质的人,溥常法师是一个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他在任期间,整理了寺志,修续了宗谱,出版了佛学院院落刊,使七塔寺的学术文化勃勃生机,开创了一代新风。所以他赢得了时人的称赞:“绵延一脉源流远,中兴从渠说报恩。传记荒疏考证难,铭沈搜逸意初安。一编草创丛林志,迈进当如百尺竿。”“修词垂范记群公”。溥常法师饱藏内外学,佛学底子深厚,文学素养高超,观念超前,人格高尚,因此使他能在主持七塔寺的工作时,使寺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他的那些佛学思想,那些对佛教与政治的看法,那些对当代佛教命运关怀的情怀,至今看来还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只是他本人正处在时不逢时的时候,佛教时值末法,缺少内外缘,他许多想法和思想固然很好,但最终没有实现,这时非常可惜的事情。


  水有源头莲有根,砂盆无底养儿孙。分来滴滴曹溪乳,始信僧家解报恩。(师方创宗谱,寺内设报恩佛学院,即师所主持。)

  沧海横流辨道难,栖心何处觅心安。(寺旧名,栖心)劳师拈出金刚眼,重向毫端竖刹竿。(时有创修寺志之议。)


  此诗道出了时人对溥常法师的一生的评价,值得我们深思,溥常法师对七塔寺所做的贡献,更值得后人纪念,永不铭忘。

 


{返回 黄夏年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二十一世纪佛教研究的断想
下一篇: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
 20世纪法国的佛教
 伏牛山云岩寺初探
 法显与小乘《大般涅槃经》
 释惟贤法师访谈录
 泰国、印度、斯里兰卡20世纪的佛教研究
 大藏经编纂及电脑化座谈会纪要
 中国禅宗典籍选编——总序
 2003年我国的佛教研究综述
 二十一世纪佛教研究的断想
 湖北高僧本焕长老的参禅与念佛说——《本焕长老法汇集——方便开示》述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本经[栏目:大品]
 玄奘精神 第41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5)[栏目:玄奘精神]
 先?后?[栏目:星云法师]
 相应59经 青瘀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四无量心如何观修?[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身体端正是入道的基础[栏目:万行法师]
 南传法句经 第十八:污垢品[栏目:南传法句经[白话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00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佛教平等思想的现代意义(唐忠毛)[栏目:佛教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