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应如何使此心於向所受戒,护持不舍?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07
【第九五则】
问:应如何使此心於向所受戒,护持不舍?
答:当数数思维不守护戒律过患,摄其要如菩提道次第所引文殊根本大教王经说:“持咒若坏戒,不得上悉地(成佛),中品亦不成(证空性),亦不成 下品(八成就)。佛於毁戒人,不说咒成就,亦非趣涅槃,境处之方际。於此恶异生,何有咒成就,此毁戒众生,如何有乐趣,既不成现上,亦不成胜乐,况佛说诸咒,而能成就耶?”虽犯微细遮戒,若未忏诤,感果甚大,如翳罗龙堕畜生。若犯根本别解脱戒,及菩萨戒,更应忏悔,求善知识重受。若无则於佛像前重受。密乘重受灌顶,诵百字明十万遍,若放置不忏,则如佛说,如自食毒。於失戒过患,数数思之,当於自所受戒律,宁舍命亦不不舍。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持戒”应如何修学?
下一篇:
应如何使此心对於戒学乐从,而非勉强?
解脱之道,要在三学,於此其中士道,详言戒学,而置定慧二学於上士道为何故..
由法我执而后有人我执,云何依修见次第,先说补特伽罗无我,后说法无我?..
修定应以何为加行?
修忍於身心如何生起之法?
云何为随顺胜观,及真实胜观?观轻安与止轻安之关系为如何?
得远离沉掉,入定出定皆得圆满殊胜轻安之三摩地,究於五道,属何道呢?..
方便与智慧,随学其一,不能成佛之理?
有认『定境』为证真如者,及有不依所缘而修者,其误点安在?
由何而决知死期无定,及此中心要?
回向与发愿有何差别?何为善回向与不善回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我的智慧 第四章 对一切心存感激
[栏目:吉噶康楚仁波切]
觉在当下
[栏目:禅林衲子心]
赵州公案『无门关』二则
[栏目:净慧法师]
大德高僧乘愿来
[栏目:传喜法师]
《七支供》讲记 普皆回向支
[栏目:达真堪布]
七、爱情让我如此刻骨铭心(10)
[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无相颂》要解
[栏目:达观法师]
佛教的未来
[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让它自自然然的发生
[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漫谈唯识三乘真实与一乘方便
[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