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爱执他者有何胜利?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16
  【第一三八则】
  问:爱执他者有何胜利?
  答:《入行论》说:“尽世所有乐,皆从利他生。”当知世间安乐,由爱他命,受不杀戒,由爱他财,受不盗戒,故得人身。梵天由对四洲有情,生起慈心,方得梵王。推之出世乐,由爱他故,修六度四摄,圆满福德资粮。由此增上修菩提心,亦为爱他,故无论佛果功德,下至地道功德,声闻缘觉三学功德,莫非由他爱执生。声缘三学以戒为本,所谓戒即由他爱而有。罗汉去贪,可谓自利,然其去嗔,即为爱他。非声缘无慈悲,特不如菩萨之广大胜利而已。诸佛未成佛以前,与我辈相等,否则,彼自性为佛,我等不须修,即修亦不能成佛了。以无自然常佛,我昔为天王时,彼佛或为我臣僚,甚且堕三途,以彼能去我爱执,生起他爱执,故能成佛。若真生起他爱执,虽杀盗淫妄,亦成功德。如昔释迦过去为商主时,为怜大盗欲杀五百商人,将堕无间地狱,心生不忍,乃杀大盗。以此早得出离一百劫,并积集一百劫福德。从凡夫起,直至成佛,所有功德,皆从他爱执生,此执应执,纯利无损,应生决定。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如何理解生起他爱执之理?
下一篇:修他爱执有何障碍?应如何破除此障?
 发心已于学处须修学之相?
 云何于我执,损与不损之义?
 止观乃内外道所共,而菩萨於六度,应修学之止观,为何种止观?
 云何诸佛说修悦意慈心与大悲二者中,先说修悲心,诸佛菩萨亦先赞大悲?..
 若忍、若乐、苦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舍不舍之理?
 菩萨于受用衣食等之意乐,何谓成染犯,非染犯?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唯由分别有有性,若无分别无有性。”应如何显此唯分..
 经中有残害佛法者,不可与慈之文,应如何理解?
 忍之差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