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十)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29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
——理念课要点笔记(十)
(3月11日  下)

一、课前静坐复习总结
 1、静坐五分钟。
    大家体会心静下来的时候的感觉,可以听到许多声音,外面停车场的虫鸣声都能听到。心静下来,佛法才容易入心,否则就只是知识。上课前不要大声说话,要让自己静下来,进入闻法状态。
【师友环境助建宗旨】
 2、上堂课看《孔子传》,讲到一个人人生宗旨的建立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孔子说“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生命境界、心灵层次的提升是一点一点向上走的,不是一下就达到的,而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3、一个有宗旨的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本身多生多世以来就熏习过,菩萨生生世世发菩提心不会忘失,菩提心已在多生多世建立了;一是像我们,靠环境来建立宗旨,在什么样的环境就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有宗旨的环境就会有宗旨。
    人有五种种性:(1)、声闻乘定性。(2)、独觉乘定性。(3)、如来乘定性。(4)、不定种性。(5)、无种性。我们是不定种性,看我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接触什么样的人,所以亲近师友对我们无限生命的意义的价值和意义非同一般。

 【精进不止 终至成佛】
4、孔子也不是生来就是圣人,而是不断地学习,孔子生于布衣之家,周围也有一样爱好德行的人,只是没有孔子这样好学,这一点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我们好学的心会停滞,当我们满足现状时,生命的前进就停止了,当我们满足于衣食、满足于眼前的人际关系、目前的环境时,往往说明我们的生命已进入病态。我们要创造环境,让人人都能像孔子一样,人的资质其实是差不多的,只要大家认真学、好好地学。
 5、每个人在内心深处实际上都认为自己是很聪明的,这看起来是慢心,但其实也是上进的心,也说明我们内心深处有一种好学的心,有好学心的人往往容易学得上去。
最怕破罐子破摔,说我就是这样了、你看着办吧。孔子的弟子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
    大家对自己要有信心,只要有好的环境,你也一样可以学得上去。没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弥勒菩萨久远劫前有一世叫“求名菩萨”,他靠什么走上来的?《法华经》上有讲,大家可以去看,虽然他一开始很差,但他的生命境界没有停滞。
    一开始,我们都是很差的,内心见不得人的,我们都有。不用担心。随着修行的深入,我们内心肮脏的东西会减少,我们内心有贪嗔痴慢疑、有108种烦恼,但也有佛性,早晚一天,都会成佛。所以大家首先有信心。
 
二、佛法解决什么问题
【开示原文】
    佛法要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破迷惑、破无明,启发我们内心的自性光明。无明需要一分一分来破除,渐渐地我们就会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明晰,对所学的佛法、所要走的路、自己的下手处,越来越有体会,越来越笃定。世间一般不学佛的人,他一生也做了很多的事情。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做事情,都在努力工作。但是,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仅仅是一些生活方面的问题,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养家糊口的问题。当然,在解决自己的生活基本条件的同时,也能够给别人带来一些利益。但是这些利益,也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人的情绪方面的。佛法要解决的问题,是生命的终极苦乐和人的心灵深处的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透过自己对佛法正知见的培养、对生命真实离苦得乐的追求和内在烦恼的净化,使我们的所作所为有明确的方向,拥有真实的佛法力量。靠着自己的发心、以及佛法僧三宝的加持、感应,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所产生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
   
没有学佛法以前,我们的认识和追求都是世间上面的一些知见和习惯,很多是颠倒的、错误的、虽然求快乐,往往得到的是痛苦。学佛法的目的,就是用佛法的知见来改变我们对世间的种种观念和认识,使生命的质量得到改善,生命的价值得到提升。

【法师开演】:
1、佛法要解决的问题:终极苦乐;世间要解决的问题:非终极苦乐。
(1)什么叫终极苦乐问题呢?同学回答:断尽烦恼;成佛。
成佛是标准答案,但不一定是你现在内心的需要,断尽烦恼比较实在。断尽烦恼障、所知障,进入涅槃境界。
(2)涅槃又是什么境界呢?苦集灭道四谛是我们要追求的,道谛是工具,灭谛是灭苦集二谛。我们可以说我们学佛法是要灭掉痛苦以及痛苦的原因。所以佛法的终极苦乐就是灭掉苦集二谛,进入灭谛的境界。
(3)各位体会过灭谛的状态吗?没有人举手。那我饿了到大寮吃一点东西,就灭掉了饿的苦,我困了睡了一觉,就灭掉了身体的疲乏,各位没有体会过吗?《广论》中讲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你灭掉了行苦就进入灭谛的境界。你们现在坐在这里感觉苦吗?你为什么从双盘变成了单盘、从单盘变成了散盘?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追求灭谛。
 
三、佛法倒底是什么?
【正法有二 教证为体】
1、世间法解决的是非终极苦乐的问题,佛法解决的是终极苦乐的问题,对比二者境界完全不同,清楚了这一点,那佛法是什么呢?
(1)开示原文“佛法到底是什么?我们要怎么学,才真正能够领会佛法真谛,让佛法在内在生命中发生作用?从而改变自己的生命方向,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发挥暇满人身的作用,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了解或是了解不深呢?其原因就是:我们迷惑、无明、颠倒。迷惑,是不明白,不知道路往哪里走,不知道将要去做什么,当下要去做什么,甚至今生今世最主要的目标是什么,自己都还不清楚。迷惑的原因是对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的、虚幻的、假的这个身体误认为就是自己。而后,时时刻刻以五蕴和合身所产生出来的种种情绪、感受与自己的一些经验和认知来看待我们的生命,来看待发生在周围的人和事,甚至以自己的感受、情绪、认知来认识佛法,久而久之,佛法就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2)俱舍论中有标准的定义:“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即有教法和证法。
    大家注意讲教理时不要生厌烦的心,否则会感越变越笨的果。
    教正法即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证正法即戒定慧三学。
    教正法如何获得?
   一、从他闻,从善知识处听闻,生闻相应慧、思相应慧、修相应慧。
    “故所应修者,须先从他闻,由他力故而发定解,次乃自以圣教正理,如理思惟所闻诸义,由自力故而得决定。如是若由闻思决定,远离疑惑,数数串习,是名为修。”闻思修在修习轨理里有很明确的界定,是靠他力,是从善知识处,听闻佛法,并且产生定解之后,再根据经论来证成。
   二、是自己这方面就要广阅经论,不断开显自己的智慧。
    证正法,就是证得理论的内涵。
    教证是漫长的过程,集资粮是透过戒定慧的修习。
    师父一直强调建立正知见是当务之急,正知见是眼目,没有眼目怎么走路?所以在教理上要认真去建立。
 
【无限生命  渐次改善】
    师父开示:“生命价值的提升是一个渐次改善的过程。一般来说,菩萨初发心以后,要用很长的时间来积聚资粮。所以我们可以说,整个修行的过程都是在培养和积聚资粮。但有人不喜欢积聚资粮,没意乐、没心情,这说明我们内在的无明烦恼、业障尘垢在起作用,内在的问题在发生,需要对治,需要忏悔,把内在业障消除以后,我们积资粮才有可能。不然,我们一边资粮在增长,一边业障也在增长。有时业障多过自己的资粮的时候,用功就用不上去了,修行修不上去了,闻法闻不进去了。所以,我们常常说要如理如法听闻,要如理如法修行,要具足正知正见。
    知道了佛法是什么后,要用无限生命的眼光来看待修行,无限生命的修行都在积聚资粮。
大家的教证功德具足了多少呢?有人学佛学了三年、五年依然茫然一片。教功德没有,证功德有没有呢?各位中有证初果的吗?没有证初果的,有证初禅的吗?都没有的话各位是来干什么的呢?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佛道长远、遥遥无期,佛道似乎只能看不能摸,学了这么久还是烦恼众生一个。觉得学佛好难的同学请举手,觉得学佛没啥很简单的请举
手。学佛比较久的同学都会觉得学佛不容易。

举例:有一个同学曾经说这一生若不成佛誓不为人,后来发现太难了,就说那这一生能开悟吧,还是发现不行,现在天天在粥铺面对一群一群的人熬粥,开始越来越踏实了,这才是值得赞叹的;曾有一个法师豪气冲天,说学佛以我这样的资质十五年成功,现在他学了二十年了,再问他他说别提了,但是他的精进我们一点也比不上,他心脏不好、疼得厉害,他用手顶住心脏拜佛,后来他也是越来越踏实了。
 
 

{返回 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十一)
下一篇:《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九)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九讲 上篇
 认识人生之二 5
 出家——难得难思的功德与胜利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二讲
 依师学法——改变内心相续
 认识人生之八 3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三讲 下篇
 认识人生之六 1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8
 如何对治现世贪着 3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