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诸学摄于六度,弥勒所著...其中六种数决定之理.试言其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4
  【第一六三则】
  问:诸学摄于六度,弥勒所著大乘经庄严论中,如佛密意(如佛说:“善男子:应修布施乃至智慧波罗密多.而得圆满菩提。”而为显释,其中六种数决定之理.试言其要?
  答:六种数决定者,谓六度若增一为七,减一为五度,皆不可也。
  第一种观待于现上果数决定。知现上果,由昔善业之果,更于诸善因努力,且知非从无因,及不顺因中出生。其随顺因亦如其次第六度而决定,如身、财、眷属、事业,财由财施,身由身戒而来,眷属由忍辱,事业由精进而来。现上果又分现时现上果,究竟现上果(此唯佛地有),佛以究竟圆满六度而得。报化二身,由持戒波罗密而来;清净刹土,由施度圆满而来;菩萨围绕,由忍辱波罗密而来;佛身事业利济一切,轮回无尽,由精进波罗密而来;烦恼断尽,一切种智,由其随顺因静虑波罗密、智慧波罗密而来。故六度缺一不可。因摄暂时及究竟现上果已尽故,故不必再加一度。故不唯究竟现上果须修六度,即暂时现上果,亦缺一度不可。但彼支耶堪布于一切不起分别,即欲速得佛果,实乃因果相违,如欲饱腹而不进食,岂可得哉。
  第二种观待成就二利数决定。摄略菩提道次第要义说:“以如是之身,学菩萨行,菩萨之事,唯自他二利。于修利他,首须以财而作无损害有情之施,始能成利。善能遮止损害他之所依,是大利他,故须戒度。于戒圆满,若他来损害,而不能忍,作报复则戒不禁,以不报复免他积多罪,彼欢喜已,有善利行,故能成大利他;自利者,是以慧力得解脱乐,然散乱心不能成故,须以静虑令心住于所缘,方能得如欲安住之堪能。然此有懈怠亦不生,故须不厌之精进(精进自他二利皆须)。以是于彼二利,六度决定。”
  第三种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数决定。菩提道次第说:“先以财施除彼贫乏(第二种但结相识之缘);次于一切有情不作损害(第二种但不作有害,此于一切有情,皆不损);犹不仅此,且堪忍他害(第二之忍但令戒圆,此总他害);为他助伴,不厌精进(第二之精进,但精诸度,此为他助伴,作利他事,不厌精进);依于静虑以神通等令意悦欲,堪成法器(后二定慧,前说自利,此说利他);依慧善说,断其犹豫,令得解脱,故六度决定。”
  第四种摄大乘道数决定。菩提道次第中说:“谓于得受用无贪,未得受用而不希求,无有顾恋。如此则能守护学处,受持净戒而复敬重;于依有情及非有情所生苦恼。堪忍无厌。随于何善(摄大乘广行,深观诸善行)所作加行,勇敢无厌;及修止观无分别瑜伽(一心专注之止观,不为他分别所夺,故称无分别),摄大乘一切。”菩萨亦常修无常,苦,无我诸观,亦摄于无分别瑜伽中,于此分别,又何得一理趣,即六度摄尽大乘道,而支那堪布自命为大乘人,而不修大乘道,岂为应理。
  第五种观待一切道或方便之相为增上数决定。菩提道次第中说:“于已得境界受用不贪之道或方便者,是谓布施,以串修舍,离贪故也;为求得未得之境界,于彼功用散乱作防护之方便者,是由安住比丘律仪,不生事业边际之一切散乱故也;不舍有情之方便者,是谓忍辱,以作一切损害之苦,立思不舍离有情故也;增善方便者,是谓精进,由精进善增长故也;净障方便者,是末二度,以静虑净烦恼障,以慧净所知障故也。是故于六度决定。
  第六种观待于三学数决定。菩提道次第中说:“戒学之体,即是戒度,以须有不顾受用之施,方能受戒,故施为受戒之资粮。受已又以他骂不报等,忍辱而为守护,则忍为戒之眷属。静虑是止学,慧是慧学也。”精进偏通于三学所摄,故六度决定。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兼则六度次第决定,有何次第及其概要?
下一篇:菩萨应依何学处?
 经中有残害佛法者,不可与慈之文,应如何理解?
 修定应以何为加行?
 云何为愿行两种善提?
 既引经成立胜义谛,若说此师(月称)宗说胜谛非所知法,及说圣根本定,无证..
 或问中论说:“有为法无故,何得有无为。”如上解者...
 云何唯安住见,皆非胜观?
 菩提愿心学处,分舍与退二种,应如何抉择?
 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关于胜义谛释难,于任何不见即见胜义问题,有何断..
 大乘发心功德有何种?每种有何要义?
 一切法门,后后依于前前,已如前说。若以密乘而言,其后后依于前前之要领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第8课[栏目:净水如意宝讲记·圆春法师]
 转识成智,一切从心开始(素闻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一颗谦卑的心(湛空)[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十集[栏目:圣宇法师]
 如实修行[栏目:禅林衲子心]
 出家者不守规矩,道场还应该接受他吗[栏目:道场法会·净空法师问答]
 关于教育的问答[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慧文禅师的禅修方法[栏目:达照法师]
 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深入还是应该深入经藏?[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楞严八十分义 圆通方便分第四十八[栏目:乘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