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施不应行法?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0
【第一七四则】
问:施不应行法?
答:于求者不应延缓、不应烦恼而施、不应短欠而施(前许多量,后给少量)、不应与世出世法相违而施、不应数思而施(如言我前年去年,已施汝若干,令彼惭愧)、不应轻践而施(如言汝为拜五方之牛,或汝如乞丐)、不应藉势强迫而施(如国王长者强取子女玉帛而施)、不应强取父母财物而施、不应以损害他有情方便而施(如以饵诱之,令遭损害)、不应违戒不如理而施、不应缓积而施(现有即施,不应缓缓积累至何时,有若干量方施,以存积障闻思修,有时至死,尚未行施)。总之,应欢喜谦恭而施,令受者满意欢喜,此种缘起其力甚大。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舍不舍之理?
下一篇:
布施应遮止何种心?
由何而知定入恶趣?怎样才能断生恶趣苦因?
云何谓为完整无倒,全圆道体?
何故须思修爱执自我之过患?
有疑业若常住,则犯过,应如何决疑?
应如何生起求解脱之心?
任何亦不分别,即是成佛之道...等语,是否与大日经所说,全而不错之道相..
此心(菩提心)如何发起,此一标题有何重要性?
解脱之道,要在三学,於此其中士道,详言戒学,而置定慧二学於上士道为何故..
试略言九住心相?
法与非法之差别,以何为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三四)
[栏目:杂阿含经]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西安刘志强居士
[栏目:大音希声]
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二愿王——称赞如来
[栏目:清净法师]
佛陀的四无量心
[栏目:四无量心]
降伏其心 三 如何观自在
[栏目:万行法师]
我诵经时会哭,是什么原因呢?
[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解脱之道讲记 a5 三处观
[栏目:体方法师]
怀业时语讲记(三)教导发菩提心做群生商主
[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栏目:蔡礼旭老师]
吉祥从哪里来?
[栏目:传喜法师·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