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舍不舍之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73
【第一七五则】
问:舍不舍之理?
答:一,就时门不应舍:具悲心证空性菩萨施肢如砍树枝(与根本无关,无痛苦感觉),凡夫菩萨须视其能否为我大悲助缘,须合机,否则不施(又比丘过午不食,故不应夜间施与)。以通权为变,不为大事,不应以生命肢节布施。
二,就求者门不应舍:如外道欲毁内道,来求经籍,不应施;又疯狂者不如理求乞不应施;不饮酒者,不应施之以酒;不应以父母施人(非布施物);又损害有情之房舍地方田土等物不应施;又布施物中,有生物者,不应施;出家众受戒之三衣不应施;上师特赐之三宝物(如佛像等),不应施;非密宗法器,不应施与密法(法施);毒物(如鸦片)、兵器、恶咒等不应施(然如以毒疗病,或以兵器防护彼者亦可施)。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应圆满具足六种正学而施,何谓六种正学?
下一篇:
施不应行法?
无著声闻地说:“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应如何正解,而生起..
若忍、若乐、苦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精进之差别?
知恩不忘报,畜类亦能,况为人乎?惟报恩以何为究竟?
应如何释胜义与谛字义?
有说证空性,即任运能发菩提心,厌离轮迥之心,更无论矣,此说是否应理?..
若谓:“非废止施等诸度,唯修慧而施等自具...”作此言时,当作何解?..
上师教授说:业果为正法之首,其故安在?
抉择法无我无为法,无自性之修法,其概要为如何?
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法,其概要为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一、为甚么要皈依三宝
[栏目:慈航法师]
聪明的使臣
[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慈悲伟大的佛陀
[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生活中的佛教 单提向上举扬净土——中峰大师之禅净合一思想
[栏目:林克智居士]
《道次第》修学地图
[栏目:济群法师]
唐高僧传 8 遗身
[栏目:唐高僧传·白话文]
问40 如果我们能够维持稳固的注意力,坚定地专注着身体的感觉,能够觉察着感觉,令任何心念不能介入干扰..
[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赠民一牛,百姓敬让
[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唯说念佛 正讲 第五条「三经一致」之文
[栏目:净宗法师]
相应40经 追求辩论经
[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