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舍不舍之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06
  【第一七五则】
  问:舍不舍之理?
  答:一,就时门不应舍:具悲心证空性菩萨施肢如砍树枝(与根本无关,无痛苦感觉),凡夫菩萨须视其能否为我大悲助缘,须合机,否则不施(又比丘过午不食,故不应夜间施与)。以通权为变,不为大事,不应以生命肢节布施。
  二,就求者门不应舍:如外道欲毁内道,来求经籍,不应施;又疯狂者不如理求乞不应施;不饮酒者,不应施之以酒;不应以父母施人(非布施物);又损害有情之房舍地方田土等物不应施;又布施物中,有生物者,不应施;出家众受戒之三衣不应施;上师特赐之三宝物(如佛像等),不应施;非密宗法器,不应施与密法(法施);毒物(如鸦片)、兵器、恶咒等不应施(然如以毒疗病,或以兵器防护彼者亦可施)。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应圆满具足六种正学而施,何谓六种正学?
下一篇:施不应行法?
 云何为相似中观之空见?
 得菩提愿戒已,应如何守护不失?
 云何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说:“成立无为法无自性...”
 应如何使此心对於戒学乐从,而非勉强?
 依何种资田,修积福忏净,能迅速积集二资粮?
 宗咯巴大师说:“彼等所引现之如烟雾相...”试言其要。
 应如何明我所无自性?
 如已对师生信,尚未生十分恭敬,应以何法生此敬心?
 此正修观,乃已得止以后之事,何以尚须修止?
 何为诸修之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戒坛警钟[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初级佛学教本 第四课 药师佛[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格局[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二因缘[栏目:唐思鹏居士]
 凡夫错在没有认识自己[栏目:仁焕法师]
 玄奘精神 第52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2)[栏目:玄奘精神]
 相应119经 五髻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修行把心量变大[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