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所施之身、受用、善根,应如何修学舍、护、净、增?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02
【第一七八则】
问:所施之身、受用、善根,应如何修学舍、护、净、增?
答:如集学论所说:如身之舍。一,舍:平常应串习舍身之心,若真能作大悲助缘之时则施之;二,护:若无义非施之时,则不应拾,而须防护;三,净:不将自己身心,入于不善作业,则为清净;四,增:知现时大好人身,乃过去善业所感,为令此流,相续不断,辗转增上,当于净戒,加意守持。
受用亦尔。一,舍:先修舍心;二,护:次于对境无堪能者应守。谓非殊胜有情,不必妄施,然亦不应执着。若于受用起贪执时,则应随来随施。若无贪着,则不速施亦无过;三,净:所得钱财,非由造恶业、非由邪命而来;四,增:现时受用,由舍心而来,故应于布施勤精进,令受增长。
三为善根:一,舍:将三世善根布施有情;二,护:护此善根,令不唐捐;三,净:以善根回向圆满菩提,即能令善根清净;四,增:见人行施,心生随想,即令善根增长。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于前中士道已说三学.既已说戒,何以于此六度又重说戒?
下一篇:
每度摄六度,如以布施应如何摄六度而修学?
於此对於达空重要性,吾等应如何思维?
知苦谛已,生起求解脱之心,何以不於苦谛后,即说灭谛?
过去藏中先德引诸经论执为口实,但多误解。宗喀巴大师对彼等误解诸经论,如..
有说:若唯名之外,别有量能成安立瓶名之义者,则不须说[唯]词。此说合理..
初得空见之情状为何?
欲除沉悼,先须认识沉悼体相,应如何认识及如何对治?
应如何分析菩提道次第之师承关键?
试言相似现为幻之理,及举相似如幻之例。
智慧之差别?
经中说:供师一毛孔功德,比供无量诸佛菩萨的福德,尤为超胜,是何缘故?..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六章 忍恶无嗔
[栏目:自立法师]
金山活佛神异录 目录 三版自序
[栏目:金山活佛神异录]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尤智表)
[栏目:佛教与科学]
前行讲记 第一百八十四讲 前行备忘录-皈依-皈依-分类-小士道-汉地修法安排
[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烦恼即菩提——天台善恶相即的理论
[栏目:沈海燕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