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06
【第一九九则】
问: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无学位』前,皆须勤行六度。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答:受菩萨戒有情,若是初发菩提心者,谓之初业有情。菩萨从此初发心,勤行六度,而以智度之胜观为主,即资粮道;再时常以空性为修习对境,由勤修胜观故,已有所证,即加行道;证入空性後,於修未修时,均真实见得空性,即见道位;真实见到空性後,继续修习,随时断所应断,即修道位;此後於六度等已圆满,故不须再学,即无学究竟住。此但略言梗概,详如菩萨地所说。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止观乃内外道所共,而菩萨於六度,应修学之止观,为何种止观?
下一篇:
何以菩萨成熟他有情,次应学行四摄?
藏中狭却巴说:“若如月称所说,空性无自性...”此种说法,是否应理?..
金刚乘戒十四根本罪,亦列轻师罪为第一,此为何故?
心往定时,沉掉二者为过失,应如何对治?
七重因果言教之“七重因果”应如何解释?
过去藏中先德异说纷纭,而修时则归于一途,其要点症结安在?
应布施之十种对境?
有说:“空性离言离想,任何念想,皆不能修。”此说是否应理?
藏中诸派,如[觉朗派],说真如有自性成就...彼等是否与真正中观应成派..
若佛不见蕴等,如何说佛具十力时为一切智,具一切智而不见蕴等即成相违。..
何谓止观自性?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应如何正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安居第七十二日(一):遇到不良征兆的处理方法
[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行脚参学与交通工具
[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慈济在人间佛教的展现(王端正)
[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论三因佛性(张秉全)
[栏目:佛性思想研究]
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八章 流转还灭
[栏目:赵跃辰居士]
答觉非问(十三则)
[栏目:太虚法师]
心六伦 生活伦理
[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法鼓法音]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10)
[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念佛不宜始终只念四字
[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佛的遍智有什么特点?
[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