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69
【第一九九则】
问: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无学位』前,皆须勤行六度。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答:受菩萨戒有情,若是初发菩提心者,谓之初业有情。菩萨从此初发心,勤行六度,而以智度之胜观为主,即资粮道;再时常以空性为修习对境,由勤修胜观故,已有所证,即加行道;证入空性後,於修未修时,均真实见得空性,即见道位;真实见到空性後,继续修习,随时断所应断,即修道位;此後於六度等已圆满,故不须再学,即无学究竟住。此但略言梗概,详如菩萨地所说。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止观乃内外道所共,而菩萨於六度,应修学之止观,为何种止观?
下一篇:
何以菩萨成熟他有情,次应学行四摄?
依七因果言教,已能发起菩提心,何故再加自他相换法门?
戒之自性(即何者是戒)?
[此所见之胜义,即...]此中有几种难解问题,试详其义。
修悲心之法,何故先...次移生母、亲眷,再移中庸境,渐次推及一切有情?..
试举正修观法初、中、后纲要。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科目
何者为静虑自性?
善修之情况应如何?
未得定者,如何对治懈怠?
厌离轮迥之出离心,是否只为声、缘小乘而说之方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代序)
[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4 今天不方便
[栏目:活得快乐]
《大经》解读
[栏目:智随法师]
试论中国佛教戒律的特点(严耀中)
[栏目:律宗文集]
39 请勿活在概念中﹙三﹚
[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F 1150经:本经记述佛陀教导波斯匿王如何减肥。
[栏目:界定法师]
相应161经 耆婆的芒果园静坐禅修经
[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一三)
[栏目:杂阿含经]
“茶禅一味”考释
[栏目:禅茶文化]
无常
[栏目:见悲青增格西]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