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为外境所夺之义,应如何了知?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9
  【第二一○则】
  问:心为外境所夺之义,应如何了知?
  答:心於所欲缘境之外,向其他境界驰散,方为外境所夺。一心於正理甚决断甚不舍之观境,即心於所欲缘境之外,未向其他境界驰散,故非为外境所夺。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或问菩萨岂非未具真实明显现证空性耶?
下一篇:问:应如何认识止道与观道之差别,及其要义?
 无著声闻地说:“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应如何正解,而生起..
 何故须入大乘?
 智意於身心如何生起之法?
 若了知影像等如现而空,即是了达彼等无自性者,则异生既已现证,应成圣者?..
 何故须思修爱执自我之过患?
 何谓真实皈依?
 法与非法之差别,以何为量?
 修『止』经教,已有与佛密意相合之经庄严论...何以宗喀巴大师尚须造论?..
 由法我执而后有人我执,云何依修见次第,先说补特伽罗无我,后说法无我?..
 云何萨迦邪见,分我及我所二种,及其与我执之差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由定生慧[栏目:明法尊者]
 学习弥勒菩萨的乐观精神[栏目:邹相美文]
 海云继梦解华严 菩萨问明品讲记 - 第七章 真正受持正法,完全投入[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专心一尊佛菩萨,比针对不同愿求则念不同尊、修不同法门较慢见效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佛法和命运是相通的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是诸佛教[栏目: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A Zen Fish Story - Three Chinese Zen Masters[栏目:Zen Buddhism]
 以九种心依止上师[栏目: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
 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五课 三十七道品 (二)[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护法--大蛇[栏目:哼哈一如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