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未得定者,如何对治懈怠?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44

  【第二一六则】
  问:未得定者,如何对治懈怠?
  答:真能对治懈怠者,厥为轻安,惟轻安须得定後方起,此说未得定如何对治懈怠。如明灯颂说:“八对治中前四治,一思定德生信心,二对修定生欲乐,三为油然生精进,四为希求轻安心。此中思定德为要……”此即信、欲、勤、安四对治。所谓安即指已得定之轻安。此对未得定者,但言当思轻安之胜利,生起求得之心而已。故主要当依於“信”,谓思定之功德,而生信心。定之胜利,依玛澈教授说有四:一,身心堪能:即(一)能使身安舒,(二)能使心调顺,(三)能使身心生起柔和调融之安乐,(四)能使身心随学何种善法,皆有堪能性。身心堪能,谓如修菩提道次第,未得定者修一个月,不及得定者修一日之功德。二,神变作用:谓三摩地中,能生神变作用,对於度生事业极有利益。此非谓随时显现神通,乃以他心通,能应机说法,故能迅速圆满福慧资粮。三,速得成就:连能成就生圆二次,策密乘修定,须离五过,依修八断行与此相同故。四,定能烛空:有定方如无风之烛,能烛照无我空性,方能解脱生死故。如是随时思得定之胜利,即能对治懈怠,心中浮现欲修之意乐(即四因中之欲),而思励力修定(即勤)矣。至於不现见功德:一切佛法僧功德皆依定生。此理於前说止观自性,摄一切功德之理中。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定动时,久住所缘,则沉掉自生,心即不善住所缘,是为忘念过失,应如何对治此过?
下一篇:初观所缘应注意事项?
 三种加行依止法,应如何理解?
 欲断无明,须求通达无我见,以是否唯依显教而说,密宗为迅速成佛之法,或有..
 修求菩提之心,从利他心为始。修求利他之心,又从何而起?
 抉择不相应行法非自性成立,其概要为如何?
 应如何决定了知自性之我与蕴非一之理(即决定破除一品之要)?
 菩萨万行,皆可以六度、四摄摄之...试略言由此而经道位概况。
 应如何释胜义谛相?
 发心为入大乘之门...密乘以灌顶为入门,是否应理?
 善修之情况应如何?
 何谓施之自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少林学的一些思考[栏目:徐文明教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六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清净道论》-别解脱律仪[栏目:玛欣德尊者]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6[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福慧明灯》--佛法入门导引 佛坛之供置与供养[栏目:祈竹仁波切]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山法宝鬘论讲记[栏目:索达吉堪布]
 罗汉与包子[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知足常乐,多欲受苦[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为什么把密法称为“果教”?[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