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何谓正念、正知,及其差别?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88

  【第二二○则】
  问:何谓正念、正知,及其差别?

  答:念及正知,皆心之差别部分。如心与念同缘佛像,心但缘佛像,念又再加不忘佛像。若将佛像取去,以心缘之,缘之一分,即心之作用,而令心与佛像不离者,即念之作用也。三摩地亦心所有法,即心专注之一部分,不馀散乱,即念之作用也。调心令住於所缘,如调象喻。譬如系象於坚柱,如听象师则已,否则以利钩数数拘制。所缘如坚柱,心如狂象。心虽接近所缘,而未必遂住,故以念索系之於所缘。若念稍松,则以正知为钓而拘制之。简言之,正念谓直接系心於所缘,正知谓间接系心於所缘。故修定之法,即是於修念。有力之心者,谓具有正念之力之心。念谓於善心所缘念,非通一切。“忘念”依随烦恼起,缘可贪可瞋等事,妨碍正念为业。忘念散乱障有力正念(虽未忘念随沉掉转,则障有力正知。初者退失念而生沉掉者,障具力念;念未失而生沉掉者,障正知)。正念力强,则正知力亦强,正知乃正念分出之一部分,如正念之果然。

  正知:令心与佛像不离者,即念之作用。心力稍弱,即以正知觉察,而将念提起。以心之一分观察念力是否缓弱,即正知之作用。如见火势稍杀,即以火筒吹之。沉掉未生即知,此上品正知。已生即知为中品,久而後知乃下品。正知乃慧之一分,於身语意之门,一切作业,数数观察即慧。说由念分出正知者,乃说正知依念而生,实慧分摄。若具有力正知,纵修定时间稍长,沉掉亦不能闯入,方能自断其定无过。此说正知中之具力正知,无不了知,沉棹起时,於心於境,起於何时,无时不了,方是具力正知。修念即生正知,念为主因。失念即生散乱,沉掉何时已生,久而不觉;不失念沉掉将生或才生,不久即知。轮番比较自知。具念由意门善守护所缘而安住,尔时即生正知。沉掉之生起与离开,须有力正知,始能知之。正知之生起,又依正念。若谓正念与正知,体性是一,何以中边论释说“念为正知之因”?正知非刹那相续,乃由不断之正念,於其中间,间或起视心是否常善安住从前所缘?及相续之念,是否有力持心,令住所缘?是否如前善为安住?沉掉已生否?已离否?是否有过(故谓正知为放哨者)?故谓正念生起正知,安立为因。前念正念变出後念正知,非谓正知生时,正念已无,故欲得无过三摩地,非一切不分别。此说心之俗谛体相,恒寻相续,乃正念非正知,正知非恒常相续,乃间或起。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欲除沉悼,先须认识沉悼体相,应如何认识及如何对治?
下一篇:沉悼生起之因?
 应成派自宗,于前后念我,虽不许自性成就...试言其理。
 恩师说:“破支那堪布,应知其与教相违、与理相违、自语相违。”当如何知其..
 未得定者,如何对治懈怠?
 由何而决知定死之义,及此中心要?
 如何分别二谛之数?
 何以不但观真言尊,须观智慧尊?
 云何先思一遍(无我见),其后一切无分别住,亦非修真实(胜观)?..
 有说:“空性离言离想,任何念想,皆不能修。”此说是否应理?
 菩萨应依何学处?
 若谓:“非废止施等诸度,唯修慧而施等自具...”作此言时,当作何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道轮回真的存在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心性本空 生含万法[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浅论南宗禅的言说方式(张培高)[栏目:禅宗文集]
 佛法中心的重要[栏目:梭巴仁波切]
 沙门果经10讲[栏目:玛欣德尊者]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97[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佛说懈怠懒惰的危害[栏目:卢志丹居士]
 三届:净慧老和尚无门之门——禅堂开示(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做早晚课念得快,半个小时就念完了,这样可以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流浪者群歌 佛陀的一生 第一章 诞生前的概况[栏目:流浪者群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