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何谓正念、正知,及其差别?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76

  【第二二○则】
  问:何谓正念、正知,及其差别?

  答:念及正知,皆心之差别部分。如心与念同缘佛像,心但缘佛像,念又再加不忘佛像。若将佛像取去,以心缘之,缘之一分,即心之作用,而令心与佛像不离者,即念之作用也。三摩地亦心所有法,即心专注之一部分,不馀散乱,即念之作用也。调心令住於所缘,如调象喻。譬如系象於坚柱,如听象师则已,否则以利钩数数拘制。所缘如坚柱,心如狂象。心虽接近所缘,而未必遂住,故以念索系之於所缘。若念稍松,则以正知为钓而拘制之。简言之,正念谓直接系心於所缘,正知谓间接系心於所缘。故修定之法,即是於修念。有力之心者,谓具有正念之力之心。念谓於善心所缘念,非通一切。“忘念”依随烦恼起,缘可贪可瞋等事,妨碍正念为业。忘念散乱障有力正念(虽未忘念随沉掉转,则障有力正知。初者退失念而生沉掉者,障具力念;念未失而生沉掉者,障正知)。正念力强,则正知力亦强,正知乃正念分出之一部分,如正念之果然。

  正知:令心与佛像不离者,即念之作用。心力稍弱,即以正知觉察,而将念提起。以心之一分观察念力是否缓弱,即正知之作用。如见火势稍杀,即以火筒吹之。沉掉未生即知,此上品正知。已生即知为中品,久而後知乃下品。正知乃慧之一分,於身语意之门,一切作业,数数观察即慧。说由念分出正知者,乃说正知依念而生,实慧分摄。若具有力正知,纵修定时间稍长,沉掉亦不能闯入,方能自断其定无过。此说正知中之具力正知,无不了知,沉棹起时,於心於境,起於何时,无时不了,方是具力正知。修念即生正知,念为主因。失念即生散乱,沉掉何时已生,久而不觉;不失念沉掉将生或才生,不久即知。轮番比较自知。具念由意门善守护所缘而安住,尔时即生正知。沉掉之生起与离开,须有力正知,始能知之。正知之生起,又依正念。若谓正念与正知,体性是一,何以中边论释说“念为正知之因”?正知非刹那相续,乃由不断之正念,於其中间,间或起视心是否常善安住从前所缘?及相续之念,是否有力持心,令住所缘?是否如前善为安住?沉掉已生否?已离否?是否有过(故谓正知为放哨者)?故谓正念生起正知,安立为因。前念正念变出後念正知,非谓正知生时,正念已无,故欲得无过三摩地,非一切不分别。此说心之俗谛体相,恒寻相续,乃正念非正知,正知非恒常相续,乃间或起。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欲除沉悼,先须认识沉悼体相,应如何认识及如何对治?
下一篇:沉悼生起之因?
 试书九住心逆溯、顺次之概况。
 应如何明我所无自性?
 应如何抉择法无我?
 有说证空性,即任运能发菩提心,厌离轮迥之心,更无论矣,此说是否应理?..
 止观乃内外道所共,而菩萨於六度,应修学之止观,为何种止观?
 由修下士共道法门,心初生起之量为何种?於如是法门,虽作闻思修,未入其要..
 如何赞自他相换法,等同密法“金刚念诵”?
 不修念死之过患,与修念死之胜利,各有何种?
 三摩地王经说:“三有众生皆如梦...”应如何正解?
 能知诸法性空,又能了知业果,且能依之而善取舍者,云何为希有中之希有?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近代之民族生活[栏目:太虚法师]
 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栏目:五部大论专集·入中论·参考]
 《入菩萨行论》第24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心念与业报[栏目:厚观法师]
 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栏目:黄庆澜居士]
 请问居家风水及祖先坟墓是否会影响在世的子孙?[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戒嗔与戒傲的客人[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对病痛的开示[栏目:格花堪布]
 老舍——与佛文化的一世情缘[栏目:名人说佛·名人佛缘]
 布施应遮止何种心?[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