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欲除沉悼,先须认识沉悼体相,应如何认识及如何对治?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1

  【第二二一则】
  问:欲除沉悼,先须认识沉悼体相,应如何认识及如何对治?

  答:一,粗沉之相及对治法。《明灯颂》说:“心虽住缘不他驰,但不明净念力弱,如日阴翳粗沉相,此相现暂舍缘思,三宝德与身难得,或思菩提心功德,随思一种粗相灭。”又说:“沉相使心下降故,如上思维令高举。如思上三沉不灭,用後特授以断之。”此说於所缘之正念不清明,如日阴翳,是沉之粗相。遇此相现前,应暂舍所缘,而思维三宝功德,或思人身难得,或思菩提心功德,随思一种,粗沉相即灭。因沉使心下降,如上思维,令心高举,恰成对治故也。沉相去仍如前系心於所缘。如用上述三种思维,而沉相不灭,则用特授断沉秘诀以断之(法详《明灯颂自释》中),否则暂时出定。

  二,应辨昏与沉相,及其对治法。昏与沉不同,如遇沉相渐甚,眼倦身重,如将入睡,正念不能安住於所录时,是为昏相。昏为痴分中摄,如继续修,等修愚痴,故应舍修,即易出定。此之对治如上三种思维,随思一种,以减除之,抢修出定,仍为断昏。此为修定重障,故应祈三宝,求加持使昏相速除。

  三,细沉之相及对治法。细沉之相,应能明辨,否则误认为定,多受其害!当知住分明分皆具,惟欠精实之力(如刃欠钢火),是为细沉。亦即正念不但能住所缘不失,且颇显现明净,但尚缺坚固与精明之力。粗沉易知,细沉难知。此为修定最吃紧处,许多行人多误此细沉为定,其相愚痴,多感畜生果报。颇公说:“此不易言,须行者自行领略省察。如见一平常之物,眼虽见心虽想,而无力量,若乍见一新奇之物,则兴趣勃发,而有精力;又如平常敬信三宝,多无精力,若偶然猛忆三宝功德,至於欲涕泣悲泪者,则有精力;又如用笔然,初提笔时,手未用力,即如细沉,次一刹那间将作书时,手微用力,即如细沉已去。”故明灯颂说:“对治细沉无他法,念清明中加坚精。”即於正念清明之中,再著意加坚精之力,即得之矣。

  四,粗掉之相及对治法。心不能安住所缘,为贪爱之外境所夺,是为掉之粗相。其对治法:过此相现,当即觉知收迥,仍住所缘。此即是正知作用。当知掉举以贪境为性,与散乱不同。

  五,散乱与掉举有何不同。掉举以贪境为性;散乱谓缘可瞋境,或於初所缘修久则厌,欲换一所缘更修,即属散乱。五过中不列散乱者,以散乱缘可瞋境,或他善法,不如掉举缘可贪境之易起故。於初所缘,後时形量颜色转变,即散乱摄。

  六,细掉之相及对治法。谓心虽能住所缘,同时兼想异境,是为掉之细相。此种现象,是因运用念力,稍稍过度,令心高举之故。其对治法:将心稍稍放平,即得之矣。简明言之,细掉举谓心不忘失所缘,而分一分心缘他可贪可欲之境,如在定中,偶欲食糖之类。此较昏沉易识。

  七,粗细棹举总对治法。正知仅可不时观察,若常时不断以正知观察,则於住分有碍,而生掉举。掉举生时,不可放座,即於座间,暂行放置所录。(一)忆念死无常;(二)思维三恶道苦;(三)思轮迥苦。三者任思其一,思已令心平下,仍摄其心置於所缘。如或仍旧掉举不去,则暂时出定。尚有强断掉举秘诀,详明灯颂自释中。若犹不治,即为障重,唯一法门,惟向上师即佛,诚恳祈祷求加持,积资忏净。

  八,不作行过失及对治法。谓善修正念正知,沉棹生起虽无不知之过,然沉棹生时,不以正知观察,不寻对治方便,是为“不作行过失”,为五过之一。此之对治:应以作行之思,沉掉一起,察知立断。作行之思,应如何作?谓当知若於所缘,摄持之力过紧,此虽有明了坚精之明分,而掉举反增盛,令心难安住所缘,而获住分。然若不紧力,而反略放缓懈,能住所缘之住分虽有,而沉增盛,难获明了。此惟由行者自忖,若心觉较此再举便生掉,即应勿持过紧,略微放缓;若内心察觉较此再放缓便生沉,则当略微提高。於此紧缓二者之间,得一适度境中,令心入住,而求得住分。住分得时,次运用正知,防沉发生,应显精坚具力之明分。如是明住二分,应轮番培增,使成明了而具坚精力之无过定。要之,内心明了决知,摄持、妥住於所缘境中,若不具坚精力之明分,仅心澄净,是不能保信可获无过定。

  九,作行过失及对治法。谓在沉掉已去之第八住心,心住所缘澄净明了,而具坚精之力时,而犹常以正知观察,如敌人已去,而犹设巡哨了望者然。此则有妨住分,反易生掉。是为修定五过中之“作行过失”。此之对治:应以正住之舍对治。所谓“舍”者,是舍防护功用,非舍取境之力也。亦非凡无沉掉之时,皆可修舍,是於已摧沉掉力时乃修舍。古德所谓愈缓愈胜者,正谓此时。

  便於忆持,提纲归纳,五过失、八断行(即八对治)之概要:五过失:(一)懈怠,(二)忘念,(三)沉掉,(四)不作行,(五)作行过等五。八断行:以八字摄之为信、欲、勤、安、念、知、行、舍八者。对治法:未住缘时,应离五过中第一“懈怠过”。以八断行前四种——即思定功德之“信”,及修定之“欲”,修定之“精进”(勤),希得定轻安之“安”等四者。初住所缘时,应离第二“忘念过”。此之对治,为八对治中第五之“念”,即正念。正住所缘时,应离第三“沉掉过”。此之对治,为八对治中第六“知”,即正知。尚有沉掉时,应离第四“不作行过”。此之对治,为八对治中第七“行”,即“作行力”。已离沉掉时,应离第五“作行过”。此之对治,为八对治中第八“舍”,即舍防护功用。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应於何时放缓?将何放缓?
下一篇:何谓正念、正知,及其差别?
 於此对於达空重要性,吾等应如何思维?
 说一异二品有何过失?
 兼则六度次第决定,有何次第及其概要?
 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义,其概要为何?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唯由分别有有性,若无分别无有性。”应如何显此唯分..
 何为诸修之首?
 何者为修定之顺境?
 了义与不了义之义,应如何简释?
 当如何明集谛?
 宗咯巴大师说:“彼等所引现之如烟雾相...”试言其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四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佛教文学观 二、僧人佛教文学作品 一 僧人诗歌[栏目:佛教与文学]
 念佛人要恪尽人伦,心如佛心,才能感应道交,否则感应道隔,不得往生,这与“信愿必生”相悖吗?[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三二五)[栏目:杂阿含经]
 应世尽缘(惟贤)[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五百罗汉 344、声引众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三 犀牛经[栏目:经集 一 蛇品]
 不忘老祖宗的恩[栏目:仁焕法师]
 知恩报恩——传喜法师访谈[栏目:传喜法师]
 学佛者应有出离心,可看到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事,我都会忍不住愤怒,这样对吗?如果不对,又该如何克制?[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