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试书九住心逆溯、顺次之概况。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7
  【第二二四则】
  问:依师传教授:九住心修时,不能置书於面前,最略须将离五过、八断行、九住心等领会於心中(修菩提这次第各法门之纲领科目亦然),例如九住心须逆溯、顺次均能熟记其要於心中。以此试书九住心逆溯、顺次之概况。
  答:依师传教授,九住心修时,不能置书於面前,最略亦须将五过,八断行、九住心等领会於心(修菩提道次第各法门之纲领科目要义亦然),如九住心须逆溯、顺次均熟记其要於心中。兹言九住心逆溯、顺次之要领:
  由第九住逆溯而前乃至第一住心如下:九位已无功用,八住若不加功用,则三摩地之顺方,即能为障难,故常须提起正念、正知,而为防护(八住时虽缓,但不失防护)。第七住於微细沉掉将生未生之时,即行遮止【第八住即此将生之势亦无,惟须提起正念正知,异於第九住耳)。依文义谓微细沉掉将生者,此微细沉掉,应加最极二字,谓沉掉将欲生时,所浮现之最极微细胚胎,虽难生起,然有将生之可能。第八住已无生起之可能矣。第五、六住具有力正知,第五住具微细沉掉无论矣,第六住己无沉,但尚有微细之掉(仅第七住沉掉皆无,第八住来势亦无)。五、六住具圆满正知,须依第四住最极圆满正念,而此又须第三住正念。第五住无粗沉掉,有细沉掉,第四住有粗沉掉。第四住不忘所缘,第三位忘失所缘。第三住於所缘境散乱,速即觉察,故散乱时短,第二住於所缘境散乱,稍缓方觉察,故散乱时长。第二住有将心摄迥之能力,方能生第三住之速即觉察。第二住能稍相续,又须第一住令心外散摄令与所缘接触之能力,方得生起。第二住时稍延长,第一住时不能延长。
  又迥头顺说,串习记忆:第一住所住缘,约有念六字明咒至半串念珠之久;次较前稍更延长至一串珠,乃至二串珠之久,此即第二“续住”;次於所缘忘失,当速忆念,此即第三“安住”;次成有力之念,令不忘失所缘,此即第四“近住”;次生有力正知,以防微沉,此即第五住“调伏”;次以有力正知,以防微掉,此即第六住“寂静”;次起功用,虽极微细,亦无间了知能截,此即第七住“最极寂静”;以励力令诸不顺品,不能障难,定得延长,此即第八住“专注一趣”;励力既久,已至成熟,不须励力,此即第九住“平等住持”。
  再略摄之,一,依闻令心安住所缘;二,依思而修相续;三,心散乱速摄;四,生起不散乱之念;五,生起观察沉掉之正知;六,生起观察掉过之正知;七,见散逸无间了知,断其相续;八,依精进力,令恒常相续;九,不须功用,恒常相续,平等而转。是故第八住皆须励力,以正念正知遮止防护。第七住尚有最微细沉掉浮现,与八住、九住相较,尚有间缺。间缺乃对已能入定而言,初二住住定时少,尚不能说有无间缺。喻如阴天,不能说有时浮云蔽日,因本是阴天。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力之概要?
下一篇:试略言九住心相?
 菩萨于受用衣食等之意乐,何谓成染犯,非染犯?
 试略言九住心相?
 施度于身心生起之法?
 暇满人身,如何知其难得?
 如何知悲心通内外道,及其差别?
 诸学摄于六度,弥勒所著...其中六种数决定之理.试言其要?
 依不善知识及恶友,令所积福善功德损坏,生种种不愿发生事,应断绝此辈,然..
 忏悔有多门,以何种为最圆满?
 可观上师即佛之理,应如何观法?
 何以修七因果言教,须先修平等舍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教授取舍之道 讲记(一)[栏目:教授取舍之道讲记]
 大方广宝箧经蠡测 卷下[栏目:智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