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试书九住心逆溯、顺次之概况。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92
  【第二二四则】
  问:依师传教授:九住心修时,不能置书於面前,最略须将离五过、八断行、九住心等领会於心中(修菩提这次第各法门之纲领科目亦然),例如九住心须逆溯、顺次均能熟记其要於心中。以此试书九住心逆溯、顺次之概况。
  答:依师传教授,九住心修时,不能置书於面前,最略亦须将五过,八断行、九住心等领会於心(修菩提道次第各法门之纲领科目要义亦然),如九住心须逆溯、顺次均熟记其要於心中。兹言九住心逆溯、顺次之要领:
  由第九住逆溯而前乃至第一住心如下:九位已无功用,八住若不加功用,则三摩地之顺方,即能为障难,故常须提起正念、正知,而为防护(八住时虽缓,但不失防护)。第七住於微细沉掉将生未生之时,即行遮止【第八住即此将生之势亦无,惟须提起正念正知,异於第九住耳)。依文义谓微细沉掉将生者,此微细沉掉,应加最极二字,谓沉掉将欲生时,所浮现之最极微细胚胎,虽难生起,然有将生之可能。第八住已无生起之可能矣。第五、六住具有力正知,第五住具微细沉掉无论矣,第六住己无沉,但尚有微细之掉(仅第七住沉掉皆无,第八住来势亦无)。五、六住具圆满正知,须依第四住最极圆满正念,而此又须第三住正念。第五住无粗沉掉,有细沉掉,第四住有粗沉掉。第四住不忘所缘,第三位忘失所缘。第三住於所缘境散乱,速即觉察,故散乱时短,第二住於所缘境散乱,稍缓方觉察,故散乱时长。第二住有将心摄迥之能力,方能生第三住之速即觉察。第二住能稍相续,又须第一住令心外散摄令与所缘接触之能力,方得生起。第二住时稍延长,第一住时不能延长。
  又迥头顺说,串习记忆:第一住所住缘,约有念六字明咒至半串念珠之久;次较前稍更延长至一串珠,乃至二串珠之久,此即第二“续住”;次於所缘忘失,当速忆念,此即第三“安住”;次成有力之念,令不忘失所缘,此即第四“近住”;次生有力正知,以防微沉,此即第五住“调伏”;次以有力正知,以防微掉,此即第六住“寂静”;次起功用,虽极微细,亦无间了知能截,此即第七住“最极寂静”;以励力令诸不顺品,不能障难,定得延长,此即第八住“专注一趣”;励力既久,已至成熟,不须励力,此即第九住“平等住持”。
  再略摄之,一,依闻令心安住所缘;二,依思而修相续;三,心散乱速摄;四,生起不散乱之念;五,生起观察沉掉之正知;六,生起观察掉过之正知;七,见散逸无间了知,断其相续;八,依精进力,令恒常相续;九,不须功用,恒常相续,平等而转。是故第八住皆须励力,以正念正知遮止防护。第七住尚有最微细沉掉浮现,与八住、九住相较,尚有间缺。间缺乃对已能入定而言,初二住住定时少,尚不能说有无间缺。喻如阴天,不能说有时浮云蔽日,因本是阴天。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力之概要?
下一篇:试略言九住心相?
 心为外境所夺之义,应如何了知?
 佛转正*轮,必须劝请吗?
 爱执自我有何过患?
 苦集是所舍,灭这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颠倒而说,先果(苦)后因..
 应如何决定了知自性之我与蕴非一之理(即决定破除一品之要)?
 知念恩如上所举分四,但应如何念法?
 应如何分析菩提道次第之师承关键?
 云何萨迦邪见,分我及我所二种,及其与我执之差别?
 忍之差别?
 应如何始见障真实空见之障――我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On Vedana: From Devotion to Direct Experience[栏目:S.N. Goenka]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四下 三 合理的家庭经济[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安居讲法第二十二讲[栏目:智海法师]
 《<现观庄严论>中八品七十义略解》[栏目:五部大论专集·现证庄严论·参考]
 《集量论》略解 六[栏目:因明学讲记]
 多用心,少用脑[栏目:圆觉之友·圆觉文教基金会]
 以往生的四个条件对照自己的相续[栏目:达真堪布]
 大家来推理 - 庄子鱼乐之辩[栏目:因明与辩经]
 法总法师送舍利感天庭现瑞[栏目:舍利瑞应篇]
 生命的机会是让我们进步[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