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试书九住心逆溯、顺次之概况。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6
  【第二二四则】
  问:依师传教授:九住心修时,不能置书於面前,最略须将离五过、八断行、九住心等领会於心中(修菩提这次第各法门之纲领科目亦然),例如九住心须逆溯、顺次均能熟记其要於心中。以此试书九住心逆溯、顺次之概况。
  答:依师传教授,九住心修时,不能置书於面前,最略亦须将五过,八断行、九住心等领会於心(修菩提道次第各法门之纲领科目要义亦然),如九住心须逆溯、顺次均熟记其要於心中。兹言九住心逆溯、顺次之要领:
  由第九住逆溯而前乃至第一住心如下:九位已无功用,八住若不加功用,则三摩地之顺方,即能为障难,故常须提起正念、正知,而为防护(八住时虽缓,但不失防护)。第七住於微细沉掉将生未生之时,即行遮止【第八住即此将生之势亦无,惟须提起正念正知,异於第九住耳)。依文义谓微细沉掉将生者,此微细沉掉,应加最极二字,谓沉掉将欲生时,所浮现之最极微细胚胎,虽难生起,然有将生之可能。第八住已无生起之可能矣。第五、六住具有力正知,第五住具微细沉掉无论矣,第六住己无沉,但尚有微细之掉(仅第七住沉掉皆无,第八住来势亦无)。五、六住具圆满正知,须依第四住最极圆满正念,而此又须第三住正念。第五住无粗沉掉,有细沉掉,第四住有粗沉掉。第四住不忘所缘,第三位忘失所缘。第三住於所缘境散乱,速即觉察,故散乱时短,第二住於所缘境散乱,稍缓方觉察,故散乱时长。第二住有将心摄迥之能力,方能生第三住之速即觉察。第二住能稍相续,又须第一住令心外散摄令与所缘接触之能力,方得生起。第二住时稍延长,第一住时不能延长。
  又迥头顺说,串习记忆:第一住所住缘,约有念六字明咒至半串念珠之久;次较前稍更延长至一串珠,乃至二串珠之久,此即第二“续住”;次於所缘忘失,当速忆念,此即第三“安住”;次成有力之念,令不忘失所缘,此即第四“近住”;次生有力正知,以防微沉,此即第五住“调伏”;次以有力正知,以防微掉,此即第六住“寂静”;次起功用,虽极微细,亦无间了知能截,此即第七住“最极寂静”;以励力令诸不顺品,不能障难,定得延长,此即第八住“专注一趣”;励力既久,已至成熟,不须励力,此即第九住“平等住持”。
  再略摄之,一,依闻令心安住所缘;二,依思而修相续;三,心散乱速摄;四,生起不散乱之念;五,生起观察沉掉之正知;六,生起观察掉过之正知;七,见散逸无间了知,断其相续;八,依精进力,令恒常相续;九,不须功用,恒常相续,平等而转。是故第八住皆须励力,以正念正知遮止防护。第七住尚有最微细沉掉浮现,与八住、九住相较,尚有间缺。间缺乃对已能入定而言,初二住住定时少,尚不能说有无间缺。喻如阴天,不能说有时浮云蔽日,因本是阴天。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力之概要?
下一篇:试略言九住心相?
 吾人每以百数之中,自有一二乃金刚大持所化现者,凡所遇诸师,宁即金刚大持..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唯由分别有有性,若无分别无有性。”应如何显此唯分..
 了义与不了义之义,应如何简释?
 菩提愿心学处,分舍与退二种,应如何抉择?
 宗咯巴大师说:“彼等所引现之如烟雾相...”试言其要。
 应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条,如法而得清净?
 云何为愿行两种善提?
 有疑业若常住,则犯过,应如何决疑?
 未得定者,如何对治懈怠?
 忏悔有多门,以何种为最圆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家居士能不能放大蒙山?[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六章 明代的佛教 第十三节 明代的佛教典籍[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唯识学的第三次译传(韩镜清)[栏目:唯识学研究]
 打禅七[栏目:明一法师]
 如何为亡人修福[栏目:净空法师]
 第二十六品 婆罗门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故事集]
 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四[栏目:体光法师]
 试论佛教的孝道思想(智海)[栏目:佛教与孝道]
 百论释义 二 释论名题[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灵岩山巡礼[栏目:陈星桥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