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著声闻地说:“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应如何正解,而生起认识?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1
  【第二二八则】
  问:无著声闻地说:“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难可通达!汝应发起猛利欲乐,为求通达,发起精进。”吾人对此论义,应如何正解,而生起认识?
  答:“贤首”之称,乃造论时,无著菩萨对人之尊称,如佛说“善男子”之类,非必即其弟子。“当知如是所缘”。此中所缘谓止总相,此为共通解释。另有一种解释:谓修定以心为主(以心为所缘)者,无相、无分别、寂静之三种相,决定现起。故此一种解释为此以心为所缘者之所缘,“甚为微细,难可通达”。吾人应知菩萨亦谓“难可通达”者,谓讲说时难解。谓诸经教,如辨中边论等,文简意深,初如何令心住(粘合)於所缘?次如何防护此心?沉掉如何发生?如何对治?依如何次第而趣入?如何成就住心?成住心时象徵?成止之量?虽皆为学者所应知,然不经宗喀巴大师抉择,吾人如堕五里雾中,决难通达也。故应於此“发起猛利欲乐,为求通达,发起精进”。以心为所缘者,於未得定之前(如第七住),虽有“色等境相”,随一现起,若不理之,彼色声等相,自然寂静,唯有内心之了别明显及适乐之相而现,是谓“无相”。如水泡不久仍与水相合於无形。自身等山河大地房屋等,皆空无所有。此非以中观见遮实有之空性,亦非无上密中之“空明”。此乃遮有碍触尘而现之空境,出定时会有身似忽然重生之感觉现起。又其所现空境,乃定後感觉,非定中所感。因其定中,心与虚空如一,更不起自觉之故。若以佛像为所缘者,此时心与佛像合一,此外一无所觉。对治昏沉清净者後之“明了”分,能察微尘数;对治掉举清净者後之“住分”厚故,於睡眠不同往昔,觉与定合。以上据声闻地说“具作意相”。知此则自修定时,自知已至何阶段,不致误谓已证空性。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得远离沉掉,入定出定皆得圆满殊胜轻安之三摩地,究於五道,属何道呢?
下一篇:问:真实成止之量?
 七因果言教与自他换两种教授,合并而修,此为宗喀巴大师教授,如何合并法?..
 一切法门,后后依于前前,已如前说。若以密乘而言,其后后依于前前之要领为..
 修施时意化身受用善根等,无尽施与有情,有何意义?
 摄要而言,弟子对师当如何观法?
 慈心修法,是否与修悲心次序、缘念相同?
 萨迦耶见以我为所缘,生起实有执,同时与我相连之贪着随起之概况?..
 修『止』经教,已有与佛密意相合之经庄严论...何以宗喀巴大师尚须造论?..
 心为外境所夺之义,应如何了知?
 应如何决定了知自性之我与蕴非一之理(即决定破除一品之要)?
 七重因果言教之“七重因果”应如何解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佛教十二缘起支中,克隆的众生有没有入胎的过程?[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珍惜--大水蚂蚁[栏目:哼哈一如说]
 相应136经 热灰烬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华严经讲话 二十三、唯一法门——入法界品(二)[栏目:鎌田茂雄]
 导人以正‧爱不止息[栏目:证严法师]
 相应7-16经 卵生布施之资助经十则[栏目:相应部 30.金翅鸟相应]
 目睹观音菩萨显圣记[栏目: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无我了,忘我了,是否就等于空[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发扬观音精神 做好慈善事业(妙贤法师)[栏目: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临终成功助念往生开示[栏目:妙量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