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内道佛子,依佛密意,决分几派?试说各派之密意,及各派认识之“所断”。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66
  【第二四八则】
  问:内道佛子,依佛密意,决分几派?试说各派之密意,及各派认识之“所断”。
  答:内道佛子,决分四派。若成五者非佛意。即声闻二派——有部、经部;与大乘二派——唯识、中观。佛在世时,为应众生根器,仅说此四种理趣。佛所说法,皆以空见而令众生解脱生死。虽为应机,说为四种,然皆为引导众生令彼等转入最后不共甚深“中观”。故先了达“有部”见,方易了达“经部”见;先了达“经部”见,方易了达“唯识”见;先了达“唯识”见,方易了达“中观”自续派见;先了达“中观自续派”见,方易了达最细之“中观应成派”见。过去西藏将藏语“额”(你我他之下,方译义为“吾”)、“杠萨”(义为补特伽罗),“大”(义为自我主宰)、“几补”(义为士夫)诸词,常致混淆。“无明”无始以来执有谛实之我,欲遮拨为无,须先以认识“所断”为入门。各派皆建立二谛。胜义谛“所断”,乃执“实有”,破除“所断”,即是空性。此属“无遮”。此自续、应成二派之所同。其所不同处,在于成立“实有”之解释上,于所断分粗细,于见分优劣,此为宗喀巴大师不共教授(大师之前,藏中无有阐发此义者)。自续派以下,皆将我与所缘分二,如问大众部,正量部何者是补特伽罗我?必答“五蕴”;唯识师必答“唯心”(依教唯识许有阿赖耶,依理唯识不许阿赖耶);中观自续派必答“六识”;中观应成派以补特伽罗之我名即我(所以然者,以补特伽罗本无我,由执我之分别心安名而有)。以上所说皆为名言之我,非谓应断之我。如正量部(小乘有部一支)以五蕴为补特伽罗之我,彼谓缘五蕴为名言之我,与缘五蕴为人我执之我,其义相似,意谓执五蕴有“自能”(藏语浪吉土伯)成就之我,即人我执,是所“应断”(缘心者亦尔,“法无我”有部、经部不说)。
  依教唯识师说:“染污末那(第七识)缘阿赖耶。”谓彼有能执以为我。有颂大意说,未离补特伽罗之我处所,谓彼乃有自能成立之物。故彼为阿赖耶,为人我执之所缘。许有阿赖耶,即许有自性成立(唯识二派,皆说胜义中,心有自性,因彼许依他起,圆成皆有自性,唯遍计无自性)。唯识师说:“外境依内心所现。”(如唯识师谓吾人眼见蓝色,乃由阿赖耶过去熏习力故,内心现为蓝后,乃由心安名为蓝。故离内心显现蓝色,及内识安名为蓝色之外,外境实无。)以此唯识师说:“执有离识外境(于遍计执实),即是法执。”此为唯识“是所应断”。唯识师无境之说,能所二取皆空之说(藏语“绒真你东”,意即内摄外持皆空,即所取与能取空(清辨论师破唯识说:“能所取空,究竟不断所知障。”故乃创立名言许有外境之新宗。应成派许外境有,则与此不同也。如月称阿阇黎虽于名言许有外境,然不随顺他宗之门径,故不能名经部行之中观也)。唯识执五蕴有(自能)!(藏语浪吉土伯)成就之我,好人我执,是所“应断”(缘心者亦尔,“法无我”有部、经部不说)。唯识以无明归于五钝使之列,不属于我见,以为无明与我见,虽同在一起,其性各别。而应成派则直指我见为烦恼无明,此为两派不同之点。下三部皆于世俗名言境补特伽罗许有施设安立之我,此为相共一分。如是寻求我之本质者,此分各宗不同,或说为五蕴,或说为心,及阿赖耶。此为有境,如补特伽罗之相,谓随依于五蕴安立之士夫谓相(藏语【扯里】),其本质者,谓如象、马、人等各别有情,为本质(藏语【春西】)。此诸许规,就修道者及流转者等补特伽罗安立名言之义中,须于施设之我,及彼本质(春西),如阿赖耶等安立为我之二种而知也。除应成派外,各部于施设安立之我上,尚嫌不足(安立不下),乃辗转推求(循名责实),必寻求其本质。如于犬之五蕴安立犬名,进而更求其本质,最后决定以犬之意识,为其本质。乃谓犬之意识,为犬之补特伽罗我。然而犬之意识非犬,如谓意识为犬,则其意识有毛矣。(彼等不解唯名安立之理,故须由名以推寻其本质。)
  佛智于一切所知境,凡执实心,人法二执所摄,无有执者,二我所不摄。证空性二无我所摄,无二无我所不摄之空性。除中观应成派于我执之建立,不同余宗。自续派以下诸宗,大都说补特伽罗有自能(藏语 【浪吉土伯】 )成就,即是【人我执】(除小乘犊子部说补特伽罗有我,因此部多为外道转入,执离蕴我见甚重,习气极深。犊子部虽许补特伽罗有自能成就,然不说彼是【人我执】)。唯识师说:执有离识外境,即是法执(于遍计执实)。自续派说:执法本体有真实成就,即是法执。自续派又说,缘于自蕴执有自能成就之实我能作者执心,此我执萨迦耶见之行相。此与应成派所说,粗细不同,应成派以自续派所说为萨迦耶见之粗分。应成派以三毒之痴,即无明。事物之自体性(自能成就)非有(法非有,乃有分别安立而有),而强增益,于见法性(真谛)作障为性,名曰世俗(即世俗心,即颠倒心,)。于境执实即无明,此许彼即染污无明。于法我执建立烦恼障与所知障二者中,此为初也(此乃本宗应成特法,自续派以下皆说法我执,所知障摄)。
  自续、应成二派所认识之[所断]:一法之成,必于彼方有安立名处成立过来,此方有分别心安名过去,二者相合,始成一法。所执谛实为胜义理所断,应成、自续皆如是许。而稍异者,应成先认识所断,而后抉择其有无;自续不如是许(依自续见,不能了达空性)。于所执谛实虽二派同许为胜义理所断,然对于谛实之解释却各有不同。如瓶之本体有自性,乃应成派所断,而自续派则不将瓶之自性列入其胜义理所断除中。自续派仍称为中观者,其许一切法,皆非实有与应成派共故。(如昔厦却巴难宗喀巴大师说:“自续派师于其论,随处皆说法非实有,无自性与应成派同,而汝判其见有胜劣,恐非古说,出汝臆断。”此实皮相之论,未尝深究二派见之异同。说二派见有胜劣,非唯出自宗喀巴大师创说,印度如佛护诸师,藏中如玛巴、弥拉、萨班皆如是说。如说:“宗见非经师教授,不能知其胜劣,此见仅属中平者。自续派说诸法有本体,无自性;应成派说诸法全无自性。”宗喀巴大师指示说:“自续派虽知诸法实有,是胜义之所断,然许本体自性成立,乃其智力观察所不及。”)然真能证空得中观见者,除应成派外,实无余宗也。自续派见尚不能断微细所断。应成派将瓶之实有及瓶之自性(如谓本体有自性),皆列入所断中,此为自宗认识所断之要点。
  自续派说:“瓶之实有,乃执瓶非由识所显现安立,而由彼自成,是所应断。”彼谓瓶由执瓶眼识现见安立彼相而有。粗略观之,似与应成派相同,皆谓诸法由内心安立。然应成派谓颠倒错误内心安立;自续派谓非颠倒错误内心安立。彼于[实有]解释不同,彼自续派说:一切法皆由内心显现力而安立,内心显现又非颠倒错误。如瓶若不依不错乱内心显现安立,而瓶自有其不共存在因缘而成瓶者,即是[实有],是所应断。自续派所谓执实者如此,所谓[应断]者如此。
  应成派说:“诸法唯由分别安立假名。若不由此安立名过去,而彼实有自性显现过来,此即执实,是所[应断]。当知应成派所说[应断]者,诸法除唯分别安立之外,一切实有,皆所应断;自续派所说,不依分别安立而本身自有其不共成立之法,皆是实有,皆所应断。自续、应成二派虽皆谓由分别安立,然自续未说诸法唯由分别安立,应成则谓唯由分别安立。多加仅此[唯]字,则于诸法自性,遮破无余,毫无留滞。自续派不加[唯]字者,因彼虽谓瓶由分别安立过去,然尚许瓶之本体,仍有自性成其为瓶显现过来。应成派不许如是自性,故说唯有分别安立。故知二派所许[应断]有粗细之别矣。
  应成派说:“非唯分别安立,皆属实有,是所应断。此是无明所贪着之境,说彼为我,或名自性。无此名无我。人法二无我之体相同(空性相同),于法差别门中不同。”此应成派所许,与有部、经部、唯识、自续所许不同。能空补特伽罗之本能(藏语[浪吉土伯]义为自能),曰人无我,此有部、经部、唯识、自续所许皆同。至于法无我,有部、经部不说。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云何各派于应破之量,所许不同?不易合量(或太狭,或太过),试言其概。
下一篇:问谛实(我或自性)若有,如何能断?若无则何须断(自性既无,将以何为所断)?
 支那堪布大乘和尚引经说:“于施等六度,现行耽着...”如是等处.当作何..
 为修解脱生死苦之出离心,为何应先修远离三恶趣苦之出离心?
 应可皈依处,须具如何德相?
 何以诸佛菩萨,诸大德须示涅槃方应机?何以当劝请勿速示涅槃?
 修定应以何为加行?
 如已对师生信,尚未生十分恭敬,应以何法生此敬心?
 应布施之十种对境?
 有说:“空性离言离想,任何念想,皆不能修。”此说是否应理?
 善修之情况应如何?
 菩萨应行应断纲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法师 印光大师传奇 第十三章 入世说法[栏目:大法师·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 佛陀品[栏目:譬喻经]
 大权示现[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劝兼念观音[栏目:净土宗文集]
 冈波巴四法·觉知的心——奢摩他“止”修开示[栏目:卡塔仁波切]
 跋寰游记[栏目:太虚法师]
 般若韵音——春节法会恩师答问[栏目:智敏上师]
 以经为枕,痛失功名[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走在学佛的路上(常耘)[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诸大鬼王一多耶![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