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云何各派于应破之量,所许不同?不易合量(或太狭,或太过),试言其概。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7
  【第二四九则】
  问:云何各派于应破之量,所许不同?不易合量(或太狭,或太过),试言其概。
  答:于无明所执之境,依教理,知其非有,故认识无明一科,乃在认识[应破]。然于应破不易合量,或太过,或太狭。佛说四嗢陀南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初二句易了,惟第三句最难通达。故所谓[应破],乃与无我义相违者,即应破。然因机感不同,各派于应破之量,所许亦不同:
  有部、经部仅许人无我,不许法无我。故其应破,乃谓自能成就之补特伽罗。
  唯识、中观皆许二无我。人无我之应破下三部同。于法无我细分,彼等谓即空性。唯识其应破:谓遍计有自性,即空性之应破。
  中观自续派所说与空性相违之应破,乃不依非颠倒内心,安立外境自能成就者是。
  中观应成派所说应破,乃非唯分别安立,安立名处有自性成就者是。
  下二部所许人无我应破,固嫌太狭;唯识,中观自续派所许二无我应破,亦嫌过狭。所以然者,彼等先于应破,未如量认识,故彼纵已如说破除,亦不合空性之量。唯应成派所许应破乃合量。余派所许[应破]破后所证空性,皆不能遍空性境,但证一分空性(藏语“尼拉东你”尚有一分无义空性、损害空性等)。余部所证人无我,乃一分无我。唯识所证法无我,亦是一分空性,但证遍计空性,于依他、圆成之空性,尚未证得。
  自续派于无余应破,尚未尽破,余有微细应破——法能自性成就之执,故犹嫌过狭。
  此外,别有将一切法皆认为胜义理之所应破者,或谓无空性量可证,故无苗芽生因缘,若有苗芽生则堕四生。彼谓:中论破四生,于观察实性正理,观察一切法,皆不可得,如瓶于其口、腹、底等,观察瓶不可得,故瓶非有。彼之错误有四:一、彼等将应修应破,混淆不清;二、彼等将“无实有”、“无自性”与“无”混而为一;三、一切法于比量中“未见”一切法,遂谓一切法“无”。空性等持中专注空性,未见俗谛,如世间未见之物,不能谓“无”。如未至印度,不见“金刚座”,然不能谓“无”;四、彼等将观察俗谛理智与观察真谛理智,混淆不清,不了真俗分齐(界限)。彼等认为一切法有,即有自性,一切法无,“自性则无”诸如此类,皆为太过。
  宗喀巴大师时,藏中诸师如巴扎诺扎瓦(巴扎译师)、尼敏玛及香汤扎巴等,多犯遮破太过。诸师皆自许为中观应成派,然谛观察则不然,彼等将“破境”(藏语“嘎细”,谓此破之根本事,即一切法是),与应破(谓执实)混合为一。彼等谓:于胜义谛中一切法不可得;又证空性等持,不见一切法;又一切法无能成之量(眼耳等皆非量);又若一切法有,当堕四边(有、无、俱是、俱非),然中观者应破四边。故谓一切法皆无有。诸师又思维一切法若无,则堕断见,若说有则又执实,说亦有亦无,则有二边之过。由不善安立故,乃说诸法有无不可说,是理非理,亦不可说,是谓不可思议,是谓离言。以任何亦不可说为决定了义。复返于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彼等一类说名言虽有,然由颠倒安立,故非真实有;一类说一切法名言虽有,然非真有(非有),胜义无亦非真无(非无)。彼说名言有者,恐违月称论师入中论释中,所标之“一切法名言有”义也。
  应成派特法:一、依境(根):说依二谛行相而抉择;二、依行(道):说具福慧二资粮;三、依果:说证法、色二身。如诸师所说,若通达第一特法,则知彼等已将二谛列入[应破]中故,由是亦破二资粮,并违害二果。彼等说“非有非无”,即是无义。月称入中论说:“说诸法非有非无,极为不合。非有与有,乃现前相违(彼此观待,互相为量),若许非有非无,则堕于第三聚。”
  又应成派特法:于许一切法无自性中,与生灭系缚、解脱诸作用事,不相违害。如根本论说:“若谁有可空,于彼一切成,若谁不许空,于彼皆不成。”
  昔西藏译师峨洛钦波说:“胜义空性非所知境。是所知境,即非空性,有所得故。有可寻得,即是实有。”此说与中观相违,亦犯遮破太过之病。若空性非所得所知境者,则于空性闻思修证,皆成无义。且与经说应谛观空性说相违。彼谓[断空],即无遮空,此不易察。
  又克珠杰所着千聚集中谓遮破太狭者:彼等谓实有具三特法:一、本体非因缘生;二、作用不依他立;三、暂时不随他转。具此三法,是谓实有,能破除此,是谓证空。若此即为证空,则唯识师亦证空矣。彼不知瓶系因绿生依他,刹那转变,故此三法为应破,其所证空,非圆满空性。依应成派说,空性适具此三特法:空性是常、不依他安立,非因缘生。彼等乃列入应破中。空性安立,不观待他者,如世间此岸彼岸,观待而有,然既至彼岸,则以彼岸为此岸,将前彼岸之名遮回矣。空性不然,任观待何法,其为一切法无自性之义,不能回遮。故空性迥然独立,不观待他而安立。
  破所破太狭者。入中论释明言:“空性是常,不变不移,不假因缘造作。因缘变时,果亦应变,而空性不变,故非因缘造作。”所谓不依他者,非谓不依因缘,前已说故。亦非谓不依支分,以空性即依缘起,即依他故。而论说不依他者,乃谓就安立说,不观待他故。藏语[顿诸]义为实有成就,乃修空性者之所应破,而空性实具三特法,彼等遂误为实有成就,以为应破者矣。如水之热,乃观待火而有,火无则热法即被遮回。如绳待短则长,待长则短矣。此岸彼岸喻亦然。空性任随观何法,皆不转变消灭。故谓空性如三世不颠倒之火性。何谓三世不倒?如执现在之火为有,而过去未来则无火,故于过未成颠倒。如火之实有空已(火之自性空),则火之过去自性本空,现在、未来皆自性空,故于三世无倒。是谓[尼公默恶窝],义为本原体性,具永久不变不迁之义。本原体性,非假造作(此谓不由因缘造作,然非不依因缘),三世无乱。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欲断无明,须求通达无我见,以是否唯依显教而说,密宗为迅速成佛之法,或有他径?
下一篇:内道佛子,依佛密意,决分几派?试说各派之密意,及各派认识之“所断”。
 由修下士共道法门,心初生起之量为何种?於如是法门,虽作闻思修,未入其要..
 云何萨迦邪见,分我及我所二种,及其与我执之差别?
 对於下士共道及中士共道之加行与正行,应如何理解?
 一心专注所缘之法,试言其要?
 欲断无明,须求通达无我见,以是否唯依显教而说,密宗为迅速成佛之法,或有..
 应修何等道,而为减除生死轮迥?
 “持戒”应如何修学?
 一切法门,后后依于前前,已如前说。若以密乘而言,其后后依于前前之要领为..
 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何谓自他平等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第四章﹕谨 Chapter Four: L..[栏目: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十义量 序[栏目:韩清净居士]
 第七 神足相应[栏目:大篇]
 相应1经 指甲尖经[栏目:相应部 13.现观相应]
 禅是一枝花——《愿力的奇迹》读后(姚展雄)[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学处篇 第八节、持戒的功德[栏目: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皈依问答(四十七):应怎样理解皈依和祈祷的关系?[栏目: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唤醒修行的意识[栏目:法闻法师]
 佛教信仰与和谐家庭(觉真法师)[栏目:佛化家庭文集]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六天 字字入心不空过[栏目:智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