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共修的意义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7

共修的意义
文/ 见舰法师

  
黄昏时,抬头看见一群大雁,呈V字型从天边飞过。望着那白色的身影,不禁赞叹牠们,竟能如此和谐而有秩序地共同飞翔。同时,自己也产生了好奇心:牠们为什么要一起飞翔,并且排成V字型的队伍?到图书馆查数据后,才了解其中的原因。

  当雁鸟鼓动双翼时,产生的气流成为飞行时的助力,而对尾随的同伴具有鼓舞的作用;因此,当雁群排成V字型,能够比一只雁鸟单飞时,增加百分之七十的飞行距离。此外,当雁鸟脱离队伍时,牠会立刻感受到一股力量阻止牠离开;藉由前面伙伴提供的助力,牠很快便能再回到队伍中。

  雁群借着一起飞翔的助力,让续航力增加,而能飞得更远。大众在精舍共修,也是相同的道理。众人一同用功,相互学习,减少走错路、走远路的机会;遇到挫折或障碍时,也能彼此鼓励,勇敢面对逆境而不畏惧。同参道友借着共修的因缘,产生相互扶持的力量,因而在菩提大道上,能够走得更远、更省力。如果心生懈怠,却见他人都在用功,松懈之心便会提振起来;如同雁鸟想脱队时,自然有股力量促使牠回到群体中,继续前行。

  相对地,一人自修时就无法获得这些好处。在家用功时,若遇到外境的干扰及诱惑,比较容易懈怠,而无法摄心专注。譬如:刚刚静下来打坐,电话就响了;刚接完电话,又有邻居或邮差来按门铃等,这些事情都会让自己分心。好不容易静坐了一段时间,却想停下来喝口水,喝完了水又想看看新闻、查查金融行情等。对于这些障碍修行的外缘,一般人都很难放下,因此无法专心用功。

  《法华经》中记载,在大通智胜佛的时代,有十六个王子同时发心出家,并一同宣扬《法华经》, 最后十六人皆成佛道。《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也记载,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曾与三千人共同诵持五十三佛名号,因此共修因缘,三千人分别于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中成佛,可见共修因缘所得果报之殊胜。因此马祖大师建立丛林道场,让出家僧众能共同修行,共成佛道,如同五祖法演禅师所说:「所谓丛林者,陶铸圣凡,养育才器之地,教化之所从出。」

  教育有四种:言教、身教、境教、制教。大众在一处和合共修,就是境教。在大众共修的清净环境中,自然会提起道心,精进用功,如同《阿弥陀经》所描述的净土世界:「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大众至精舍共修,所闻、所见皆是善法,身口意三业就容易清净,当下就是净土。

  你还是一只孤雁吗?加入飞向净土世界的雁群吧!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戒的精神与意义
下一篇:福气满门
 修行的自在之乐
 知因识果作生命的主人
 自利利他福慧圆
 无常的曙光
 福气满门
 出坡的真实利益
 缘起观于生活中的助益
 慈悲浩瀚父母恩
 和合的重要性
 当下这一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把命交给佛最好[栏目:仁焕法师]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3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六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栏目:静波法师]
 交给时间一份幸福的答卷[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行由品第一[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竭诚方获实益论 讲记四(印光大师文钞选编)[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有人说“学佛不需要学佛经”,“佛经过时了”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佛陀的教育 六 如何放下万缘专心念佛[栏目:金明法师]
 相应17经 凡无我者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正法道场难值难遇[栏目:如孝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