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孝道之实践与重要性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67

孝道之实践与重要性
文/见冉法师

  孝心,乃孝顺父母尊长的心意。真正的孝心,是不让父母担忧自己的生活起居,远行须告知父母,并且速往速归。对父母常怀养育之恩,一心照料,纵遇不顺之事,也应忍受。

  昔日佛陀于净饭王逝世后,欲报其恩泽而担举父棺;目犍连尊者欲救拔母亲脱离饿鬼之苦,而启建盂兰盆法会。古代圣贤尚能孝敬父母,更何况是我们世间的凡夫众生呢?在众多善法中,以孝为首,过去的祖师大德,皆注重孝敬父母,以往的贤君忠臣,亦离不开孝道的精神。孝道之所以重要,是因父母恩重如山,所做一切都是为子女着想,其恩难以报答,所以即使父母不在世上,也应多作功德善法回向,使其超生善道、往生净土。

  在儒家的《论语》典籍中提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今之人,以为只要养活父母,让他们有得吃、住就是孝道;其实,当中若无孝敬之心,与饲养动物又有何不同?所以,子女要以虔诚、感恩之心来事奉、孝养父母,才是孝道根本。

  《白水老人百孝经》说:“羔羊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兽实可怜。”畜生之辈尚能实践孝行,如果人们不懂得尽孝道,则比那些知道要报父母恩的禽兽还要可怜。因为人若不懂得孝顺父母,造作五逆十恶之罪,一定会遭世人唾弃,日后必招感无量苦果。

  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知恩、感恩、报恩。从小开始,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凡是有好的东西一定留给孩子,没有一点私心,而一切辛苦都由自己承担。《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里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可见父母之恩浩瀚难以回报。

  所以,真正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就是将父母所给予我们的这份爱,化为大爱,爱所有一切众生,使这份爱能够渊远流长,温暖整个世间,不仅自利又可利他,处处行菩萨道,这就是大孝的实践精神。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畏善情结
下一篇:出坡有感
 成佛资粮──随喜功德
 莫“放纵”,真“自在”
 敬重的老菩萨
 最完美的基因 乃人人本俱心性
 六斋日的由来
 护念
 
 生命真主人
 断除病因,从生活中做起
 〈大智度论札记〉--时间与心念(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皈依三宝表图略解(净天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六集[栏目:慈法法师]
 一轮明月映天心——从谂和南泉[栏目:张文良教授]
 Kammatthana[栏目:Others]
 高调做事是一种责任[栏目:慧语禅心]
 挂玉佛像是否能消灾保平安[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中秋快乐![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五)上下错谬而持[栏目:圣者言教]
 莲社四祖 唐云封法照国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与时俱进是佛教的特质与品格[栏目:向学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