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广学多闻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0

广学多闻
文/见軮法师   

  俗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是世间法或出世间法,成功永远是留给准备好的人。想要成就佛道,福德、智慧缺一不可,因此佛又称为福慧两足尊,福德和智慧已达到究竟圆满。修行该如何修?这就是大方向,一个努力的目标。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想圆满自己的修行,就要修福德、修智慧。我们现处于一个全球化、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愈来愈频繁,想要弘扬佛法,如果语言不通、学识浅薄、言不及义,想要圆满修行、弘扬佛法,连个工具、方便都没有,是不容易达成的。

  佛陀还是太子时,净饭王请博学多闻的奢密多罗教他各种文典、技艺、宗教学、医药学等等,又请精通武术的羼提婆教他兵法及各种武器,面对这么多的学问技艺,佛陀都是虚心学习。孔子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表面上看起来孔子是因年轻时地位卑下,而学会很多技艺,但这句话却隐含着他对学习的热中。不仅如此,孔子亦和师襄子学琴,过程中他不只学习琴艺,也要清楚地了解作者的为人后,才肯罢手。如同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教导我们学习要“会、熟、巧、精”,没有这好学的动力,孔子也不可能成为后人所敬仰的至圣先师。清康熙皇帝在十七、八岁时,曾因读书过劳而咳血,但他仍不愿就此休息;甚至在三藩之乱时,仍不废读,因为他认为:“读书一卷,即有一卷之益;读书一日,就有一日之益。”《八大人觉经》云:“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修行人如果不知道广学多闻、增长自己的智慧,又怎能圆融无碍的广度群生?

  《四十二章经》云:“广学博究难”,人人都有惰性,为自己的懒惰找藉口,找理由不学习,执理废事,存着这种心态想要开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就像冉求曾对孔子说:“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而被孔子批评:“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说他画地自限,不知长进,半途而废。《大乘起信论》云:“体大者,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因为我们的心不平,有是有非,所以无法和理相应;这念心有了遮障、有了障碍,因此无法巧妙地运用一切法利益众生,广作佛事。所以我们要博学、勤学,藉境炼心,当面对浩瀚的学海时,会不会起烦恼、生懈怠,是否能安住于直心上?学问有成就了,会不会又心生傲慢,没有办法销归自性,又起人我是非,贡高我慢,目中无人。

  六祖大师说:“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广学多闻难道不是就在修行吗?真正了解了 导师所教导的无上心法,就知道广学多闻也是修行,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不但化除了自己的烦恼,向直心迈进,若能精通各种语言、学问、技艺,弘扬佛法更是如虎添翼;若能运用种种善巧方便接引大众,就是真正的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修福德、修智慧达到菩提涅槃的究竟地。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共修的力量
下一篇:识苦能忍,成无上道
 给每个人学习的机会
 虚云老和尚朝山报母恩
 生死情爱 缘空破执
 护念
 识苦能忍,成无上道
 菩萨悲心方便开,众生佛心究竟入
 云来云去,天空依旧清明
 结夏安居
 法会有感
 多一分恭敬,少一分业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四篇 广大圆满 第十一章 藏王亲礼莲华生[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九○八)[栏目:杂阿含经]
 慈航普渡·拔苦予乐 第四篇 感应事迹举例 五、恶风翻船(救风灾)[栏目:慈航普渡·宽运法师]
 往生四因与二障碍[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忍辱法门的修正(高铭)[栏目:忍辱]
 信心——修行与成就的根本[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座下如何与法相融[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集[栏目:慈法法师]
 No Ajahn Chah《001》[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一二五六)[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