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习观音菩萨的慈悲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35

学习观音菩萨的慈悲
文/见绚法师

  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可说是大家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广受世人的信仰,主要原因是菩萨有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若众生遇有灾厄困难时,只要至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菩萨即寻声赴感,无求不应、无苦不拔,因此称为“观世音”。又因菩萨有大智慧,于一切事理悉皆通达无碍,能随类化身,寻声拔苦无所障碍,所以称为观自在菩萨。

  观世音菩萨,早在无量劫前即已成佛,号为“正法明如来”,因慈愍众生而倒驾慈航,随处应机说法、度化有情。《普门品》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即是菩萨随类化身、救度众生的最佳写照。“慈”能予乐,“悲”能拔苦,能拔除众生的苦痛、施与众生欢乐,便是慈悲。菩萨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行慈悲之时,不会因任何困境而退失菩提心、慈悲心。由于在因地上努力不懈,了解缘起性空之理,与十方诸佛本具的妙觉心体相应,所以只要众生起个心、动个念都能了知,并能随类应化,拔其苦难。

  一般人也有慈悲心,但是为何无法像观音菩萨一样自在变化呢?若慈悲当中夹杂了私欲、情感,就免不了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当条件不具足时,慈悲心便发不出来了。例如,老师对学生慈悲,但是当学生不听话、不恭敬……时,自己是否还能不断的谆谆教导,不觉疲厌呢?或者,因个人的好恶,导致无法做出平等的对待。若欲扩展自己的慈悲心量,当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发愿助他们离一切苦、得究竟乐。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包含了清净智慧,慈悲的当下,反闻闻自性,如《楞严经》所说:“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这正是修学菩萨道的行者们所应学习的目标。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真诚的人生
下一篇:禅修是心灵教育的良方
 生死一瞬间
 择友之道
 展露生命的微笑
 梦中演讲讲不完 梦醒方知未曾言
 出家与在家
 知因识果对人生的助益
 脚踏实地
 《论语》“颜渊问仁”新思
 做人生的主人
 红尘自在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斋天祈福与学佛[栏目:传喜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一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佛教基本知识 第一章 教理 第六节 三法印与一实相印[栏目:佛教基本知识·正果法师]
 中论讲记 卷四 观四谛品 第二十四[栏目:中论讲记·智谕法师]
 我对安祥禅的体会(斯朋锡)[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一 禅修坐姿)[栏目:宗净法师]
 西藏文学与诗歌[栏目: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心甘情愿 钱,用了才是自己的[栏目:往事百语]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四十四)[栏目:佛说无量寿经讲记·智圆法师]
 10 慈悲的魅力[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