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激发善念,止息恶念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0

激发善念,止息恶念
文/见疆法师   

  古德云:“染缘易就,道业难成,不了目前,万缘差别,只见境风浩浩,凋残功德之林;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世间苦多乐少,一切染缘,招感恶报,受苦无量。

  所谓“万法唯心造”,外境由心念而起。若是“心火炎炎”,心中贪瞋痴三毒炽盛,必将招感种种苦果。《三昧水忏》的缘由,起于西汉时袁盎一念恶心,使晁错为皇帝所杀,怨憎之心使其累世跟随袁盎,伺机报复。唐朝时,袁盎转世成为悟达国师,因起一念贪慢之心,让晁错有机可乘,得以加害。悟达国师因恶心而感恶果,饱受膝生人面疮之苦。然而,悟达国师过去亦曾以善念救助迦诺迦尊者示现之病僧,因而在其深受病苦折磨时,蒙尊者救拔,为两人解冤释结,此为因善心而成就之福报。悟达国师痊愈之后,写成《三昧水忏》仪轨,朝夕礼诵,并将自身经历流传后世,令众生明白善恶因果,深自警惕,而能至诚忏悔恶念,起诸善念。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须待受苦之时,始知离苦;菩萨知晓苦果以心念为因,故从因上用功,护念此心。佛陀开立慈悲法门——忏悔,即是教导众生改往修来;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从今以后永不再犯,即能使染污之心回复清净,离诸恶果。当知无量劫来所受之苦,非由一日所造之罪障而得;欲离苦得乐,须于佛前求哀忏悔,并精勤不懈,止恶行善,使福慧日渐增长,恶业日益消融,自然能渐趋光明。

  经中言:“所处生死身所出血,多彼恒河四大海水。”众生以苦为乐,不知人生无常,因而虚度岁月,造作身口意三业,轮转六道。生死无常在何方?在周遭亲友之间比比皆是。安养院中尽是失智或身障之人,当年之风光岁月,于今何在?光阴倏忽即逝,唯存病榻上无神失智的躯体。生死无常在何方?在自身中炽然逼迫。故须常念生死无常,由无常中激发道念,起诸善念,修诸善行,不再混沌过日。

  经云:“怖心难生,善心难发。”又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造罪,殃堕无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应观无常果报,生怖畏心,常自警惕,激发善念,止息恶念,始能避免生死苦果,趋向解脱安乐之道。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行脚心得
下一篇:初祖悟心
 梦破方称出格人
 仁者乐“山” 你的身心就像一部普门品
 真忏悔——“千部论主”世亲菩萨
 心中愿
 浩然正气
 精进波罗蜜
 这边风景独好
 打通心中的隧道
 尊重生命 慈心不杀
 作主与做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六卷[栏目: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有志者事竟成[栏目:宣化上人]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E 从1084经到1103经,基本上都是叙述魔王波旬是如何给佛陀和诸比丘..[栏目:界定法师]
 譬喻[栏目:慧净法师]
 我家也有人出家,但现在许多人,包括亲戚在内,都不接受这种行为,认为出家是很悲惨的事情。请问,您对此怎..[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7.为法衣发无上道心[栏目: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生活随笔[栏目:修行笔记]
 明师:点燃你智慧之火的人[栏目:雪漠]
 原始佛教(二)佛陀及其教团(圣严法师)[栏目:原始佛教理论]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19[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