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和合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73

和合
文/见芥法师

  “和合”始终是古今中外人类共同的愿望,例如:自古以来,人类即顺应自然的运行变化,以期天人合一;或者与他国邻邦和合,兵马永革而世界太平;举国上下一心和合,得天下为公之大同治世;家庭和合,而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人与人之间和合,创造和谐的生命共同体;乃至追求个人身心和合,健康安乐。这些都是世间法的和合。

  佛法也是在和合中自利利他。大乘菩萨行者,内自谦卑,外常和敬,以慈、悲、喜、舍的精神摄化众生。而“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则是菩萨行者善巧接引有情众生,导以大乘正道,开示悟入诸佛知见,令得究竟和乐。若有众生好乐财物者,菩萨行者即以三轮体空之心施舍财物(财施);若喜乐真理法者,即施予真理(法施),进而引入佛道,这些都是“布施摄”。随顺世间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慰问、祝愿、赞叹,或是宣说正法的出世间爱语,令他爱乐,进而引入佛道,则为“爱语摄”。“利行摄”则是如同《梵网经》所言:“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己,好事与他。”而劝人行正法、修善行。或以身口意广行善法,令他人各沾利益,进而引入佛道,是为“同事摄”。所以我们检视菩萨行者的心意、口言、身行,无一不是在力行和合之道,并且更积极地在和合中济度众生。所以“四摄法”是菩萨行者以出世的态度,慈悲广行入世的和合精神。

  佛教中,“僧”就是和合的意思。理上来说,就是出家僧众有一种共识,认同佛法为人生的真理,并且互勉互助一同来修证这个真理,落实在利益大众的志业上。从事相上来说,则是指出家僧众以质直心远离傲慢、争端等不和合的因缘,创造身、口、意三业六种和合爱敬的条件,共成佛果,即所谓“六合敬”:一、身和同住,远离杀盗淫妄等过失,共行善法的和平共处;二、口和无诤,言语中不出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不起乖诤,而能宣说佛法,相互增益;三、意和同悦,大众的心意对菩提涅槃有共同的信心和欣悦;四、戒和同修,共同来诵戒,遵守戒律,并且透过个人的反省检讨,相互劝善止过,更能如法如律,住持正法;五、见和同解,共同具足正知见,对于真、俗二谛有一致的共识;六、利和同均,在食、衣、住、行等生活上,相互布施照顾,平等均沾。因此“六和敬”是出家僧众为解脱烦恼,在菩提道上行持出世间法的和合。

  无论是世间或是出世间,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靠内因外缘的和合,然而万里途程不离初步,“和合”最根本的重点就在于这一念平和的心。所谓“心平世界平”,外境的和合,需要靠每个人内心的宁静、平和而产生,因此在这一念心下工夫,才是成就和合的关键,如此才能消弭猜忌、暴戾、纷争之气,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到达和合的彼岸。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知因识果对人生的助益
下一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成就千手眼
 在安身立命处 直下承担
 拔草
 佛法与科学
 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宽恕
 自利利他福慧圆
 以苦为师
 真知道就做得到
 孝道之实践与重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略论中道缘起论[栏目:胡晓光教授]
 越是简单的饮食越健康[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双手是聚宝盒[栏目:一池落花两样情]
 183.樟树神求受戒 Being aware that a camphor spirit sough..[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无生果─阿罗汉果[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二十三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H 1117经:天众修持八支斋戒[栏目:界定法师]
 先知己过,再学恕人[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空灵的艺术境界[栏目: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