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信心者,一切行以信为首,众德根本。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9

信心者,一切行以信为首,众德根本。

唯有信心,才能开启智慧之门,
进而了达人生的真相,走向光明。

文/见璞法师
  

  人生的旅途上,除了要有衣食住行做为途中的资具外,尚需要仰仗佛法这盏大明灯,指引人们走向康庄大道,才不致于使人走错路、走远路,而误入歧途,横遭堕落,但是要如何点亮这盏明灯,它的动力是什么?《梵网戒经》:信心者,一切行以信首,众德根本。是的,唯有信心,才能开启智慧之门,进而了达人生的真相,走向光明。

  既然,信心能带来光明,那么该要如何信,才能一路到底,永不退转呢?先以现今一般初学佛者来说,他们的态度总是停留在传统的观念当中,以为学佛不外就是念佛、诵经、吃素,或者佛菩萨、神明很灵感,有求必应,总是在生活上不顺遂时,才想到学佛这回事;或者因为家庭信仰关系,就跟着家人信,很少会去用心思惟体会……等诸如此类,虽然,这也是信的一种,但这仅止于表面事相上的初信,未真正入理,没有智慧之照为前导,由于看不清楚,所以就很容易失去信心、进而成为迷信、邪信之属。那么真正的信是什么?诚如《那先比丘经.卷上》云:诚信者,无所复疑。信有佛,有佛经法,信有比丘僧、阿罗汉;信有今世、后世;信有孝顺父母,信有作善得善,作恶得恶,得信是以后心便清净。

  金刚赞云:“断疑生信绝相超宗。”而疑是众生的根本烦恼之一,疑能覆盖破坏清净善心,使心产生疑惑之情,不能彻见真理,犹如鱼鸟为网所罗,难以脱身;网蔽眼目,使不能见。又因疑情障蔽信根,让我们因为自卑,而怀疑自己的资质鲁钝,业障深重,非修行成佛的根器;因为自大,怀疑善知识的德性,而不肯信服,乃至良师难遇;因为自负,自以为是,而怀疑真理的可行性,乃至无法信奉正法。因为种种的疑,让我们心生暗鬼,暗鬼一生起,顿时面目变得可憎……种种的心思愁绪亦齐涌心头,令得四大不调,身心受苦,乃至无法自主地造恶业,而生死流转,不得解脱轮回的束缚,当然也就不能断除迷惘,见自本性。

  因此,既然疑令得人生不得解脱,何不舍苦就乐,而这乐的源头,就在于以信心来修习佛法,只要虔诚恭敬诸佛菩萨,必以不思议的力量,圆满众生求法求解脱的心愿;并且若能深信佛度众的大誓愿力,我们就得以常住在佛陀的慈悲愿海中。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一条永不回头的路
下一篇:起向高楼撞晓钟
 恩深似海,以行填满
 活在当下
 涓水长流是道心
 君子有成人之美
 脚踏实地
 智慧欢喜结善缘
 活在当下
 这个与那个
 自信不离自性
 说话的艺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夏侯均造药师形像免罪[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三、染意有覆无记性摄[栏目:韩镜清教授]
 漫说《中阿含》(卷一)~D 四、水喻经[栏目:界定法师]
 简单的感触(果彦)[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教授佛法应按什么章程传授?[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七)不能以词句掩盖觅心法见解[栏目:圣者言教]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三十六章 辗转获胜[栏目:妙祥法师]
 佛教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道德“软实力”的重大意义(潘宗光)[栏目:佛教与教育]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二、学习成佛的方法[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戒律智慧如眼脚[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