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处世
文/见庸法师
中庸云:“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论事、谋事、治事、成事就像开始一趟长程的旅行,要从足下一步一脚印的踏实着地,才能累积成一条悠远而深刻的实线,直达成功的目的地。对人、用人、待人、诲人则如开启心中的门窗,敞开的空间愈大,阳光的照耀就愈深入内心,开朗、真诚的光明则愈易感化他人的心。
春秋时代的晏婴,长不满六尺,却身相大国,名显诸侯,历任三朝的宰相,因为平日生活节俭,做事勤勉,深受国人推崇。在朝廷上,当国君问政于他时,他就直言不隐;若没问到他,他就正直地做事。太史公称赞他:“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因为有好的操守和认真待人处事的态度,使晏婴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贤臣。
在当时,有一位名叫越石父的士人,极富才华,却因案被囚禁在狱中。一日,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马上解下车乘上的一匹马为他赎罪,载他回家。到了家,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进入了室内,很久后才又出来见面。此时,越石父便要与晏婴断绝友谊,然后离去。晏婴吃了一惊,慌忙地整理衣帽,向他道歉说:“我虽没有仁德,但总也是解救了您的危难,为什么这么快就要离开呢?”越石父说:“当我被囚禁时,是他们不了解我,而冤屈我,但您既然了解我而把我解救出来,就是知己。知己对我无礼,实在不如被囚禁啊!”晏子听了,马上请他进去,并奉为上宾。越石父的方直,与晏子的知人和勇于自省的真诚,使得后人传为佳话。
做人处世,是细水长流,日久见真章,所以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人交,久而敬之。”待人处事若不认真、恳切,何以使人敬重佩服?历史上许多的名臣志士们,正是由于他们的忠诚、真挚和坚持,成就了他们的志愿和为人所景仰的名声,也成就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业。一切的成就,正是从心中这一念真诚良善的因心开始,方可扩展成无边的善缘和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