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慎独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55

慎独
文/见归法师

  《中庸》云:“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众人之前,我们常会在意别人的眼光而谨言慎行,深怕展露不好的一面,留下不好的印象;然而,若无旁人的注目,我们的内心是否也能如此光明?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型态的转变,虽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却愈重视个人隐私的空间。人于独处时,常会有苟且偷安之心,如此自欺则无所不能欺,倘若不能坦诚面对自己,表现于外的也只剩下掩藏与矫饰。所谓“诚于中,形于外”,诚,就是不欺骗自己,内心若能坦荡荡,自然也就无所畏惧。所以,在面对内心的当下,能清楚明白自己所起的心念,便是“觉”。

  高广的华厦可以安居,轻暖的衣裘可以保暖,丰富的佳肴可使温饱,便利的交通能够远行无碍,而令内心安住的处所又是什么呢?其实,真实无妄的自心,就是让我们安住之境。倘若内心无法坦诚,即使居住于华厦之中,身着轻裘、饮食无虞、运行无碍,也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欢喜自在。

  能真正认清自己,不加以矫饰,是“真”;能勇于修正自己,并乐于导正,是“善”;从自心中的真、善所展现于外的就是“美”。美并非只指外在生灭的相貌,而是法界良善的美好,一种令人绝对的愉悦。所以想要达到美的境界,唯有发自内心,从诚意做起,进而审慎面对自己,舍妄归真,必能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因此,“慎独”就是要随时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跳脱时间、空间的藩篱。唯有如此,修行才能防心偏曲,才能精进不懈,才能以光明的心念圆满净土。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体会
下一篇:培养恭敬心
 谁在看“我”?
 报本反始,不忘其初
 出家以来
 人动月不动
 这边风景独好
 知因识果命运改
 在安身立命处 直下承担
 法门无量誓愿学
 香积法味
 寻找生命的秘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传统佛教僧团管理的目标及现代意义[栏目:宗性法师]
 十七、兀尔忘缘[栏目: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
 禁用爆竹烟火观念正确[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戒律的传播与本土化[栏目:温金玉教授]
 提倡男女平等,就是抬高女人的人格吗?[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六集 (2011年四月)[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读《安祥集》体会——悟入空性话安详(妙华)[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九 五灯献者[栏目:长老尼之譬喻]
 鹫岭遗风[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七、公案 — 理事体用 3.无通菩萨[栏目:善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