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慎独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6

慎独
文/见归法师

  《中庸》云:“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在众人之前,我们常会在意别人的眼光而谨言慎行,深怕展露不好的一面,留下不好的印象;然而,若无旁人的注目,我们的内心是否也能如此光明?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型态的转变,虽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却愈重视个人隐私的空间。人于独处时,常会有苟且偷安之心,如此自欺则无所不能欺,倘若不能坦诚面对自己,表现于外的也只剩下掩藏与矫饰。所谓“诚于中,形于外”,诚,就是不欺骗自己,内心若能坦荡荡,自然也就无所畏惧。所以,在面对内心的当下,能清楚明白自己所起的心念,便是“觉”。

  高广的华厦可以安居,轻暖的衣裘可以保暖,丰富的佳肴可使温饱,便利的交通能够远行无碍,而令内心安住的处所又是什么呢?其实,真实无妄的自心,就是让我们安住之境。倘若内心无法坦诚,即使居住于华厦之中,身着轻裘、饮食无虞、运行无碍,也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欢喜自在。

  能真正认清自己,不加以矫饰,是“真”;能勇于修正自己,并乐于导正,是“善”;从自心中的真、善所展现于外的就是“美”。美并非只指外在生灭的相貌,而是法界良善的美好,一种令人绝对的愉悦。所以想要达到美的境界,唯有发自内心,从诚意做起,进而审慎面对自己,舍妄归真,必能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因此,“慎独”就是要随时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跳脱时间、空间的藩篱。唯有如此,修行才能防心偏曲,才能精进不懈,才能以光明的心念圆满净土。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体会
下一篇:培养恭敬心
 伦理 维系僧团之和谐
 共修的力量
 行者的跫音(一)
 谛听众生
 浩然正气
 众生欢喜,诸佛欢喜
 掌舵
 破除小心眼,开阔心胸
 择友
 以戒为师,自我管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什么有人不费劲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有些人却一直活在痛苦之中?[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科学&迷信[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西方文化中的素食主义之父是谁?[栏目:素食主义问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七十五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与祖师同行 捌 大地无寸尘 参禅须是大丈夫[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何谓布施[栏目:佛教与拜拜·圣开法师]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3 不杀生的利益之施无畏[栏目:宽见法师]
 噶当教言讲记(三)[栏目:噶当教言讲记]
 放生治病事例[栏目:放生病愈]
 第十五品 乐品[栏目:南传法句经故事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