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等念怨亲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93

等念怨亲
文/见恁法师

  人生存于世间,绝大多数过着群体生活。不论是食衣住行的物质生活,还是自我实现的精神生活,皆须在团体当中完成。从家庭、学校、公司,到社会、国家,乃至世界,都是藉由彼此的分工合作来完成个人及大众的生活目标。即使是一个离群索居的人,所立足的自然环境,仍然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在这样一个息息相关的网络式生活中,“广结善缘”便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方向。如果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协助,必能处处逢源。

  世间法如此,出世间法中“广结善缘”更为重要。修行人若欲行菩萨道,弘法度众,应与众生结下善缘。佛经上记载了一则发人深省的公案:一次,相好庄严、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到瓜园化缘,看守瓜园的女子不但拒绝供养,还斥骂尊者。但是年老的迦叶尊者来到同一瓜园化缘时,年轻女子立刻以欢喜心供养尊者最香甜的瓜。这样悬殊的差别来自前世的因缘:此女子前世是一只猫,因病往生而曝尸野外。阿难尊者与迦叶尊者前世也是修行人,一同经过死猫身边,阿难尊者嫌其臭秽而避走,但迦叶尊者则慈悲地将死猫埋葬,并为其授三皈依,祝愿它超生善道。由于过去结下不同的因缘,致使看守瓜园的女子今生看见迦叶尊者便欢喜恭敬,看见阿难尊者便心生厌恶。这则公案真实地说明了“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的重要性。

  《八大人觉经》阐明诸佛菩萨为成就自利利他之道业,所思虑觉悟的八件事,其中第六觉知为:“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当人们遭遇逆境时,经常怨天尤人,不但增长瞋心,更因怨愤而与他人结下恶缘。佛法教导我们因缘果报之理,即是“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若是贫穷困苦,必是今生或过去生中未能广行布施;若是诸事不顺,得不到贵人扶持,必定是过去在他人急难危厄时,没有伸出援手之故。既是如此,怨天尤人又于事何补?除了直下承担、惭愧忏悔外,更应该积极修善培福,福德具足才能事事顺遂。

  “广结善缘”即是累积福德。和众生结下的善缘、清净法缘,便是自己的功德法财,可作为立身处世及成就道业的资粮。与众生结缘的方式莫过“布施”,供给众生一切所需。无论是财施、法施,或是无畏施,皆应本着第六觉知中“怨亲平等”的精神来实行。世人的积习便是爱着亲眷、憎恶冤家,但是,亲眷之间依恋深厚,一旦遭逢变故则反目成仇,受到的伤痛也最大。因此,亲即是冤,爱即是恨。远离对特定对象的爱着,便能远离日后的怨憎之苦。相反地,“冤家”或“仇敌”也不是永远不变的,如果外在的环境变迁,或是内在的心境转移,则可能解冤释结,化敌为友。从另一方面来说,今生的亲眷可能是过去生的冤家,今生的冤家亦可能是过去的亲眷。在累劫的轮回中,我们已与无量的众生结下善恶不等的因缘,为什么还要执着一时的亲疏远近呢?俗语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当自己对旧恶记恨不休时,受苦最大的其实还是自身。

  “怨亲平等”不是冷漠,而是以广大的心量和开阔的胸襟来对待一切众生。《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由于智慧尚未开显,无法了达累世的因果,所以只能识得今生的亲眷。其实一切众生皆曾是我们的亲眷,因此当以慈悲心饶益众生,以平等心和合共处。在这样的心境下,才能避免对冤、亲的偏执,真正与众生结下深厚长久的善缘、法缘。

  佛法中的“贫苦”并非单指财物的短少,还包括功德法财及智慧光明的匮乏。若能遍行布施、广结善缘,便能增益自身的福德资粮。资粮具足,人生就会稳健踏实,不但能远离恶果、烦恼,亦能利益众生,回报众生累世的恩德,这才是最真实的自利利他之道!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良因善果,打造幸福人生
下一篇:自信不离自性
 大海中的小水滴
 以戒为师
 广学多闻菩萨行
 科技发展与心灵净化
 和觉性做朋友
 受戒日记二则
 法味
 真知道就做得到
 伦理 维系僧团之和谐
 行者的跫音(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再谈修养[栏目:仁焕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八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八年的心愿[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感悟人生 第九讲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三、饶益有情[栏目:学诚法师]
 知足则幸福常存[栏目:慧律法师]
 宗教与月亮[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相应1经 风经[栏目:相应部 24.见相应]
 178.问曰:若无常不实,佛何以说无常?[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什么是佛[栏目:楞严悲华法师]
 五○三 萨提坤巴(枪群)妥鹦鹉本生谭[栏目:第十五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