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者为何?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03

学者为何?
文/见穑法师   

  《论语.宪问》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人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进德修业;现在一般人的学习则是为了装饰门面,炫耀给别人看。尚在求学的过程中,实应深思自己为何而学习?以什么为学习目标?

  “学”一字按《说文解字》:“学,觉悟也。”谓藉由学习,能使人除去蒙蔽,进而自立、自主、自强。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故须藉着前人的智慧及引导,广知世界万事万物,才不会做出违反道德、常理之举,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所以“学”亦有仿效之义,向前贤看齐。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藉由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进而能自利利人。

  古人云:“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所谓的气质,是由内心的修养所散发出来的相貌。因为每个人薰习不同,自然会展现出不同的气质,或许是正气、或许是秀气,乃至于是俗气。修行者应涵养的是“道气”,言行举止符合戒律、威仪,身、口、意三业清净,众生一见就欢喜,甚至还可以影响别人、助益他人,此即以“道”为学习目标。

  “道”是一条通往光明之路。《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佛法来说,大学之道,即是大觉之道,开始修行就是觉悟的开始。首先要明明德,明悟本具清净光明之德性,称为“自觉”,藉由许多法门,修善断恶,进而达到觉悟的境界。除了自己有成就,更要帮助他人,即是亲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教导众生正确的知见,引其趋向正道,即是“觉他”,待自觉觉他皆圆满,就达到止于至善,也就是“觉满”。此时,心平世界平,走到哪里皆是祥和安乐,没有烦恼。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一件欢喜的事,不仅能去除无知愚昧,开启自性的智慧;更幸福的是,古圣先贤早已将路铺好,只待我们向前迈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当成佛,发愿精进学习,无有疲厌,回向“我与众生等,皆共成佛道”。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细行中觉醒
下一篇:巨人的肩膀
 弘法利生吾定来
 广学多闻
 知恩.感恩.报恩
 如是善说
 受戒日记二则
 禅宗法脉课的启发
 为大医王,善疗众病
 一张写不完的考卷
 从诸葛亮辅佐刘禅,谈承担的意义及精神
 报师长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电话语音连线法会(一)[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初步修行有相止时,眼前观想上师的法相总是不断变化,此时是否应该重新观想皈依境?[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九八三)[栏目:杂阿含经]
 相应37经 增长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南洋佛教会之展望[栏目:太虚法师]
 不要用佛法给自己施加压力[栏目:达真堪布]
 《普贤行愿品》讲记(10~19)[栏目:傅味琴居士]
 证悟者的心要宝藏[栏目:顶果钦哲法王]
 存款单喻:平时念佛同样管用[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活在当下”与“念死亡无常”[栏目:佛网文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