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而不斜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1

正而不斜
文/见萨法师   

  子路在与敌国的征战中丧失了性命,临死之前,仍不忘将其冠帽扶正……阅读至此,脑中浮现出这一幕景象,想必不少人会为之动容。令人感动的,不是子路死得多么凄怆,而是他始终坚守的那份气节──身可亡,但节度不可不在。而节度的表现,仅仅从一个“正”字,便表露无遗。

  古之圣贤,其人格操守往往从日常生活中便可看出,孔子也曾说过:“席不正不坐”,由此可知,“正”确实是相当重要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正”?“正”又表现在何处呢?首先,可由行仪举措来看。身行庠序,行住坐卧皆合乎礼仪、尺度,不歪斜、散漫,即合乎正。举止端正了,有威有仪,便能使人心生尊重。进一步,尚能摄受大众,令大众起而效之。马胜比丘即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尊者举手投足安详、从容,具足威仪,使舍利弗心生崇敬,继而愿意出家修行,可见行仪端正具足无边功德。

  再者,“正”为不偏之意。不偏,即是心行平等,对一切事物无有拣择、好恶。一般人对于人事物,通常都会产生好恶,由好恶而生取舍,常使我们对事物的评断产生偏差,进而产生烦恼、障碍。假使行事能做到明是非、离好恶,就能以客观的态度处世,对人和善无私,如此自可免除烦恼,广结善缘。

  第三,“正”是不斜。一切行为合乎仁、义、礼、智、信,处事认真,不投机取巧,即合乎“正”。有时,为了方便或节省时间,而在不该省略的地方轻率带过,或者草草了事,其实,这就是没有“对事以真”,有了苟且的想法,就是偷心。“因地不真,果遭纡曲”,事情终究难以圆满。

  “正”,可从身来落实,亦可从心来圆满。无论从身、从心,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切身行之,一旦身行、心行都能正而不斜,即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一切行事,自然都能圆满无碍。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就千手眼
下一篇:丛林出坡的意义
 智慧的布施
 作主与做王
 成人之心最美
 活在当下
 丛林出坡的意义
 随喜功德之重要性
 生命真主人
 知行合一真修行
 操之在己
 烦恼来自错误的认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音圣号解三毒[栏目:戒邪淫文集]
 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栏目:净慧法师]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栏目:法界法师]
 如何念佛与持咒(圣严法师)[栏目:佛学小知识]
 相应69经 速慧经[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佛教会[栏目:觉世论丛]
 念佛放光 二、念一声佛吐一道光[栏目:念佛放光]
 二课合解 第十四讲[栏目:亲佛法师]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二十七、咕噜嘎拉巴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水月两忘[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