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而不斜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83

正而不斜
文/见萨法师   

  子路在与敌国的征战中丧失了性命,临死之前,仍不忘将其冠帽扶正……阅读至此,脑中浮现出这一幕景象,想必不少人会为之动容。令人感动的,不是子路死得多么凄怆,而是他始终坚守的那份气节──身可亡,但节度不可不在。而节度的表现,仅仅从一个“正”字,便表露无遗。

  古之圣贤,其人格操守往往从日常生活中便可看出,孔子也曾说过:“席不正不坐”,由此可知,“正”确实是相当重要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正”?“正”又表现在何处呢?首先,可由行仪举措来看。身行庠序,行住坐卧皆合乎礼仪、尺度,不歪斜、散漫,即合乎正。举止端正了,有威有仪,便能使人心生尊重。进一步,尚能摄受大众,令大众起而效之。马胜比丘即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尊者举手投足安详、从容,具足威仪,使舍利弗心生崇敬,继而愿意出家修行,可见行仪端正具足无边功德。

  再者,“正”为不偏之意。不偏,即是心行平等,对一切事物无有拣择、好恶。一般人对于人事物,通常都会产生好恶,由好恶而生取舍,常使我们对事物的评断产生偏差,进而产生烦恼、障碍。假使行事能做到明是非、离好恶,就能以客观的态度处世,对人和善无私,如此自可免除烦恼,广结善缘。

  第三,“正”是不斜。一切行为合乎仁、义、礼、智、信,处事认真,不投机取巧,即合乎“正”。有时,为了方便或节省时间,而在不该省略的地方轻率带过,或者草草了事,其实,这就是没有“对事以真”,有了苟且的想法,就是偷心。“因地不真,果遭纡曲”,事情终究难以圆满。

  “正”,可从身来落实,亦可从心来圆满。无论从身、从心,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切身行之,一旦身行、心行都能正而不斜,即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一切行事,自然都能圆满无碍。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就千手眼
下一篇:丛林出坡的意义
 弘法利生吾定来
 正面欣赏,忌妒自离
 知行合一真修行
 佛法与科学
 择友之道
 How To Change Your Life
 山居札记
 动亦不离心
 新僧再训练
 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赶快解救迷信拜佛的人[栏目:净空法师]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廿三 第十五则 云门倒一说[栏目:冯学成居士]
 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壹、原理 一、MAHASATI:“大念住”、“全然的觉”、“圆满的觉”[栏目:隆波通禅师]
 经是生命的原貌[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没有台湾人-在台湾居住的,都是台湾人[栏目:星云大师论文选]
 放生有什么好处?我想通过放生使我子女孝顺,孩子学习进步,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No Ajahn Chah《140》[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中阴期间有哪些方法能为亡者修福?[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五百罗汉 241、持善法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谈放下(吕沛铭)[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