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圆满前行 第八章 依止善知识 第一节 最初抉择上师
 
{返回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20

第八章  依止善知识

第一节    最初抉择上师

虽入法门不防止罪行,虽入大乘远离利他心,

虽获四灌不修生圆次,从谬道出祈请上师度;

未得正见伪作疯行者,散心修持虚伪胡乱语,

行为错误尚不思己过,从我慢出祈请上师度;

明日将死还贪衣住财,年岁老大尚无出离心,

见闻甚少尚夸有德能,从无明出祈请上师度;

虽逢逆缘还思愦闹处,虽住静处心性如坚木,

虽讲温和尚未化贪嗔,从八法出祈请上师度;

请师度我速从昏睡醒,请师度我速从暗狱出。

[由此猛利呼唤生起大悲] (共同前行竟)

 

◎依止上师的重要

既然堕入在地狱道、饿鬼道和旁生道的三恶趣,或是转生在人道、阿修罗道和天道的三善趣,都深藏着无边的苦及苦因,我们应该趁具有暇满人身的现在,以正法摄心,赶快修行,以期早日脱离轮回。

虽然,在究竟法界体性上,无有轮回与涅槃的分别,但是,在未圆满成就之前,初学者应当要发出离心,为自己乃至众生脱离轮回而精进。要想出脱轮回的樊笼,一定要依靠善知识的指引与教授。所有大成就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论在经、续、论等经藏的理解,或是在实际修行的经验上,没有不依止善知识(上师)而成就的。

暇满人身是如此难能,得到暇满人身之后,存活在世间的寿命,是如此短暂;当寿命终了之际,又会在无知地六道中飘荡,生命就这样无止尽的循环着。虽然,很多人拥有世间上的知识、技术等种种学问,在世间法上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对于出离轮回的解脱之道,却是一片茫然,毫无所知。而贤德的善知识和师兄弟,就是让我们不再于六道中飘荡的人。他们也像是我们迷失在茫茫旷野中,带领我们走上归途的向导;又像是带领我们去寻找宝藏,经验丰富的探险队队长一样。如果能在有限的生命中,遇到能引导我们走上解脱正道的善知识或师兄弟,当然要好好地尊敬和珍惜。

然而,真正的善知识具有哪些特质呢?如果我们很幸运地遇到非常好的上师,自己应如何追随依止呢?在学习修行的过程中,应该抱持什么心态呢?这些都是在决定跟随某位上师修行前,应要了解的基本认知。一般人刚进入金刚乘的时候,常会听到「弟子观察上师三年,上师观察弟子三年。」这句话的意思是很深奥的,可是很多人都会错了意。许多人把这句话,挂在口边,当作口头禅。四处去观察上师,寻找上师。不管有多少上师教了他多少佛法,他都用这句话来作为比较上师们优缺点的理由。结果,几十年下来,人也老了,头发也白了,虽然他已经观察了很多的上师,但是从来没有好好依止过一位,最后一事无成,什么法也没学到。

 

◎弟子如何抉择上师

「弟子观察上师三年」的意思,原本是避免学法的人,在修行道上,遇到邪师,走入偏邪的外道而不自知,徒将满怀的虔诚心和宝贵的生命,白白浪费了以外,还因此增添许多深重的恶业。这样不但不能究竟解脱,往上转生到三善趣,甚至还会堕入三恶趣中。所以,选择一位可以依止学习的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和上师与弟子之间,彼此的福报、因缘、愿力有很大的关系。

「弟子观察上师」,是在还没有决定要追随一位上师之前,就要注意的事。在没有接受一位上师的灌顶和教法之前,要先观察这位上师是不是功德圆满具足,是否能依止。一旦依止了之后,无论上师的处世行为如何,如果对上师产生不恭敬之心,就违犯很严重的金刚乘戒律。

可是,在这社会结构快速改变,人心变化莫测的时代,人与人之间,聚散匆匆。许多上师到很多地方传法,也只能做短暂性的停留,没有办法让信众们有三年长期的观察时间,再来向他们请法。因此,不管是显乘或金刚乘,实在很难依照这种传统方式来寻找上师。

 

一.具德上师的功德

一位真正可以让弟子们依止的具德上师,是很不容易遇到的。中国古人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印度人说:「普通的树如果生长在檀香木中间,也会有檀香的香味。」如果我们遇到了尊贵的善知识或贤德的道伴,自然会受他们的熏陶和影响。

◇ 具德上师的基本功德

一位具德上师,基本上具有以下功德:

1.没有违犯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金刚乘三昧耶戒。

2.通达经续论典,博学多闻。

3.具大悲心和广大的菩提心,对众生有如自己的孩子。

4.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受弟子。

◇ 金刚乘上师的功德

宣说金刚乘教法的上师,除了具备上述要件之外,还要具足密续中金刚上师的功德:

1.成熟相续:获得不间断成熟的灌顶。

2.持守净戒:没有违犯灌顶时的誓言和戒律。

3.调柔寂静:很少烦恼和分别心。

4.精通显密:精通金刚乘「根、道、果」一切续部。

5.念修圆满:面见本尊,念修之相已经圆满。

6.解脱相续:已经现量证悟实相。

7.一心利他:大悲心遍满。

8.极少琐事:已经断除世间贪著。

9.精进修持:为出轮回,为来世精进修法。

10.厌离世俗:具强烈出离心,并以此劝戒他人。

11.摄受弟子:以各种善巧调伏弟子。

12.具加持力:依照上师言教行持,具清净传承力。

因为五浊恶世的来临,许多自称为上师的人,会用巧妙的方法和虚假的外相,让很多人用三年的时间,也没有办法分辨出真假。甚至,有些弟子穷其一生,可能都不知道所跟随的上师,所教非法,这是上师和弟子彼此业力牵引导致的状况。

如果弟子的业力不清净,就算是遇到真正的善知识,也不会去亲近;相对的,一位业力清净的弟子,遇到邪师,自然不会去依止。所以说,学法者自己的业力是不是清净,智慧福德的资粮是不是具备,决定他是否能遇上一位具德的上师。

 

二.错误依止的对象

抉择上师时,哪些对象是不应当依止学习的呢?

1.自己没有闻思修的修行和功德,却自称是某某上师的弟子,或是某个传承的上师等等,如果以这种世袭相传的观念自称,作为让人信任的理由,这种人不算是具德的上师。

2.有的人虽然有一点修行和学问,但是为了巩固自己作为上师的地位,而摄受弟子,其实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今生的利益,这种不是以清净心来修持的人,不能依止。

3.有些上师像一般凡夫一样,根本没有调伏弟子的能力,自己也没有修行的功德,但是有一些愚笨的人,没有仔细观察,却很虔诚地跟随他,将他供奉得高高的。当这位上师得到名闻利养之后,便自以为是,十分傲慢,这是像井底之蛙的上师。

4.有些人没有正知见,贪嗔痴烦恼比平常凡人还要严重,可是他摆出大成就者的姿态,却将弟子引入邪道,这是像疯狂的向导一样的上师。

5.有些没有慈悲心,没有什么功德的上师,连善恶如何取舍都不清楚,当然也无法教导弟子因果业报的道理,这种上师就好像是瞎了眼,以盲引盲,如盲人向导一样的上师。

真正具德的上师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皈依处,如果我们不加以观察,不幸遇到了邪师或恶知识而追随的话,那么,我们将失去过去所累积的一切善资粮,所拥有的暇满人身也会跟着失去,就好像树上有一条蛇盘旋着,有一个人以为那是树的影子,很高兴坐在树下乘凉,结果被蛇咬死,失去宝贵的生命一样。

 

三.具德上师的殊胜德行

如果我们有福报遇到内外德相具足圆满,证悟诸法实相,心完全出离世间,没有个人事业,并具清净传承加持力的上师,就要放下一切世间法,好好依止,绝对不能错过。因为这种具德上师圆满了一切功德,代表诸佛大悲和智慧的本体,他为了利益众生而出现世间,殊胜珍贵,极为难得,我们要当作真正的佛来看待,紧紧地跟随。

伟大殊胜的上师之心,时时安住在佛的密意中,慈悲与智慧交融双运;他随顺众生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调伏众生的心性,以善巧解决弟子的疑惑,并且还要忍耐弟子的不逊与烦恼,像母亲疼爱孩子,包容孩子的行为一样。

具足德相的上师,有如巨大的船轮一样,可以载运众生度脱轮回苦海;上师又如及时的甘霖一样,可以浇息众生烦恼炽热的心火;上师的大慈心,有如慈祥的父母,对所有广阔众生,一视同仁,没有偏袒,平等慈爱;上师的大悲心,有如源源不息的江河,对无边受苦的众生极度悲悯,无有止息;上师的大喜心,有如高耸的圣山,永不被世间八法所动,没有嫉妒之心;上师的大舍心,有如虚空中的云雨,内心不被贪欲、嗔恨所扰。总之,具德的上师是摩尼如意宝,随心所欲,运用息、增、怀、诛四种事业,是浩瀚大海的总源头。

如果在迈向菩提正道上,千载难逢地遇到了殊胜的具德上师,我们应当如何依止呢?一如《华严经》所说的:「应当将自己当作受病苦折磨的重病病人想;将上师当作极为高明的良医想;又如生命遭遇危险急难,恐惧万分,急切寻求强有力的庇护依靠一样。」我们以这急于渴望得到救护之心,来依止上师。


{返回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圆满前行 第七章 六道轮回之苦 第六节 阿修罗道与天道之苦
下一篇:大圆满前行 第八章 依止善知识 第二节 中间依止上师
 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三节 1 皈依的方法 1
 大圆满前行 第一章 关于大圆满法 第四节 2 转烦恼为道用
 大圆满前行 第六章 因果不虚 第二节 果报的种类
 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一节 1 皈依的基础 1
 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四节 1 观想皈依境 1
 大圆满前行 第四章 思维暇满难得 第一节 4 十圆满——五他圆满1..
 大圆满前行 第十章 发殊胜菩提心 第一节 3 慈无量心
 大圆满前行 第四章 思维暇满难得 第二节 1 十六违缘
 大圆满前行 第十章 发殊胜菩提心 第一节 5 喜无量心
 大圆满前行 第五章 思维寿命无常 第一节 大千世界与众生的无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悠然见南山[栏目:传喜法师]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栏目:梦参法师]
 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栏目:净慧禅语]
 《妙法莲华经》浅释—全经概要[栏目:法闻法师]
 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栏目:修好这颗心]
 为什么同样生病而念佛,有的病好起死回生,有的病不好照样死去?[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广钦老和尚[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僧人与禅修[栏目:禅宗文集]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第三十三:蒙光触身获益愿[栏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解脱后的心境(慧律)[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