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抛弃苦」和「知道苦不是真实存在」有何不同?
 
{返回 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0

问:「抛弃苦」和「知道苦不是真实存在」有何不同?

答:如果「想抛弃苦」的原因是「不想受苦」,就必须知道「苦不是真实存在」,这两者并不冲突,甚而相辅相成。一味地想抛弃苦、躲避苦,只会苦上加苦,因为苦想丢也丢不掉,关键是要理解它的来龙去脉,也就是理解「苦是怎么造成的」,才能知道「苦不是真实存在」,也才能「不受苦」。

所有的苦,源自于不善的业力,而这些不善的业力,是因为伤害众生而来,所以要净除业力必须对众生具备慈悲。但是如果执着一切的存在是实有,又会形成「法」有「我」执,而导致起初虽然说要慈悲众生,但是到最后往往会变成慈悲自己;又或是行慈悲的过程中,遭到一些逆缘时,我执又会出现。所以若是不证悟空性,无法破「人我执」和「法我执」,也无法进入佛的境界。

因此,若是想明白「苦不是真实存在」,必须依靠空性,有了空性,才可以不执着于苦而受苦,众生则是执着于苦而受苦。两者好比做恶梦和已经从梦中醒来的人,对恶梦的感觉会有所不同,因为已经从梦中醒来的人,可以从尚在睡梦中的人的表情,体会他所感受的痛苦,但是不会跟着他受苦,因为他知道那是一场梦。同样的,当一个人证悟空性,也就是理解胜义菩提时,才能真正的抛弃苦难。


{返回 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慈悲是证得空性最重要的原因?
下一篇:想皈依,但怕违犯戒条带来灾祸怎么办?
 学密需要有很大的福报吗?
 每天诵咒,是不是要对着佛像?
 俗世生活中如何培养出离心?世俗生活与修行如何抉择?
 为什么慈悲是证得空性最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要皈依上师?皈依上师在藏传佛教是不是很重要?
 九节佛风,每天做几次?什么时候做?
 无论以什么语言念诵经文,无形的众生是否都听得懂?是否收得到?
 我至今未有合适伴侣,今生还能求来吗?
 当遇到对于求布施的众生有怀疑,是否还要满足其所求?
 平日要如何检验自己是安住在慈悲中?还是在无明烦恼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教育的时机和挑战(景迁)[栏目:佛教与教育]
 智海法师智悲答疑(修学篇)[栏目:智海法师]
 请问法师,您心目中的“我”是怎样的?[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佛陀有没有忧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六二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智缘师父的佛缘[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普贤行愿颂讲记 二[栏目:隆莲法师]
 261.问曰:此五欲,佛说如火、如坑、如疮、如狱、如怨、如贼,能夺人善根,菩萨何以愿使众生得五欲?又..[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医学博士为什么要素食(云柏列博士)[栏目:佛教与医学]
 清净的心[栏目:星云大师·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