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抛弃苦」和「知道苦不是真实存在」有何不同?
 
{返回 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8

问:「抛弃苦」和「知道苦不是真实存在」有何不同?

答:如果「想抛弃苦」的原因是「不想受苦」,就必须知道「苦不是真实存在」,这两者并不冲突,甚而相辅相成。一味地想抛弃苦、躲避苦,只会苦上加苦,因为苦想丢也丢不掉,关键是要理解它的来龙去脉,也就是理解「苦是怎么造成的」,才能知道「苦不是真实存在」,也才能「不受苦」。

所有的苦,源自于不善的业力,而这些不善的业力,是因为伤害众生而来,所以要净除业力必须对众生具备慈悲。但是如果执着一切的存在是实有,又会形成「法」有「我」执,而导致起初虽然说要慈悲众生,但是到最后往往会变成慈悲自己;又或是行慈悲的过程中,遭到一些逆缘时,我执又会出现。所以若是不证悟空性,无法破「人我执」和「法我执」,也无法进入佛的境界。

因此,若是想明白「苦不是真实存在」,必须依靠空性,有了空性,才可以不执着于苦而受苦,众生则是执着于苦而受苦。两者好比做恶梦和已经从梦中醒来的人,对恶梦的感觉会有所不同,因为已经从梦中醒来的人,可以从尚在睡梦中的人的表情,体会他所感受的痛苦,但是不会跟着他受苦,因为他知道那是一场梦。同样的,当一个人证悟空性,也就是理解胜义菩提时,才能真正的抛弃苦难。


{返回 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慈悲是证得空性最重要的原因?
下一篇:想皈依,但怕违犯戒条带来灾祸怎么办?
 我至今未有合适伴侣,今生还能求来吗?
 何谓三根本?
 俗世生活中如何培养出离心?世俗生活与修行如何抉择?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帮忙佛事?师兄弟之间的意见不同如何面对或处理?..
 当遇到对于求布施的众生有怀疑,是否还要满足其所求?
 佛教徒是内教徒,是向内观察,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功德?
 学密需要有很大的福报吗?
 「抛弃苦」和「知道苦不是真实存在」有何不同?
 您会不会担心,弟子修行后,会逃避社会?
 象普贤十大愿里面“随顺众生”,我们用什么办法随顺众生?起了瞋心怎么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唯说念佛 正讲 第七条「念佛利益」之文[栏目:净宗法师]
 The Craft of the Heart - The Path to Arahantship[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家母因忙不念佛会梦到不吉。请开示![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认识如来藏(谈锡永)[栏目:如来藏思想研究]
 高级佛学教本 第四课 华严宗 (一)[栏目:高级佛学教本]
 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第二篇 走在正道上 Walking on..[栏目: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别教中的圆教--华严宗(林炳文)[栏目:华严文集]
 《华严经》四圣谛思想初探—以〈四圣谛品〉为中心(禅祥)[栏目:华严文集]
 六祖坛经讲话 前言[栏目: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
 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三、寻求解脱[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