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灵环保〉之我见
 
{返回 昭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42

〈心灵环保〉之我见

释昭慧

  环保是时代思潮之所趋,珍重物资,永续经营美丽的国土,这也与佛家“惜福”及“严净国土”的思想若合符节。所以台湾佛教团体实践并推动环保理念者,成绩斐然。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更有“心灵环保”之议,极受赞叹与肯定。

  本来,佛家就不是“唯心论”,而是承认心、物交感的“缘起论”,再加上“环保”此一议题,牵涉到的是“人”这个主体与“环境”这个客体的对待关系,所以用“心灵环保”一词,最好不要有太浓的“唯心”,以免忽略了事相上的努力。

  但是“心灵环保”仍有其重大意义。笔者所能想到的有两个面向:

  一、不驭于物(物,在此广义指自己之外的“他者”,客观环境中的其他人、动物、植物、无生物都可涵盖在内)。使心灵更加纯净而淡泊五欲,不受物欲之蛊惑牵引,而能无入而不自得。

  二、不应以“驭物”者自居。这样才能抛开“人类沙文主义”的骄慢态度,以平等和同的心来善待万物众生。

  但是,别忘了:环保议题,绝不是“唯心论”取向可以解决的。对环境或其他众生不公乃至有害的制度、法律、政策乃至社会偏见,这些都需要吾人透过各种努力加以矫正,而这些都难免因冲撞既有习性与既得利益,而显得张力较高。如果我们有意无意忽略这些“事实”,而耽溺在对现实环境“无知”状态的“宁静喜乐”之中,这时,“心灵环保”反而成了逃避、畏缩、不愿面对现实最好的护身符。

  然而刻意避而不见世相之扰攘与众生之苦难,以此取得之和谐宁静,岂不带着虚伪的成份?岂不是脆弱而不堪接受挑战?也许“心灵环保”的更大意义,不在于远避尘嚣,而是能在尘嚣之中,参与无休无止的“救苦救难”之艰钜工程,还能获得更深层的心灵和谐与宁静吧!

九十、五、二十一 于尊悔楼
刊于九十年五月二十三日《自立晚报》“晚安台湾”专栏


{返回 昭慧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神圣与套牢——吊诡的宗教心灵
下一篇:灵修:一条美丽而险恶的幽径——掀开钱、权、性纠结不清的神圣帷幕
 无诤、无诤行、无诤三昧与「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兼论〈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虚怀若谷的大德风范
 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发展之回顾与前瞻(上)
 有关“慧解脱阿罗汉”有否“涅槃智”之讨论——开印法师与.昭慧法师论法函..
 佛教生命伦理学之研究方法论
 以义饶益,长夜安乐──第二期《阿含经》研习营闻法札记
 动物保护法令,不应“一国两制”
 女性更贴近“成佛之道”——参加Sakyadhita 2008国际会议感..
 《人菩萨行的历史足履》自序
 人类干细胞研究来源的伦理争议——一个佛法向度的伦理探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第二讲[栏目: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讲记]
 第三部 僧团之父 马哈咖沙巴 第六章 与天神相遇[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阿姜放:觉知之心[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释永信方丈在明乘长老奉安赞颂法会上的致辞[栏目:永信法师]
 佛教文化与现代世界[栏目:李向平教授]
 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一 贪的调服[栏目:法增法师]
 20.蒙山光宝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四十八愿 第十讲:正确认识信心[栏目:纯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