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试论「菩萨僧团」——以「人菩萨行」为出发之立论(郭铠铭)
 
{返回 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26
郭铠铭先生:试论「菩萨僧团」——以「人菩萨行」为出发之立论(第六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印顺长老与人菩萨行」学术研讨会文章)
 
试论「菩萨僧团」
——以「人菩萨行」为出发之立论
 
郭铠铭(淡江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生)
 
论文摘要
「人菩萨行」此一由人直至成佛的菩萨道历程,近几十年来鼓舞了不少僧俗二众学做菩萨,「人间佛教思想」中所强调的初期大乘行者的积极勇健的入世情怀,颇适合于现今的社会。「人间佛教思想」强调「组织的、入世的」,而佛教欲在今日之社会中发挥力量,无论出家、在家都有一组织的必要。诸多服膺人间佛教思想者,确实地落实了此一概念,纷纷组织团体,行慈悲利济之事。各大教团或许着重面有所偏重,然而既然是受着同一思想的鼓舞与指导,笔者以为应有其共同之底蕴存在——重视十善正行及和乐清净的律制精神,从利他中完成自利,长在生死利众生。人菩萨依着菩提心、慈悲心、法空慧三心持守净戒,力行十善,平等普利一切有情,更摄取同愿同行者,一同致力于人间净土的建设,此亦是菩萨僧团的目标所在。
 
关键词: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人菩萨行、菩萨僧、严净国土、成熟有情
 
一、前言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离了世间便无佛法可谈,所谓「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更何况菩萨的训练场是在人间,更是无法遗世而独立。在初期大乘时期的菩萨,因不满保守上座们的拘泥事相,多少带点自由倾向,略带特出的伟人的气质在,多属于单打独斗者,并无一组织的存在,「菩萨僧团」此一龙树菩萨所提出欲有别于声闻僧团的理想,受限于时代环境因缘,仍仅止于理想,始终没有具体的存在过。今日之社会,在科技文明的带动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愈加频繁,影响所及,佛教无法再偏安于山林,亦无法似初期大乘的菩萨那般的单打独斗。欲让佛教得以在今日的社会中发挥力量,因应时代变局,不论出家、在家实有一组织的必要。如印顺导师(以下简称印老)在《佛在人间》一书中所说的:「无论是弘扬佛法,或修学佛法,只要是在人间,尤其是现代,集团的组织是极其重要的。」[1]因为若「缺乏组织,是不易存在于今后的世界。」[2]
 
   近几十年的台湾佛教界,「人间佛教思想」蔚为主流,许多出家僧众、青年学子、知识份子和教团,多少皆受到了印老「人间佛教思想」的启发,「人间佛教思想」当中的「人菩萨行」和强调「组织的、入世的」概念,更是使佛教逐渐摆脱了鬼化、神化的色彩,以及消极避世的刻板印象,在「人间佛教思想」的影响下,佛教展现出积极勇建、入世利他的清新形象,其中所揭橥的「即人乘而进趋大乘行果」的「人菩萨行」,更是打造此一清新形象的关键所在。本文所要探讨的,即是以「人菩萨行」为出发,探讨一个由「人菩萨」(不论出家、在家)所组成的团体,应有那些共同的戒律精神和理论原则?以及他们的目标为何?以下笔者将先对「菩萨」、「菩萨僧」作一简要的说明,然后着重在戒律精神、理论原则和实践目标方面,作一探讨与阐述。
 
 
二、「菩萨」‧「菩萨僧」
 
 
(一)菩萨
 
   大乘佛法的主要角色是菩萨,然而一般提到菩萨,即想到文殊、观音等大菩萨,忽略了那初发菩提心的新发意菩萨。「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华语义译为「觉有情」;「菩提」是佛的大菩提——「无上正等觉」;「萨埵」译为「有情」或勇心——强毅勇猛的愿欲。《大智度论》中有云:
 
  问曰:何等名菩提?何等名萨埵?
 
   答曰: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或众生、或大心。是人诸佛道功德尽欲得………菩萨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众生故,知一切法实性故,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故,为一切贤圣之所称赞故,是名菩提萨埵。
 
  ……复次,如是人为一切众生脱生、老、死,故索佛道,是名菩提萨埵。
 
   问曰:齐何来,名菩提萨埵?
 
   答曰:有大誓愿心、不可动、精进不退,以是三事名为菩提萨埵。
 
   复次,有人言:初发心作愿:我当作佛度一切众生。从是已来,名菩提萨埵。[3]
 
  从上面这段引文可知,凡发心志求佛的无上菩提,以此为理想而迈进,并积极慈济利世,化度有情,自利利他者,即可名为菩萨,印老在《般若经讲记》中对此有着更清楚的说明:
 
  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有觉悟的有情,不但不是普通的动物,就是混过一世的人,也配不上这个名称。必须是了知人生的究竟所在,而且是为着这个而努力前进的,所以菩萨为一类具有智慧成分的有情。又可以说:菩提萨埵是追求觉悟的有情。……菩萨……致力于人生究竟的获得,起大勇猛,利济人群以求完成自己,就是吃苦招难,也在所不计。所以经里常常称赞菩萨不惜牺牲,难行能行。以坚毅的力量求完成自己的理想──觉悟真理,利济人群,净化自己,这才不愧称为菩萨。又,觉是菩萨所要追求的,有情是菩萨所要救济的。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就是这觉有情的目的和理想。由此看来,菩萨并不意味什么神与鬼,是类似世间的圣贤而更高尚的。凡有求证真理利济有情的行者,都可名菩萨。[4]
 
   「凡有求证真理利济有情的行者,都可名菩萨。」由此观之,凡发菩提心欲上求下化者,皆可名为菩萨,故知菩萨通于出家、在家,不分男女、老少、贵贱,只要是爱乐无上菩提,精进欲求的有情,咸可称之为菩萨,而且是极为殊胜的,所谓「发心名菩萨,众生之上首」,虽是以凡夫身而发菩提心,但已为诸佛菩萨所赞叹、二乘贤圣所礼敬、人天所敬仰了。[5]如《大智度论‧摩诃萨品》云:
 
  诸凡夫人虽住诸结使,闻佛功德发大悲心怜悯众生,我当作佛,此心虽在烦恼中,心尊贵故,天心所敬。如转轮圣王太子初受胎时,胜于诸子,诸天鬼神皆共尊贵。菩萨心亦如是,虽在结使中,胜诸天神通圣人。[6]
 
   菩萨依其行菩萨道之过程可分为「凡夫菩萨」、「贤圣菩萨」、「佛菩萨」。[7]上文所说的以凡夫身而发菩提心者即称为「凡夫菩萨」,又名「十信位菩萨」或「十善菩萨」[8],以此为基础而逐渐进趋于「贤圣菩萨」、「佛菩萨」,即是由人发心修学菩萨行终至圆满成佛的过程,此亦即所谓的「人菩萨行」,[9]亦是一个完整菩萨道的修学历程。
 
   此处须对「人菩萨」作一说明:所谓的「人菩萨」并不是单以人类为本,孤取人间而已。菩萨发心志度一切有情,而之所以特以人类为本,在于「出家、持戒、修行、了生死、成佛,也唯有人类才有可能。」[10]而之所以会以人类为主要对象,是在于其知情意已进化到可领略佛法、修行佛法而言,「在五趣中,人是升沉之枢纽。」[11]意即「人道」的大门是对任何流转生死的众生都敞开着的;知情意进化到某种程度就上升人间,知情意退化到某种程度就下堕三恶趣,这是很公平的因果法则。[12]而且「人菩萨」不是永远的「凡夫菩萨」,「凡夫菩萨」只是第一阶段,在不断的修学中渐次辗转增上为「贤圣菩萨」、「佛菩萨」,故切莫以为「人菩萨」只是单以人类为本,是永远的「凡夫菩萨」。
 
 
(二)菩萨僧
 
   菩萨通于出家、在家,只要发心者皆可称为菩萨,那何者可称之为「菩萨僧」呢?「直依大乘法门而修而证者,曰菩萨僧」,[13]只要是发菩提心,志求无上菩提,以大悲利济有情,以无所得为方便而修行者,不论出家、在家,皆可名为「菩萨僧」,故「自等觉以下的地、向、行、住、信的菩萨,都可名之为僧。」[14]另外,「僧」是群众,是有组织有纪律的集团。一群发菩提心、受持菩萨戒的菩萨行者所组成的合理(合于佛法、适应世间)的团体,我们可称之为「菩萨众」、「菩萨僧(团)」,若以生活方式之不同来做区别的话,出家者我们可称之为「沙门菩萨僧(团)」,在家者则可称为「优婆菩萨僧(团)」。
 
          ┌─沙门菩萨僧(团)
 
  菩萨僧(团)──┤
 
           └─优婆菩萨僧(团)
 
 
三、戒律精神和理论原则
 
   印老在《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一书中,曾说到他所要弘扬的佛法即是「着重于旧有的抉发,希望能刺透两边(不偏于大小,而能通于大小),让佛法在这人生正道中,逐渐能取得新的方便适应而发扬起来!」[15]并作出了「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机应慎),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庶足以复兴佛教而畅佛之本怀也欤!」[16]的结论,认为这样的佛法是契理而又能适应世间的。现今受此人间佛教思想鼓舞的人菩萨行者,不分出家、在家,纷纷组织团体行慈悲利济之事,这些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菩萨僧团,在同一思想的指导下,应有其共通之精神及理论原则,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戒律精神——重视十善正行及和乐清净的律制精神
 
   「戒」,音译为「尸罗」,是习惯、习以成性的意思,若不断的行善,习以成性,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止恶行善的力量,此称为尸罗,如《大智度论》云:「尸罗,(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17]尸罗(善戒)是自觉的,无论受戒不受戒,有佛无佛,只要认为应力行善法,防非止恶,即是尸罗。
 
   初学菩萨的,每由十善学起,除了十善本是人间正行的意义外,十善更是初期大乘行者所奉持的菩萨戒,印老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说到:
 
  传说的菩萨,或出于没有佛法的时代,所以菩萨戒法,是通于在家、出家的,有佛或无佛时代的,也无分于男女的善法。「十善」是符合这种意义的,所以「十善」成为菩萨戒波罗蜜的主要内容。《大智度论》说:「十善为总相戒」;「十善,有佛、无佛常有。」初期大乘经,以「十善」为菩萨戒,理由就在这里。[18]
 
   由上面这段引文可以了解到,「十善」符合着菩萨戒通于在家、出家,有佛或无佛时代,七众弟子皆可受持之意义。另外,十善除了是总相戒,总摄一切世出世间善法外,十善还是性戒,是不恼众生的根本,故特重意业,而且是尽未来际的[19],只是实践的深广不同罢了,如印老在《成佛之道》所说的:
 
  不但菩萨初学,从十善学起,名为十善菩萨。如说:「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就是大地菩萨,也就是十善正行的深广实践。[20]
 
   《大智度论》也说「菩萨摩诃萨常行十善道」,[21]由此可知十善正行是贯彻着整个菩萨道的历程的,若从善行的不同义,则可总摄为「三聚净戒」:摄律仪戒——防非止恶、摄善法戒——广集一切善、饶益有情戒——利济救拔一切有情。这是从菩萨的无恶不除、无善不行、无一众生不加利济的修行过程所作的不同解说。[22]
 
   菩萨以退失菩提心为犯根本重戒,《大智度论》云:「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十善道,不生声闻心,不生辟支佛心。」[23]这是菩萨所应谨慎防护的,此亦是不共二乘的特色所在,另外嫉、悭、瞋、慢,这些都是菩萨不共声闻的重戒,因为这些都是有碍于入世利他的菩萨道,尤其是瞋,尤为菩萨所应避免,因为瞋心一起,容易丧失对众生的慈悲心,违反和乐善生的德行,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对于利他为上的菩萨道,是有极大之障碍的。[24]
 
   「菩萨净戒,是不离三心而修的。」[25]三心即是菩提心、慈悲心和法空慧,离此三心,则十善仅为人天善行,须得以此三心持行十善,方成为菩萨净戒,十善正行亦方为菩萨之广大正行。
 
   佛在世时,受限于当时社会的厌世苦行风气,并无独立之「菩萨僧」,现出家相的文殊、弥勒二位菩萨仍是在声闻僧中坐,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即如此说到:「释迦文佛无别菩萨僧故,(菩萨)入声闻僧中次第坐。」[26]他们虽在声闻僧中,但是不肯入众、不随其教,他们自觉是不属于僧的,直至初期大乘时的菩萨行者仍是如此,印老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一书中曾说到:
 
  初期的菩萨,有崇高的理想,达一切法不生灭,契入平等,无碍的境地。不同意僧制的拘泥事相,多数是阿兰若行,精进修证,所以说:「下须发菩萨,不肯入众,不随其教。」初期大乘菩萨的风格,有点近似老、庄,轻视社会的礼制。初期大乘菩萨,菩萨与菩萨间,仅有道义的维系,与释尊的教化不同。[27]
 
   由此可以看出初期大乘的出家菩萨是多住阿兰若的,多是独来独往的,此多少与不满保守上座们的拘泥事相有关。龙树菩萨曾有别立大乘教戒,建一菩萨僧团,使有别于传统声闻僧团之志,[28]然而当时的社会声闻根性仍颇为浓厚,且受限于政治因素,是以终龙树菩萨之世,菩萨僧团仍仅止于理想;[29]在家菩萨则受限于情势,无法成立在家的菩萨团体,[30]这对大乘佛教的发展来说是不理想的。
 
   团体组织对佛法的流布传衍世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佛法是以团体生活来完成自己,正法久住的」,而且「适应现代,不但出家的僧伽,要更合理(更合于佛意)化,在家弟子修学菩萨行的,也应以健全的组织来从事利他而自利。」[31]一个符合律制精神的团体,是将道德纳入法律的规范,达到「令正法久住、令梵行清净」的目的。对此印老曾强调「法与律的统一」,抉发律制精神的重要,并认为法与律的相应协调,才是佛教的整体。[32]以此来省思菩萨僧团,不管出家、在家,都应符合「十事利益」[33]的律制精神,由于「十事利益」各家说不尽相同,印老曾将此「十事利益」归纳为以下六点:
 
  1. 和合义:……和合僧伽,成为僧伽和集凝合的主力,就是学处与说波罗提木叉。正如国家的集成,成为亿万民众向心力的,是宪法与公布的法律一样。
 
  2. 安乐义:……大众依学处而住,就能大众喜乐。《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说:「令他欢喜,爱念敬重,共相亲附,和合摄受,无诸违诤,一心同事,如水乳合」。这充分说明了,和合才能安乐,安乐才能和合。
 
  3. 清净义:在和乐的僧伽中,如有不知惭愧而违犯的,以僧伽的威力,依学处所制的而予以处分,使其出罪而还复清净。有惭愧而向道精进的,在大众中,也能身心安乐的修行。僧伽如大冶洪炉,废铁也好,铁砂也好,都冶炼为纯净的金钢。这如社团的分子健全,风纪整肃一样。
 
  4. 外化义:这样的和乐清净的僧团,自然能引人发生信心,增长信心,佛法能更普及到社会去。
 
  5. 内证义:在这样和乐清净的僧伽中…更能精进修行,得到离烦恼而解脱的圣证。
 
  6. 究极理想义:如来「依法摄僧」,以「正法久住」或「梵行久住」为理想。唯有和乐清净的僧团,才能外化而信仰普遍,内证而贤圣不绝。「正法久住」的大理想,才能实现在人间。释尊救世的大悲愿,依原始佛教说,佛法不能依赖佛与弟子们个人的修证,而唯有依于和乐清净的僧伽。这是制律的意义所在,毗奈耶的价值所在,显出了佛的大悲愿与大智慧![34]
 
   大众在如此和乐清净的团体中,互相的慰勉、劝诫、教授,彼此辗转相依增上,在修行的过程中,个人或许有无明扰动、懈怠的时候,此时若有外在团体的力量,可帮助个人的防非止恶,善护心念,可见一个和乐清净的僧团是有助于自他的修行的;而且现在是集体的时代,欲在现代的社会宏扬、修学佛法,是不能不重视团体的,一个合于律制精神、适应现代的菩萨僧团,相信必有助于菩萨入世济生之事行的开展。
 
 
(二)自利与利他的合一
 
   菩萨道以利他为先,菩萨的一切修学无非是为了利济众生,而引起此平等普利的情怀,即来自于甚深的慈悲和即空而有的缘起慧,印老在《佛在人间》中说:
 
  人间佛教,是菩萨道,具足正信正见,以慈悲利他为先。学发菩提心的,胜解一切法──身心、自他、依正,都是辗转的缘起法;了知自他相依,而性相毕竟空。依据即空而有的缘起慧,引起平等普利一切的利他悲愿,广行十善,积集资粮。[35]
 
   初发菩提心的菩萨,虽仍具烦恼身,但正见世间缘起,在悲心洋溢的策发下,力行十善,时刻以慈悲利他为先,所谓「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萨于此初发心。」如《本生经》中说到释尊往昔在菩萨因地中修行时,或为国王、王子、船师、象王、狮王……,为慈悲利益众生,多有忘己舍身之事迹。《大般若经》说到菩萨的修行时总是说:「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以无所得而为方便。」[36]一切智智即是菩提愿(心),是菩萨志愿所在,慈悲心是动机,法空慧(无所得而为方便)是做事的技巧。可知菩萨是依此三心而行六度、四摄事的。此中的慈悲除了是菩萨利他的动机外,更是二乘的特色所在,所谓「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离了慈悲便不成其为菩萨,慈悲可说是菩萨行的心髓。
 
   对于菩萨的利他为先,或许有人会质疑说:「未能自利,焉能利他?」殊不知菩萨是从利他中完成自利的。关于此自利利他的问题,印老说:
 
  菩萨发心,当然以「利他为先」,这是崇高的理想;要达成利他目的,不能不净化自己身心。这就是理想要高,而实行要从切近处做起。菩萨在坚定菩提,长养慈悲心,胜解缘起空性的正见中,净化身心,日渐进步。这不是说要自己解脱了,成了大菩萨,成了佛再来利他,而是在自身的进修中,「随分随力」的从事利他,不断进修,自身的福德、智慧渐大,利他的力量也越大,这是初学菩萨行者应有的认识。[37]
 
   在《学佛三要》中又说:
 
  大乘与小乘,都要经历「种」「熟」「脱」的过程。所以出世法的教化,也不只是使人当下解脱自在,才是利他。使人「种」、「熟」,难道不是利他?使人当前解脱,非自己解脱不可(也有自己未曾解脱而能使人解脱的事证)。但使人得「种」利,得「熟」利,自己虽并未得解「脱」利,却是完全可能的。所以《涅槃经》说:「具烦恼人」,如能明真义的一分,也可以为人「依」(师)。如了解佛法的真意义,不说给人现在安乐的利益,就是专论解脱乐,也决非「非自己先大彻大悟不可」。不过真能解脱自在,利益众生的力量,更深刻更广大而已。[38]
 
   初发心菩萨虽仍具烦恼身,但具正知正见,仍可引导众生向于正道,种下解脱的因缘。此外,菩萨从初发心起即不断地随分随力的从事利他,并在忘己为人的利他行中,烦恼渐渐地减弱,智慧逐渐地明利,悲心日益地增强,利他的力量也逐渐地强大,自利与利他,在菩萨道中达到了统一。
 
 
(三)不厌生死,不欣涅槃
 
   「菩萨所缘,缘苦众生」,众生流转于生死,菩萨为度诸有情,故亦长在生死中,然而菩萨如何长在生死度众生呢?那就是「不厌生死,不欣涅槃」,也就是「不断(细)烦恼,不修(深)禅定」,「留惑润生」,还来救度众生,所谓「菩萨之人,留惑润生,不出生死,救度众生,当来作佛,故以尘劳而为佛种。」[39]然而还是有某些人对于菩萨「不断(细)烦恼,不修(深)禅定」有所质疑:佛法不是说戒、定、慧的吗,不是要断无明烦恼的吗,何以此处说「不断(细)烦恼,不修(深)禅定」呢?关于这个问题,可从两方面来做说明,先从「不断(细)烦恼」来做说明。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印老对「不断(细)烦恼」的看法是:
 
  菩萨是要长期在生死中度众生的……所以说「菩萨不断烦恼」。但不断烦恼,只是不断,而猛利、相续烦恼,能造作重大罪业的,还是要伏除的。只是制伏了烦恼,净化了烦恼(如驯养了猛兽一样),留一些烦恼,才能长在生死,利益众生。这样,对菩萨修行成佛来说,如有善巧方便,烦恼是有相当意义的。[40]
 
   印老的此一看法,并非是他个人的一己之见,而是有着经藏的依据,如《大般若经》云:
 
  贪瞋痴等能令生死诸有相续,助诸菩萨引一切智,谓菩萨众方便善巧起诸烦恼受后有身,与诸有情作大饶益。依之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令得圆满。…如是烦恼能助菩萨,令证无上正等菩提。…诸菩萨众求大菩提,为度有情被精进铠,久住生死作大饶益,不应速断烦恼作意;由此作意现前时,令诸有身长时相续,依之引摄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皆得圆满。如是烦恼相应作意,顺后有身助诸菩萨,引发无上正等菩提。未证菩提不应求断,乃至未坐妙菩提座,于此作意不应永灭。[41]
 
   另外,《宝积经》中也有相似的说法:
 
  迦叶!譬如种在空中而能生长,从本已来无有是处。菩萨取证亦复如是,增长佛法终无是处。迦叶!譬如种在良田则能生长,如是迦叶,菩萨亦尔,有诸结使离世间法能长佛法。
 
   迦叶!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菩萨亦复如是,于无为中不生佛法。迦叶! 譬如卑湿淤泥中,乃生莲花。菩萨亦尔,生死淤泥邪定众生,能生佛法。[42]
 
   由此可知菩萨的「留惑润生」,就如同良田的生长万物一般,肥沃的良田虽不太清净,但却能生长出良好肥硕的果实;亦如同莲花生长于不清净的淤泥中,因为从淤泥中得到了养份,而有清净庄严的花朵。[43]
 
   对于「不修(深)禅定」这一个疑问,印老曾如此说:
 
   真正的修行还是离不开戒、定、慧三增上学,没有这三学,其他都只是外表的、形式的而已!不过修定、修慧是不容易的;在这里让我来介绍一个大乘初期的修行方法。从各种经论看来,当时的大乘行者虽然也修禅定,不过他们都像阿含经的弥勒菩萨一样,不修深定,因为修深定必会耽着于禅乐当中而成小乘。 所以小乘行者说证得什么「果」而大乘则说得到什么「忍」:柔顺忍、无生法忍。到了无生法忍好像已经修行得很高深了,但还是没有证入实际。这不是说大乘菩萨没有能力证入,而是他们不愿意证入,因为他们要「留惑润生」,救度众生![44]
 
   另外在《佛法概论》中又说:
 
  定心愈深,愈陶醉于深定的内乐中,即愈对佛法不相应。如因定而生最高或顶好的世界,也不能解脱,反而是「八难」的一难。佛法修定而不重定,是毫无疑问的。偏于禅定的,必厌离尘境而陶醉于内心。久而久之,生活必流于忽略世间的现实生活,思想必落于神我型的唯心论。…禅定,要远离物欲与男女欲,但不知定境也同样的是贪欲。[45]
 
   从上面的引文可以了解到,菩萨之所以不修深定,是避免因深着定乐而堕入小乘,不证入实际,是因为「今是学时,非是证时」,[46]不是没有能力证入,而是不意证入,《大智度论》说菩萨「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47]另外在《大般若经》中也说:
 
  诸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久住生死。终不自为速证涅槃,但为利乐诸有情故。菩萨以处生死为乐,不以涅槃而为乐也。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以化有情而为乐故。……是故菩萨观察生死多诸苦恼,起大悲心,不舍有情,成就本愿。世尊!诸菩萨摩诃萨,具方便力,久住生死。得见无量无边如来,听受无量无边正法,化导无量无边有情。是故菩萨为如是事,不厌生死,不乐涅槃。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若观生死而起厌怖,欣乐涅槃,则堕非道。不能利乐一切有情,通达如来甚深境界。云何非道?谓乐声闻及独觉地。于有情类,无大悲心。所以者何?声闻、独觉所行之道,非诸菩萨摩诃萨道。何以故?声闻、独觉厌怖生死,欣乐涅槃。不能具足福德智慧。以是义故,非菩萨道。[48]
 
   从以上的说明,我们可以了解到菩萨「不厌生死,不欣涅槃」,此种不求急证的精神,是不共二乘的特色之一。因为不求急证,所以长在生死中度众生,积集无边福德智慧资粮,这也是弥勒菩萨「不断(细)烦恼,不修(深)禅定」,佛却授记他「成佛无疑」[49]的原因所在。
 
   在此须特别说明的,即在「不求急证精神背后,除了洋溢的悲心之外,应该还有甚深的法空智慧作为基础。」[50]菩萨得以长在生死利众生,除了洋溢的悲心、深彻的菩提心外,另外还有正观缘起的「真空见」,这是菩萨所得以在生死海中头出头没的利器!菩萨以此「真空见」,「能逐渐的调伏烦恼,能做到烦恼虽小小现起而不会闯大乱子。不断烦恼,也不致作出重大恶业。」[51]并以此「真空见」而了达生死如幻如化,故能不厌生死;亦因此「真空见」,菩萨观涅槃亦如幻如化,故而能「不欣涅槃」。菩萨由于此正观缘起的「性空正见」,了知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故能即空而有,即有而空,得二谛无碍之正见,长在生死利益众生,「离于二边,行于中道」。
 
 
四、「菩萨僧团」的目标——「严土熟生」
 
   菩萨的一切修行都是为了要「成熟有情」,使众生都能向于解脱,获得安隐,为了达到此一目标,所以菩萨致力于净土的建设,也就是「严净国土」,如《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云:
 
  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菩萨…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52]
 
   菩萨修净土,是为了要摄化众生,而且离了众生,便无净土可得,菩萨的修行是离不开众生的。
 
   一般人听到净土,随即想到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只知往生,却忽略了净土的真义——净土是菩萨在因地修行时,摄取同愿同行者,辗转相依增上的。[53]菩萨以摄化众生、摄取净土为修行的二大任务,除了以广大无边的福德智慧感得庄严清净的国土,使众生有良好的修学环境,一方面亦摄取同愿同行者来生其国,一同建设净土,[54]如《大智度论》云:
 
  三业清净非但为净佛国,一切菩萨道皆净此三业。初净身口意业,后为净佛土,自身净亦净他人。何以故?非但一人,生国土中者皆共作因缘,内法与外法作因缘,若善若不善。[55]
 
又说:
 
  净佛世界者,有二种净。一者、菩萨自净其身。二者、净众生心,令行清净道。以彼我因缘清净故,随所愿得清净世界。[56]
 
   从以上的引文可知,净土代表了菩萨利他心行的具体展现,是大乘的理想所在,菩萨的由自净其心,力行十善,进而「教化众生,令行十善道及诸善法。以众生行善法因缘故,佛土清净。」[57]这是「心净则国土净」的真实义,是富有积极行动的具体实践,非是消极的唯心净土论者。菩萨的净化生命(成熟有情)、净化环境(严净国土)是大乘的理想所在,人间佛教的行动纲领。修学菩萨行,应了解到「严净国土,成熟有情」二者是互为表里,辗转相依增上的,是无法离此说彼,离彼说此的。
 
 
五、结语
 
   「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58]诸佛世尊皆在人间成佛,菩萨的修行亦在人间。今日已是集体的时代,初期大乘菩萨的多住阿兰若,已不适合于当今的社会,但是其忘己为人、积极入世的精神颇能适应于现代,是人菩萨行的精神所本;现今无论出家、在家,合理的集体组织极其重要,菩萨僧团的产生,除了是人间佛教思想的鼓舞,亦是佛法适应当今社会,回应社会要求所做出的因应。
 
   人间佛教「是以人间正行而直达菩萨道,行菩萨而不碍人间正行」的,[59]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人菩萨行者,在十善正行的力行中,应有「无求即时成佛之贪心」,[60]要长在生死中利益众生,在利他行中完成自利,在这长时劫的修行历程中,除了菩提心、慈悲心,更要有法空慧的正见,因为唯有无我,才有慈悲,亦方能「不厌生死,不欣涅槃」。更摄取同愿同行者,一同致力于人间净土的建设。
 
 
--------------------------------------------------------------------------------
 
【注释】
[1] 印顺导师着,《佛在人间》(新竹:正闻出版社,民国89年10月,新版),页107。
[2] 印顺导师着,《教制教典与教学》(新竹:正闻出版社,民国92年4月,新版),页87。
[3] 参见:《大智度论》卷4(大正25,86a13~b11)。
[4] 印顺导师着,《般若经讲记》(新竹:正闻出版社,民国89 年10 月,新版),页171~172。
[5] 印顺导师着,《成佛之道》(增注本)(新竹:正闻出版社,民国90年5 月,新版),页270。
[6] 同前注3书,卷45(大正25,383b16~20)。
[7] 同前注1,页100~101。
[8] 详见:《菩萨本业璎珞经》(大正24,1011c4~5)。
[9] 同前注5书,页99~100
[10] 同前注5书,页91。
[11] 同前注5书,页90。
[12] 释昭慧、江灿腾编着,《世纪新声—当代台湾佛教的入世与出世之争》(台北:法界出版社,民国91年4月),页35。
[13] 太虚大师全书编纂委员会,《太虚大师全书》第三十一册(香港:太虚大师全书出版委员会,民国39年7月),页288。
[14] 同前注12书,第五册,页97。
[15] 印顺导师着,《华雨集》第四册(新竹:正闻出版社,民国87年12月),页2。
[16] 印顺导师着,《印度之佛教‧自序》(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81 年10 月,3版),页7。「梵化之机应慎」中的「梵化」,印老在晚年的著作《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中,改为「天化」。
[17]同前注3书,卷13(大正25,153b)。
[18] 印顺导师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新竹:正闻出版社,民国92 年1 月),页1190。
[19] 参见:释厚观着,〈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护僧》第六期(民国86 年1 月),页30~43。
[20] 同前注5书,页276。
[21] 同前注3书,卷73(大正25,570b23)。
[22] 同前注5书,页277。
[23] 同前注3书,卷39(大正25,346a10)。
[24] 同前注5书,页278~279。
[25] 同前注5书,页294。
[26] 同前注3书,卷34(大正25,311c11~c12)。
[27] 同前注16书,页1199。
[28] 《龙树菩萨传》:「(龙树)自念言:世界法中,津涂甚多;佛经虽妙,以理推之,故有未尽。未尽之中,可推而演之以悟后学,于理不违,于事无失,斯有何咎?思此事已,即欲行之,立师教戒,更造衣服,令附佛法而有小异。欲以除众人(疑)情,示不受学。择日选时,当与谓(「谓」,应是「诸」字的误写)弟子受新戒,着新衣。」(大正50,184c02~08)。
[29] 「龙树菩萨有创菩萨僧团之素志而未果,意论之,大乘初兴,声闻僧之力犹强;况成立大
乘僧团,即人事以向佛道,非当时之政治可容。」详见:同前注15书,页203。
[30] 「在家弟子,修行重四摄、六度。然形格势禁,未能创立菩萨僧团,仅能发挥其随机适应。」详见:同前注15书,页265。
[31] 同前注14书,页49。
[32] 「大乘经说:菩萨常与无数菩萨俱。32依龙树说:『俱』,就是有组织的集合。原来,释尊所创建的根本佛教,包含着两个内容:一、法;二、律。『导之以法,齐之以律』,这二者的相应协调,才是佛教的整体。」详见:前注1书,页105。
[33] 《摩诃僧祇律》卷1:「有十事利益故,诸佛如来为诸弟子制戒,立说波罗提木叉法。何等十?一者摄僧故,二者极摄僧故,三者令僧安乐故,四者折伏无羞人故,五者有惭愧人得安隐住故,六者不信者令得信故,七者已信者增益信故,八者于现法中得漏尽故,九者未生诸漏令不生故,十者正法得久住,为诸天人开甘露施门故。」(大正22,228c22~29)
[34] 同前注16书,页178~179。
[35] 同前注1书,页103~104。
[36] 详见:《大般若经》卷412(大正7,67a19~67b05)
[37] 同前注14书,页60~61。
[38] 印顺导师着,《学佛三要》(新竹:正闻出版社,民国89年10月,新版),页144~145。
[39] 《维摩经抄》(大正85,431b14)。
[40] 印顺导师着,《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82年4 月,五版),页104~105。
[41] 同前注33书,卷580 (大正7,998 b5~c6)。
[42] 《大宝积经》卷112 (大正11,634b12~20)。
[43] 参见:印顺导师着,《宝积经讲记》(新竹:正闻出版社,民国89年10月,新版),页135~138。
[44] 杨惠南访问、郭忠生记录〈中国佛教的由兴到衰及其未来的展望〉,收入于杨惠南编着,《当代学人谈佛教》(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国90年4月),页68~69。
[45] 印顺导师着,《佛法概论》(新竹:正闻出版社,民国87年1月),页232~233。
[46] 《小品般若经》卷 7:「若菩萨具是观空,本已生心,但观空而不证空:我当学空,今是学时,非是证时。不深摄心,系于缘中。……菩萨缘一切众生,系心慈三味。……住空三味而不尽漏。」(大正8,568c20~569a11)。
[47] 参见:前注3书,卷27:「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大正25,256c16~23)。
[48]同前注33书,卷572(大正7,953b01~18)。
[49]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大正14,418c07~09)。
[50] 释昭慧着,《活水源头——印顺导师思想论集》(台北:法界出版社,民国92年3月),页85。
[51] 同前注36书,页151。
[52] 参见:《维摩诘所说经》卷1(大正14,538a21~29)。
[53] 印顺导师着,《净土与禅》(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81 年2 月,修订一版),页36~37。
[54] 同前注书,页34。
[55] 同前注3书,卷92(大正25,708c15~19)。
[56] 同前注3书,卷50(大正25,418b15~17)。
[57] 同前注3书,卷37(大正25,335a25~26)。
[58] 参见:《增壹阿含经》卷26(大正2,694a04~05)。
[59] 同前注1书,页73。
[60] 太虚大师着,《优婆塞戒经讲录》(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民国82年1月),页21。

{返回 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印顺导师对忏悔思想之诠释(林朝成)
下一篇:印顺导师对佛教教制的关注与思考(释心皓)
 妙云(英文)编译委员会之工作概况(释能融)
 人间佛教与大乘佛教关系论(邓子美)
 印顺导师对忏悔思想之诠释(林朝成)
 试析印顺导师对咒语的态度(林光明)
 人间佛教的居士菩提之路(黄崧修)
 诸部论师的思想与风格(释悟殷)
 人间佛教行者的「现身说法」(释昭慧)
 建立台湾女同志佛教徒的主体论述与女性生态学(杨惠南)
 挑战与回应──新世纪的台湾佛教文化批评之考察(江灿腾)
 《坛经》的作者与版本(丘敏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是在赛跑 It’s not a Race[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同登清凉彼岸[栏目: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释见介]
 禅者的对话——记净慧法师访耕云先生[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菩萨本行经白话 公案(二十)[栏目:菩萨本行经白话]
 Three Kinds of Desire[栏目:The Four Noble Truths]
 三十五世 石头希迁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佛教思想和先秦儒家思想之比较[栏目:清远法师]
 十届:正慈法师在开营式上的讲话(正慈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神光的断臂[栏目:心灵对话]
 清净平等[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