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华经品题略解—譬喻品第三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41

譬喻品第三

释此譬喻分二:先总释,二别释。总释者。譬是比况,喻是晓训。托此比彼,寄浅训深。前长行偈颂,广明五佛权实。上根利智,圆闻获悟。中下之流,抱疑未遣。大悲不已,巧智无边。更复以类比况,开晓令悟。故言譬喻。别释者,有因缘、约教、本迹、观心。

因缘者,以世间父子,譬出世师弟。因于曾有,闻未曾有。踊跃欢喜,世界益也。又以世资具(羊鹿牛车),譬出世资具(大白牛车),使蒙佛音教,不失大乘。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为人益也。又以世灭,比出世灭,拔其苦难,令免烧煮。我已得漏尽,闻亦除忧恼。对治益也。又以世不生不灭,比出世不生不灭。乘是宝乘,真至道场。安住实智中,我定当作佛,第一义益也。佛以一音,说于譬喻,巧令中下,得四悉益。故言譬喻品。

约教者,佛意本赞佛乘,为物机不堪受,寻念先佛大悲,说方便法,乃趣鹿苑,称叹三车。二乘以下(声闻)中(缘觉)自济,恩不及人。(唯自度耳)菩萨驾牛车,运他出火宅,故名摩诃萨。此三,藏教中譬喻也。又:三人同畏烧煮,声闻如獐,直去不回。缘觉如鹿母,并驰并顾。菩萨如大象,身捍刀箭,领全群突围而出。此通教中譬也。又二乘发心近,缘理浅,智慧弱,但断通惑(见思)不能尽边际智至法源底,非波罗密。菩萨发心久远,理深智强,能断别惑(无明)穷源尽性。故大品云,二乘如萤火,菩萨如日光。此别教中譬喻也。又: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如斯之人,易可化度,不令如来生于疲苦。如华严中,即事而真,(了达全事即理)不须譬喻。(华严经中,非无譬喻,但彼入道,不由于此)为未入(实)者,四十余年,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今日灵山,决定说大乘,普令一切,开示悟入佛之智慧,不令一人独得灭度。如今如始。如始如今。无二无异(真如,三际坐断,始今不二不异)上根利智,闻即能解。不令如来生于疲苦,亦不须譬喻。只为中下之机,踟蹰(不进貌)歧道,故须今日大车譬喻,而得利益。是名圆教中譬喻也。

本迹者,迹中既有四教譬喻,以迹例本,本初成道,亦应用诸譬喻,成熟众生。又:为莲故华等,以譬为本施迹等,具如玄义中文。

观心者,(因缘生法,即空假中)空如白牛,假如具度(六度万行)中如车体。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华经品题略解—信解品第四
下一篇:法华经品题略解—方便品第二
 为什么说,法华经是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法华经品题略解—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一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十
 青海玉树大地震念佛回向偈
 论“阿鞞跋致”
 《四教仪集注》与蒙润大师
 法华经品题略解—授记品第六
 谛观名别体还同
 法华经品题略解—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二十七)永远的大乘行者——特瑞萨修女之二[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心灵是什么?[栏目:高月明居士]
 The Craft of the Heart - On The Rewards of the Fou..[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念诵莲师心咒、观想皈依境到什么程度可以停止念诵、开始安住、观想皈依境?[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认识人生之八 4[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临终前时间很短,怎样才能在没有助缘下,有把握能自在往生?[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菩提道次第教法之殊胜[栏目:祈竹仁波切]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柒、六离合释讲话[栏目:慈航法师]
 看清被爱包装的权力[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随力助人,不计多寡[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