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68

“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第一义谛是什么?就是中道实相。实相又是什么?就是现前一念心性。谛观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外中间,不属过现未来。无长短方圆形相,非青黄赤白色相。虽然无有形相色相,觅之了不可得,却不是断灭。而复灵明洞彻,应用无尽,泛应曲当,冷知穿衣,饥解吃饭,困去睡眠。法法承它力,处处得逢渠。以一切法仗彼才得现起,故亦名法性。若能谛观一切诸法,无非因缘所生,无不即空即假即中,中者性体,空者性量,假者性具,(性体即中谛,性量即真谛,性具即俗谛。)迷此性量,即见思惑,迷此性具,即尘沙惑,迷此性体,即无明惑。但此三惑,如翳人目睛见空中华,本无实体。故空假中三观起,三惑随消。如光明一至,黑暗即消。若或不解修此三观,也不须别寻玄妙,只要深心念佛。蓦直念去,自然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何以故?因为一句佛号,无论解与不解,能持之念,无非是一心三观,所持佛名,无非是一境三谛。全在妙观妙境之中进行。如正称名时,知能念心,非内非外,无形无状,即空观。虽非内外形状,而此能念之心,历历分明,即假观。而此能念,非离假而有空,亦非离空而有假,双遮、双照,即中观。所称佛名,及以音声,如空谷响,如水中月,了不可得,即真谛。虽了不可得,而佛号音声,宛然在口,显然在耳,即俗谛。而此所念,亦非离真而有俗,亦非离俗而有真,俱存俱亡,即中谛。法华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此之谓也。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华经》迹本二门大意略述
下一篇:法华经品题略解—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法华经品题略解—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五
 三千有门颂浅释
 病中感言
 法华经品题略解—法师品第十
 青州广福寺宣讲《弥陀经圆中钞》缘起
 学习《净土决疑论》摘记——印光法师殊胜开示之五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五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略释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皆不出于此。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2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中道的修行[栏目:永海法师]
 二九二 美翼乌王本生谭[栏目:第三篇]
 庄子的幸福生活[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学处篇 第六节、自受八戒法[栏目: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酸腌菜炒茭白[栏目:素食菜谱]
 诸宗派宝藏论——显密之差异(龙钦巴尊者造论 普巴扎西仁波切译)[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无邪即正[栏目:达观法师·论语禅解]
 八宗概要 第三章 天台宗[栏目:周叔迦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