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3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这二句话,出于众口,几乎耳熟能详。然而真正能明其义者,却不多见。若以为这是心性道理,唯心无境。是谓大特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夫十方诸佛所证,证无别证,不过但证众生理本。理本是什么?即吾人本具的寂照常恒的本觉理性。性非道理,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遍一切处,无所不统。所以十劫成道的阿弥陀佛法身,实非性外。心非缘影,它不是五尘落谢在第六意识的影子,乃现前介尔一念的念心。聚穷横遍,体即法界。无所不具,具十法界,所以十万亿佛刹之外的极乐世界,实在心中。蕅益大师说,“正惟弥陀即是自性弥陀,所以不可不念,净土即唯心净土,所以不可不生。”净土法门,是圆教有门,绝不说空,说空不能建立信愿行三资粮故。所以念佛行人,切莫被他宗知识异解岐见所惑,深信既然弥陀是自性之佛,更加亲切,不可不念。既然极乐世界是唯心净土,原是己有,不可不生。蕅益大师说,“此事,第一要信得及,第二要时时发愿,第三要念佛工夫不间。三事具,至愚亦生。三事缺一,虽聪明伶俐,亦不生也。”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句阿弥陀佛,成佛有余。
下一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生佛互摄,感应道交。
 金刚经究竟说了些什么?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生佛互摄,感应道交。
 略述台宗五悔大意
 一句弥陀,圆具十门
 二谛圆融,说法正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三
 彻悟禅师语录撷要
 彻悟禅师语录卷上3
 三千有门颂浅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文字般若[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杂阿含经选集 十、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业?何所著?何所见我?[栏目: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发地藏之大愿 行地藏之大孝演培[栏目:演培法师]
 藏传因明学中真因的分类[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凶手把刀扎在我的肚子上,一念观音显奇迹(释海玉)[栏目:观世音菩萨专题文集]
 佛教传入中国来之不易[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