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读诵法华,是往生极乐之最佳助行。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85

读诵法华,是往生极乐之最佳助行。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纯全收,上至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如华严会上善财童子及华藏海众,有的已破四十一品无明,证等觉菩萨高位,末后,普贤菩萨尚教彼等发十种大愿,修行此十愿,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以此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最后方圆满佛果。下至逆恶凡夫亦得预入其中,如观经所明,造五逆十恶之人,临终火车相现,遇善友教令念佛求生净土,彼即奉教,生大惭愧、生大怖畏,拌命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念乃至十念,短时心无异念,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直下命终,亦得蒙弥陀慈光摄受,往生西方,即脱苦轮。纵经十二大劫,莲花方开,但见佛闻法,忍证无生,成佛有期矣。下至逆恶,尚蒙摄受,况未造五逆,受持归戒之我等中下凡夫乎哉。故此净土法门,印祖誉之为“九界众生舍此门,无以上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门,无以普度群生”,乃真语、实语、吐心吐胆相告语也。而观经净业三福,净业正因。从浅至深,其最后一福云:“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夫发菩提心者,即发上求下化之心。法华明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无不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知见者,即吾等个个本具见闻觉知之性,不变不迁,亘古亘今者也。开佛知见,即令众生复本心性最后成佛也。一代时教所说,或顿(即华严)或渐(阿含、方等、般若),无不为成就此事而已。故法华经云,“唯是一佛乘,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也。(蕅祖说,法华经以一乘因果为宗。一乘即佛乘)又云:“今我喜无畏,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经开权显实,开迹显本,就是畅佛之本怀,舍方便之权说,显一乘之实说也。念佛求生西方一法,是易行道,是最直捷之横超法门,而法华经,是圆顿大法。以读诵法华功德,作往生极乐之助行,最为殊胜更无可疑矣。况弥陀因地为大通智胜佛十六王子之一,八万四千劫曾代座说法华经,度无量无边恒河沙众生成佛,岂有对末世念佛念、诵法华经众生,不加摄受之理,勿须疑也。而且以读法华经作往生助行品位更高,有经文可证,药王菩萨本事品云:“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持戒、修福、念佛、不作众恶)于於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坐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印祖说,若生西方,自然贪嗔痴不起)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夫无生法忍,即圆教初住破一品无明,分证一分三德之位,能于一百个无佛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广度从生。岂小可哉!以后位位以十倍数递进,若证二住,则破二品无明,能于一千无佛世界,示现八相成佛,由于弥陀佛土境界不可思议,故利根者,与诸上善人在一起,亦步亦趋,往往超越诸位,直证登觉者,故读诵法华经者,信愿念佛,仗弥陀愿力,及仗读诵法华经胜因,往生极乐,较余人证无生法忍为速。弥陀经云,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殆指此等人耳。印祖文钞中有一处提到“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登觉”此是赞叹弥陀愿力,法华经威力,往生极乐行人,品位殊胜超绝之意。并不是说只要读诵法华经,无信愿念佛,亦能往生西方也。有的法师理解错了,以为只读法华,定能往生,即能证得等觉高位,并引印祖此语为证。若果然如此,则印祖劝人信愿念佛,不惜连篇累牍,舌焦口敝,一部文钞,比比皆是,为何“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仅一见耶!是一非多,定不是也。然则如何而可?正确的修法是,以信愿念佛为正行,发菩提心,读诵法华经为助行,正助合行,如风帆驶于顺水,再加板索之功,何愁不往生西方,将来位齐登觉也哉!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说,法华经是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下一篇:迷时法华转,悟时转法华。
 一真无性,染净从缘。如金铸器,贵贱天渊。
 法华经品题略解—授记品第六
 彻悟禅师语录卷上3
 《四教仪集注》与蒙润大师
 悲智双运,即菩提心
 法华经品题略解—药草喻品第五
 一句弥陀,即凡夫心,成秘密藏。
 法华经品题略解—化城喻品第七
 法华经品题略解—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保护环境是功德[栏目:达真堪布]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五十一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四课 三法印[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抉择不相应行法非自性成立,其概要为如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二○)[栏目:杂阿含经]
 36、贪取天眼[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