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永嘉大师证道歌》简释3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17

《永嘉大师证道歌》简释3

“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

西竺雪山有草,名曰肥腻,洁净香美,白牛食之,乳汗成醍醐上味。雪山,喻一真妙境;香草,喻圆教八正道;牛喻照理真智;醍醐,喻一乘妙法。“我常纳”者,谓见性之士,不历渐次而修,念念与般若相应也。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性,即一真之性也。一切性,即法界性也。一法,即一心之法也。

“一性圆通一切性”者,即一性圆通法界性也;“一心遍含一切法”者,即一心遍含无尽法也。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此承上引喻以明。一月普现一切水者,如青霄一月,普现于江河池沼溪潭等处,凡有水处,皆悉现月也;一切水月一月摄者,众水所现,唯天上一月耳。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还共如来合”。

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诸佛心内众生,心心作佛。互容互摄,故云“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还同如来合”也。以诸佛亲证法身,即众生本具佛性故也。荆溪云:“众生理具诸佛成。成之与具,莫不性等”。

“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

地以能生为义,一地,即初地,言初地能具足十地功德,故云“一地具足一切地”也。非色非心非行业者,既一地具足十地功德,其功德不可思议,则一切色、心、行、业皆不可测度也。非色者,非窒碍之色也;非心者,非分别觉知之心也;非行者,非迁流造作之行也;非业者,所作之业,有即非有也。故云“非色非心非行业”。

“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祗劫”

一弹指顷,圆满成就八万行门。刹那,一念具九十刹那,言极促之时。三祗劫,即三大阿僧祗劫。梵语阿僧祗,此云无央数。劫,具云劫波。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别,。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极长时也。今一刹那间能泯三祗劫界限,此乃念劫圆融境界。所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是也。

“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一切名言、法相、菩提、涅槃、真如、解脱、非有、非无、非凡、非圣、头数无尽,实非究竟,故云“一切数句非数句”。此等名数文句,皆标月指耳,非灵明觉性之第一义谛。因第一义谛是离名句相、离言说相。故云“与吾灵觉何交涉”也。

“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

灵明觉性,毁既不可及,赞亦不可尽。其体若虚空,无有涯岸(边际)。故云“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也。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则知君不可见”。

灵明觉性,周遍法界,不离当处常湛然也。

“觅则知君不可见”者,谓此灵明觉性,不离行住坐卧之中,见闻觉知当处,若离现前见闻觉知。欲别觅觉性,终不可得。祖师云:将心觅心,岂非大错。故云“觅则知君不可见”也。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恁么得”。

此灵明觉性,亦即真如佛性,灵光洞彻,无所不遍,诸佛悟之而无得,众生迷之而无失。若欲取之,则不能得。欲舍之,则终日相随而不舍。故云“取不得,舍不得”也。然则如何而可?于不可得中,只须念念现前即得。故云“不可得中恁么得”也。

“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默时说者,即默时不异于说也。如《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说时默者,如经云:始从成道夜,终至跋提河(世尊灭度处)于是中间,未曾说一字,即“说时默”也。

大施门开无壅塞者,诸佛出世,普令一切众生成佛。如大施主,开门遍施,故云大施门开。佛以法施一切众生,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平等而施。故云“大施门开无壅塞”也。

“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

若或有人问我解何宗旨?吾当答云:摩诃般若力。梵语摩诃,此云大、多、胜。梵语般若,此云智慧。此摩诃般若,力用无边,信解,则见等诸祖,受持,则福盖人天。故云“摩诃般若力”也。

“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般若之智,既得现前,以大悲心,入世接物利生,纵横应用,种种施为,皆为佛事。或有人说是,或有人说非,皆非常人所知。故云“或是或非人不识”也。

般若菩萨或示逆行,或示顺行,皆为助佛行化,亦非天道众生所能测知,况人道凡夫乎。故云“逆行顺行天莫测”也。

“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

永嘉往谒曹溪六祖,得蒙印可,一宿而别。人称“一宿觉”。或有疑“一宿觉”其事者,我当报言,吾非今生一世所修,乃多劫熏习般若故耳。永嘉大师云:我依般若而说,非是等闲以言语欺诳、惑乱汝等,故云“不是等闲相诳惑”也。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

建立法幢,树立宗旨。从世尊拈华,迦叶微笑,传佛心印,西土二十八祖,递相传授,至菩提达摩,为东土初祖,六传至曹溪惠能,彰灼可考。故云“明明佛敕曹溪是”也。

“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

始自灵山会上拈华,迦叶微笑。佛云:吾有正法眼藏,分付摩诃迦叶,是为最初传法,故云首传灯也。

二十八代西天记者,初祖迦叶传二祖阿难。递相传承,三祖商那和修,四祖优婆曲多,五祖提多迦,六祖弥遮迦。七祖婆须密,八祖佛驮难提,九祖伏驮密多,十祖胁尊者,十一祖富那夜奢,十二祖马鸣,十三祖迦毗摩罗,十四祖龙树,十五祖迦那提婆,十六祖罗侯罗多,十七祖僧迦难提,十八祖伽耶舍多,十九祖鸠摩罗多,二十祖阇夜多,二十一祖婆修盘头,二十二祖摩拏罗,二十三祖鹤勒那,二十四祖师子,二十五祖婆舍斯多,二十六祖不如密多,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故云“二十八代西天记”也。

“历江海,入此土,菩提达摩为初祖”。

梵语菩提达摩,此云觉法,西土为二十八祖,此土为初祖。本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遇二十七祖,祖知其密迹,发明心要,乃记之曰:未可远游,且止南天,待吾灭后六十七年,当往震旦,大兴佛法。师自南天竺泛海,涉三年,梁普通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至广州,刺史萧昂表闻于朝。武帝览表,遣使赍诏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帝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帝问:如何是真功德?师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悟,师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渡长江,十一月二十三日,至洛阳。魏孝明帝大和十年,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测之。即禅宗初祖也。

“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可数”。

大师少室栖止九年,未遇知音。时有僧神光,闻达摩住少林,乃往参谒,师端坐面壁不与语。神光自思,昔人为法忘躯,我当学之。其年十一月九日夜,天大雨雪,神光坚立不动,达旦,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悲泪曰:“惟愿和尚发大慈悲,开示法要”。师曰:“诸佛无上妙道,岂可以轻心慢心求得闻耶!光闻师诲,取利刃自断左臂,置于师前,求哀开示,师知法器。神光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师曰:“诸佛法印,非从人得。”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光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安心竟。”光于言下大悟,师传心印。是为二祖。二祖既得初祖衣钵,六传而至惠能,其道大行于世。故云“六代传衣天下闻”。六代:达摩传慧可,可传僧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忍传惠能,能即曹溪六祖。自后得道者不可胜数,故云“后人得道何穷数”也。

“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

实际理地,一法不立,故云“真不立”。妄本空者,妄乃真体上所现之幻象,本来不实。故云“妄本空”。

有无俱遣不空空者,有无亦相待而立。今既双遣有无两相,若尚存一空相,则尚非究竟,亦须空却之。故云“有无俱遣不空空”也。

“二十空门元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

二十空门元不著者,如来破二十种执有之见,因成二十空。二十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虽有二十空名,其体即一法也,不应执著。故云“二十空门元不著”也。

一性如来体自同者,真如佛性,众生与佛,其体相同。佛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修德迥异。若论性德,何尝不同。故云“一性如来体自同”也。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是镜上痕”。

“根以能生为义,心生则种种法生。故云“心是根”也。法即五根六尘之法,即十一色法。心法与色法,乃性境上之幻象,故云“两种犹是镜上痕”也。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

痕垢,喻妄念情虑。痕垢若尽,心光始能透露毕显。故云“痕垢尽除光始现”也。

心法双亡性即真者,若能达到心(六识妄心)法(六尘妄境)两亡境地,自然明见佛性。故云“心法双亡性即真”也。

“嗟未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

嗟,叹辞。恶时世,指末法时世也。世尊出世,转大*轮,利益有情。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今正、像已过,正届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转薄少,其性刚强,弘法不易。故云“众生福薄难调制”也。

“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

去圣时遥,邪见转深。魔王外道流行,正法昌明不易,反而多生怨害。故大师兴“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之叹。

“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此二句承上去圣时遥,魔强法弱之叹而来,一闻如来说有不历渐次之顿教法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恨不得把它灭除,令如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

世人所造种种恶业,皆妄心所作,故云作在心,所感苦果,由地狱、畜生、饿鬼等种种身形来承受。故云“殃在身”也。此乃自作自受,非他人所致。故云“不须怨诉更尤人”也。

“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轮”。

谤法之罪,最为惨重,定要招感五无间狱业报。五无间:一、趣果无间。不问男女老幼贵贱及天龙鬼神,罪业所感,悉同受之;二、受苦无间。于剑树刀山,镬汤炉炭,洋铜铁汁,备受其苦,无有间歇;三、时无间。堕此地狱,历劫受罪,无时间歇;四、命无间。堕此地狱,从初入时,至八千万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受苦无间;五、形无间。谓此地狱,纵广八万由旬,一切有情,于中受苦,一人亦满,多人亦满。畏无间狱报之惨,故云“莫谤如来正*轮”也。

“旃檀林,无杂树,郁密森沉狮子住”。

旃檀林,喻一乘妙境。无杂树,喻无小根权位之杂机。郁密,繁茂之貌。森沉,幽邃之状。

狮子住者,狮子,喻大乘菩萨。法性之境,唯大乘菩萨所住。般若法门,唯接上根,中下之机,卒难悟入。故云“旃檀林,无杂树,郁密森沉狮子住”也。

“境静林闲独自游,走兽飞禽皆远去”

无为大道,唯大乘菩萨所游履,诸小乘与权位之人不能涉足。狮子,喻大乘菩萨。走兽飞禽,喻人天、二乘之机。境静林闲,喻一乘妙境。唯上士所游,中下之流所不到。故云“境静林闲独自游,走兽飞禽皆远去”也。

“狮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

狮子儿,喻菩萨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众随后,喻声闻、缘觉小乘之众,仅能随其后也。

三岁便能大哮吼者,三岁,喻见性人圆修三法也。三法,即空、假、中三观。智者大师云:空也者,泯一切法也。假也者,立一切法也。中也者,妙一切法也。空不定空,空处当体即假即中;假不定假,假处当体即空即中;中不定中,中处当体即空即假。此之三法,不纵横,不并别。一处常三,三处常一。所以云: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观名别体还同,是故能所二非一也。悟此三法,所修皆中道实相。故云“三岁便能大哮吼”也。

“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野干,喻凡夫、二乘也。狮子,乃兽之王,喻大乘菩萨也。大乘菩萨,深悟法性,从初发心,便成正觉。所说法门,悉皆称性也。二乘、权位行人,不能明见佛性,所说不明究竟实相之理,犹如百千妖怪,虚开其口,终无所益也。

“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

圆谓圆满,顿,非渐次。教者,圣人被下之言。圆顿之教,不假渐次,直指佛境,乃了义之谈。勿,不可也。勿人情者,圆顿教人,无人情可说,对则对,错则错,不讲私情。设有疑情不决,直须通过争辩,求得真理。故云“有疑不决直须争”也。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山僧,永嘉自谓,岂是山僧逞人我之争,切恐未来一切众生,于修行中堕入断、常二见之陷坑。断即断灭,落于空见;常即常见,谓相常不变,堕于自然,此二见,如世陷坑,误人最深。故云“修行恐落断常坑”也。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

非与不非,是与不是,应须决择分明,不可错乱也。不可颟顸佛性,笼统真如,似是而非,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矣。

“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堕”。

此举龙女成佛、善星陷堕之事以明是非之相。

龙女成佛事。昔日灵山会上有一龙女,献佛宝珠,世尊受之,而为说法,悟无生忍,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号华鲜如来。故云“是则龙女顿成佛”也。

非则善星生陷堕者,昔有比丘,名曰善星。读诵十二部经,发得四禅定,谓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为无涅槃法,遂起邪见,拨无因果。且向佛起恶心,生陷无间地狱。故云“非则善星生陷堕”也。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永嘉大师证道歌》简释4
下一篇:《永嘉大师证道歌》简释2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七
 略述台宗《十乘观法》
 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六
 谛观名别体还同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皆不出于此。
 六即颂略解
 学习《净土决疑论》摘记——印光法师殊胜开示之五
 一句弥陀,圆具十门
 《妙法莲华经会义》摘要卷三
 法华经品题略解—化城喻品第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〇〇八年戒七体会(释亲空 沙弥)[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士可~送僧[栏目:禅诗三百首]
 倾听弦外之音 三、说观 倾听弦外之音[栏目:倾听弦外之音·阿姜查]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