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究竟说了些什么?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51

金刚经究竟说了些什么?

一部《金刚经》,主要谈三般若的义理与实践。什么是三般若?即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般若难解,姑且以金刚为比喻。金刚至极坚固,万物无能坏,喻实相般若,生佛同禀,历千古而不变;金刚至极锋利,能截断玻璃等坚硬之物,喻观照般若,能断一切烦恼;金刚至极光明,喻文字般若,至极明白,能使众生断疑生信。广义的文字般若,即缘起性空的依正二报等有相之物,狭义的文字般若,即此部《金刚经》文字。此三般若义理,人人本具,个个不无。若能观照,当体全显。须菩提在佛通过搭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往还洗足敷座离言般若上,通达实相之理。自虽已解,愍大众未晓,为大悲心切,代众生问,如何安住真心?云何降伏妄心?世尊答须菩提之问,唯说如何降伏妄心,略去安心之法而不说,以真妄同源,降伏妄心,自然安住真心故也。佛说:应离相而行布施,即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上,不著于相(离开形相的执著)而行布施。虽说布施一度,而义含其馀五度,即财施摄本度,无畏施摄持戒、忍辱二度,法施摄精进、禅定、般若三度。弥勒菩萨偈云:“资生无畏法,檀义摄于六,”是也。世尊又说:应非相见佛,“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就是说,若执著于相,就不能见到法身如来。如上说而行,即能降伏妄心。读了金刚经,知道了离我执四相的重要,至于如何实践离我相?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句是整部金刚经的经眼。即全经的灵魂所在。明宗泐大师说:“此经以无住为宗。”就是说,在六尘境上无丝毫住著为宗。据《坛经》说,六祖惠能在此句经文上二次开了悟。“应无所住”者,即在六尘境上,起般若观照,当体即显实相般若。用唯识家的话来说,就是在缘起性空的六尘境,亦即依他起性上,离开偏计执性,即是圆成实性。“而生其心”者,即是在“无所住”的前提下,生起广行六度万行之心,无所住,是真空观,而生其心,是妙假观,二观圆融,即是中道实相观。所谓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通达实相般若是也。由于众生无量劫来著相严重,会生起种种转计、疑惑,佛就通过与须菩提问答,为之破疑断惑,环环扣紧,步步深入,祛迷云于意地,朗慧日于性天。令行人断尽疑执、生真实信。获致“深信清净,则生实相”之目的。故蕅益大师说:“本经以断疑生信为力用。”实相本有,如演若达多,迷头狂走,本头仍在不失。今从迷返悟,姑且说实相生,实非昔无今生,乃不生言其生耳。此经正被圆教实教菩萨之机,旁摄通别二教权教菩萨之机。故云:“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返回 张秉全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离一切相,修一切善
下一篇: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
 略述台宗《十乘观法》
 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法华经品题略解—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无上醍醐,纯圆独妙。--简述《法华经》五重玄义
 读印祖文钞(正)印施极乐图序笔记
 青州广福寺宣讲《弥陀经圆中钞》缘起
 《佛顶文句》摘要卷第三
 悲智双运,即菩提心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印光大师殊胜开示句解之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七届:净慧法师传灯法座开示(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置心一处而无妄想[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珍惜旧谊,是厚福相[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栏目:白话佛经]
 2010级秋季开学典礼新生代表发言辞[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廿八‧别请僧戒[栏目:慧僧法师]
 74 为了心中的理想[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心念与命运(二)第三章 心念与寿命 世风日下,寿命随减[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因果析疑类(八问八答)[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转凡心修佛行 一、转凡学佛世安宁[栏目:妙莲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